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锋

作品数:22 被引量:85H指数:7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内镜
  • 4篇癌细胞
  • 3篇凋亡
  • 3篇幽门螺
  • 3篇预后
  • 3篇神经内镜
  • 3篇胃癌
  • 3篇消化道
  • 3篇溃疡
  • 3篇化道
  • 3篇肝癌
  • 3篇超声
  • 2篇胆酸
  • 2篇胆汁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增殖
  • 2篇三联疗法
  • 2篇神经内镜治疗
  • 2篇切除

机构

  • 20篇保定市第二中...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20篇张锋
  • 8篇吴震
  • 6篇张咏华
  • 5篇周佳美
  • 4篇张欣
  • 2篇李卫东
  • 2篇王明蕾
  • 1篇苗江永
  • 1篇赵轶峰
  • 1篇曹辉彩
  • 1篇胡菊
  • 1篇陈芳
  • 1篇李攀
  • 1篇王谦
  • 1篇田洁

传媒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肝癌电子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后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内镜黏膜剥离术后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构建预测模型并对其效能进行验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390例,进行2年随访,共有40例患者失访。完成随防的350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60例(17.14%),归为转移组;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290例,归为未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下病变表现及病理特征等情况,分析其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列线图。结果两组性别、病程、萎缩性胃炎病史、主要症状、病变部位、大体类型、组织学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年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比率、病灶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管/血管浸润比率与未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44,P=0.001)、H.pylori感染(OR=16.921,P=0.002)、病灶直径(OR=2.265,P=0.000)、分化程度(OR=3.846,P=0.028)、黏膜下癌(<和≥500μm)(OR=5.4964和16.3929,P=0.002和0.000)及淋巴管/血管浸润(OR=46.083,P=0.000)均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淋巴结转移发生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13(95%CI:0.889~0.937)。结论病灶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血管浸润等危险因素构建的线列图可为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后淋巴结转移进行有效预测,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徐宁张锋吴震杜红蕾赵轶峰
关键词:胃癌病理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
超声参数联合肝动脉参数、C反应蛋白对肝癌介入治疗不良预后及复发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参数联合肝动脉参数、C反应蛋白(CRP)对肝癌介入治疗不良预后及复发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介入治疗且完成1年随访的300例肝癌患者资料,全部患者治疗前均行超声检查,测定超声造影参数[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血流参数(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并测定血清CRP水平;统计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3个月预后情况,并调查良好预后患者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超声参数联合肝动脉参数、CRP对肝癌介入治疗不良预后及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300例肝癌患者介入术后不良预后106例,良好预后194例;不良预后肝癌患者TTP、MTT、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低于良好预后患者,PI、CRP高于良好预后患者(P<0.05);194例良好预后患者随访1年内复发56例;复发肝癌患者TTP、MTT、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低于无复发患者,PI、CRP高于无复发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超声参数、肝动脉参数、CRP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不良预后、复发风险的AUC﹥0.7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超声参数联合肝动脉参数、CRP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不良预后及复发具有较高价值。
王会哲卢双动王谦刘龙艳汪明泉张锋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超声肝动脉血流C反应蛋白预后复发
四逆温胆汤加味为主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41例被引量:4
2013年
反流性食管炎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呈逐年升高趋势,为探讨有效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我院对4l例患者运用四逆温胆汤加味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张锋吴震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型温胆汤加味四逆常见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的相关性及其价值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的相关性及其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7例为肝硬化组,另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排除肝部疾病的胃部疾病患者57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肝硬化组及对照组的一般资料、胃粘膜中的HP检出率、胃镜检查结果、胃粘膜特点。结果肝硬化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的HP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的胃部疾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胃粘膜大部分呈现不规则状充血;肝硬化组患者的胃粘膜多呈现为圆状斑点充血及弥漫性粘膜充血,二者胃粘膜充血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患者的HP阳性检出率更高,且二组患者的胃粘膜充血状态也各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中加强对患者HP的检测及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出现胃粘膜病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张继承张锋周佳美张咏华王明蕾张欣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肝硬化HP检出率胃粘膜胃镜检查
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临床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16例,均行囊肿部分切除+囊肿与蛛网膜下腔和脑池造瘘沟通术。结果 16例症状消失,随访到10例,行CT及MRI扫描囊肿消失3例,囊肿体积缩小1/2以上6例,另1例缩小1/3。结论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是安全、微创、效果明确的方法。
吴震张锋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神经内镜
神经内镜治疗成人正压性脑积水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成人正压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正压性脑积水患者120人,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神经内镜组)60例,对照组(传统脑脊液-腹腔分流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P〈0.05);两组在复发率、感染、脑脊液分流再梗阻、术中出血方面比较有差异(P 〈 0.05).结论神经内镜治疗成人正压性脑积水的疗效确切.
吴震张锋
关键词:神经内镜疗效
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及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诊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以及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愈合总有效率为80.00%,而观察组的愈合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3%,而观察组仅为6.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根除Hp,并且不良反应少。
张咏华张锋张欣周佳美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克拉霉素消化性溃疡
使用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临床体会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28例经头颅CT及MRI诊断垂体瘤患者,在神经内镜经单鼻孔入路直视下予以切除。结果全切20例,近全切8例。术中2例脑脊液漏予修补,术后1例一过性脑脊液漏,尿崩1例。8例内分泌检查正常,6例视力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36个月随访16例,2例复发。结论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同时解决了术中深部照明便于探查,病人恢复快。
吴震张锋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瘤
复发性口腔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消化道溃疡之间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道溃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合并不同程度龋病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及120例幽门螺杆菌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对两组患者进行胃幽门螺杆菌(Hp)检测,并对不同类型消化道溃疡者口腔及胃内Hp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口腔、唾液中Hp检出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现浅表或糜烂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复合溃疡患者胃内Hp检出率明显高于口腔H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口腔内的Hp与消化道内的Hp可以相互转移,但目前尚无法确定复发性口腔Hp感染是导致消化道溃疡或溃疡复发及再感染的原因之一。
张咏华张锋王明蕾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复发性口腔溃疡消化道溃疡
维生素K2调控Wnt/β-catenin信号对肝癌细胞侵袭、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K2调控Wnt/β-catenin信号对肝癌细胞侵袭、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5、10、20、40、80μmol/L的维生素K2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24、48、72 h后,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22μmol/L的维生素K2处理细胞48 h后,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2、MMP-9、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 10、20、40、80μmol/L的维生素K2处理肝癌细胞不同时间均可显著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1)。根据IC50值选择22μmol/L的维生素K2为研究对象,维生素K2组细胞的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侵袭数及MMP-2、MMP-9、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维生素K2可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
张锋苗江永
关键词:维生素K2肝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