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松
- 作品数:44 被引量:200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火龙果气候品质认证溯源APP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5
- 2020年
- 文章介绍了火龙果气候品质认证溯源APP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消费者通过扫描包装箱上的二维码,便可了解所购买批次的火龙果农产品生育期时间、气象要素数据、食用成分要素及认证证书等农产品溯源信息。本系统的投入使用能实时为农户和消费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气象服务,将当地气候特色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
- 丁圣张茂松李刚
- 2013年度云南烤烟气候影响评价
- 2014年
- 2013年烤烟生长季,云南省烟区大部光热资源充足,但水分资源略有欠缺,"高温多光少雨"的气候特征明显。从各生育期来看,2013年烤烟各个生育期气象条件均较好,符合烤烟的生长节律,尤其大部分时段高温多光的气候特征弥补了云南省常年烤烟生产上的气候劣势,非常有利于烤烟品质的提高。总体来看,2013年烤烟气候为中等偏好年景,优于2012年气候年景。
- 胡雪琼张茂松朱勇李蒙
- 关键词:烤烟气候影响
- 云南烤烟低温冷害风险区划被引量:12
- 2014年
- 用云南93个烤烟种植县气象站1961—2010年4—9月逐日平均气温、逐日最低气温,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资料结合各类型烤烟低温冷害指标,基于概率和强度结合权重指数,计算了各烤烟种植县的春季、夏季、秋初和全生育期综合低温冷害风险指数。使用低温冷害风险指数与海拔、纬度因子建立的空间推算回归模型,在ArcGIS 9.3平台下实现了低温冷害风险指数的空间精细化推算、订正及区划,进一步将其分类为5个风险等级,且对区划结果进行了分析。区划结果可为烤烟生产相关单位提供低温冷害防御的决策依据。
- 李蒙张明达朱勇张茂松
- 关键词:烤烟低温冷害风险区划
- 中南半岛野火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分的相互作用
- 2024年
- [目的]分析野火变化特征并探讨火点数与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关联性,为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SNPP/ⅦRS卫星火点监测、火烧迹地和SMAP土壤水分等数据,使用统计方法多角度对2016—2021年中南半岛野火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干湿条件下火点数与0—5cm和0—100cm2个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相互作用。[结果]①中南半岛火点数和火烧迹地年内主要出现在2—4月,二者在时空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多集中在缅甸西部与印度接壤区域、缅甸中部以东和老挝北部。②2—4月火点主要出现在林地、灌木地和耕地,而易发生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如下3个等级的区域:0.2
- 赵平伟吉文娟张茂松尤文龙龚丽军
- 关键词:土壤水分
- 云南省2023年夏粮作物生育期气象条件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通过对云南省2023年夏粮的生育期气象条件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2023年夏粮生长季内冬小麦气象适宜度为中等偏差,油菜等其他夏粮作物气象适宜度为中等。
- 徐梦莹陈瑶张茂松周建琴余晓虹胡雪琼
- 关键词:夏粮气象条件农业影响
- 云南不同类型一季稻产量形成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8
- 2013年
- 利用云南省14个不同海拔农业气象观测站1994—2010年水稻大田发育期和产量观测资料,研究水稻产量形成及气象因子对低产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根据14个站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和水稻类型,将水稻分为低产粳型、低产籼型、高产粳型和高产籼型4个类型.对这4类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颖花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低产粳型水稻产量主要受结实率和颖花量影响,其他3类颖花量对产量影响较大.低产粳型水稻主要受低温的影响,孕穗期低温降低颖花量和有效穗数,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低温增加空壳率,以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冷积温的影响较大;乳熟前期较低的平均气温增加秕谷率,同时降低千粒重.低产籼型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受多种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明显;分蘖期和拔节期一定程度的增温不利于增加低产籼型水稻有效穗数,而分蘖期较多的日照时数和较大的平均气温日较差有利于有效穗数的增加,分蘖期和拔节期气温和日照时数与每穗粒数的关系呈"抛物线型";低产籼型水稻空壳率一定程度上受抽穗开花期低温的影响,而乳熟前期高温少雨不仅增加秕谷率,还导致千粒重明显下降.
- 钟楚朱颖墨朱勇朱斌张茂松徐梦莹
- 关键词: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气象因子
- 2016年云南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017年
- 2016年云南粮食生长季内,光、温、水等气象条件适宜且匹配良好,干旱、低温、连阴雨等农业气象灾害较常年偏轻发生,特别是占全年粮食较大份额的秋粮,其生长关键期农业气象条件适宜,主产区无大范围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天气发生,有效保证了粮食安全生产的先天条件。
- 吉文娟张茂松胡雪琼
- 关键词:农业生产资源特征农业气候农业气象条件灾害天气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云南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基于MOD17A3/NPP产品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分析、Hurst指数和二阶偏相关分析,探讨云南省2001-2021年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未来持续性以及植被NPP与气候条件的关系。采用偏导趋势残差法分离和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结果发现,空间上,2001-2021年云南植被NPP年均值南高北低。不同植被类型NPP值(单位:gC∙m^(-2))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1106.7 gC∙m^(-2))、灌木(964.4 gC∙m^(-2))、农田(946.6 gC∙m^(-2))和草地(878.8 gC∙m^(-2))。植被NPP随海拔上升先增后降。(2)在研究时段内,植被NPP年均值为1020.8±30.7 gC∙m^(-2),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10年(950.0)和2019年(1062.1)。植被NPP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率为2.1 gC∙m^(-2)∙a^(-1)(p<0.05),增加和显著增加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70.0%和26.3%。不同植被类型NPP的增加率(单位:gC∙m^(-2)∙a^(-1))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4.1 gC∙m^(-2)∙a^(-1))、农田(3.5 gC∙m^(-2)∙a^(-1))、灌木(2.8 gC∙m^(-2)∙a^(-1))和林地(1.3 gC∙m^(-2)∙a^(-1))。Hurst指数均值为0.60,植被NPP未来变化趋势持续增加和由减少转为增加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5.5%和9.3%,表明大部分地区植被NPP未来仍将持续增加。(3)2001-2021年云南省平均气温显著增加,降水和太阳辐射波动减少。大部分地区植被NPP与气温、降水和太阳辐射正相关,气温对植被NPP的影响大于降水和太阳辐射。(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云南植被NPP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7.1%和72.9%,正贡献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9.4%和64.6%,相对贡献率>60%的面积占比分别为12.7%和73.4%。大部分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云南植被改善主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的影响,植被退化则
- 徐虹程晋昕何雨芩王玉尤婷张茂松
- 关键词:气候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 近46年来昆明市日照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分析了昆明市1961~2006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与日照百分率、总云量、低云量、水汽压和地面定时能见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的减少幅度为115 h/10 a,其中又以春、夏季减少最快。年日照时数存在突变现象,突变点在1980年。日照百分率与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相一致。年低云量、总云量、水汽压略呈增加趋势,总云量和水汽压与日照时数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是昆明市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因素。地面能见度呈下降趋势,表明大气气溶胶含量上升,影响日照时数变化,但不是主要因素。
- 龙红谢国清李蒙张茂松
- 低纬高原气候下优质稻“云恢290”的品质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通过在低纬高原地区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优质稻“云恢290”各品质的变异,得出:“云恢290”各品质指标的气候敏感性不一致。通过多时段多气候因子多种曲线形式的拟合,找出了对气候影响最敏感型品质指标的关键气候因子与关键时段,总体上看,对稻米品质有影响的时段为齐穗前10d-齐穗后30d,尤以齐穗-齐穗后30d的气象条件影响大;关键气象因子有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和雨量。
- 胡雪琼毛军需朱勇张茂松赵绍刚朱福鸿许立星
- 关键词:分期播种水稻品质低纬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