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义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麻醉药物对幕上脑肿瘤患者诱导麻醉后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对幕上脑肿瘤患者诱导麻醉后颅内压及灌注压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06—2013-03我院接受开颅手术的幕上脑肿瘤患者84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麻醉方案为芬太尼+异丙酚+顺式阿曲库铵+咪达唑仑,观察组为舒芬太尼+异丙酚+顺式阿曲库铵+咪达唑仑。观察2组诱导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5min、切皮后、开骨瓣后、开硬膜后ICP、CPP、MAP。结果 2组麻醉前ICP、CPP、MA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在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5min、切皮后的ICP均逐渐升高,对照组ICP高于观察组,2组开骨瓣后、开硬膜后ICP均逐渐降低,对照组ICP高于观察组;2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5min、切皮后的CPP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对照组CPP显著低于观察组,2组开骨瓣后、开硬膜后CPP均逐渐升高,对照组CPP低于观察组(P<0.05)。2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5min、切皮后、开骨瓣后、开硬膜后MAP逐渐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趋于平稳。结论采用舒芬太尼+异丙酚+顺式阿曲库铵+咪达唑仑麻醉诱导方式可以有效维持肿瘤患者麻醉后颅内压及灌注压稳定在正常水平,避免压力过大波动,值得临床应用。
- 邓清华张绍义周文
- 关键词:麻醉诱导颅内压脑灌注压
- 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12月宫腔镜手术麻醉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Q组单纯给予七氟烷吸入诱导,Q+Y组则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比较两组患者宫腔镜手术麻醉呼吸抑制和体动发生率;麻醉前和麻醉后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诱导时置入喉罩的时间、复苏时间。结果:Q+Y组宫腔镜手术麻醉呼吸抑制和体动发生率低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Q+Y组相较于Q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波动幅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Y组相较于Q组诱导时置入喉罩所需时间更短,复苏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在保留自主呼吸情况下顺利置入喉罩,缩短喉罩置入时间,减少七氟醚用量,对循环系统影响小,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可加速术后复苏,值得推广。
- 周文阳兴余云明高德胜张绍义
- 硬膜外麻醉合并全麻与单纯全麻用于开胸手术48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2003年3月~2005年6月,采用硬膜外合并全麻与单纯全麻行开胸手术49例.现对两种麻醉方法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 张绍义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单纯全麻开胸手术麻醉方法
- 地佐辛联用丙泊酚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用丙泊酚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将医院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3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4例。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观察检查前与检查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VAS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检查过程中RR、SpO_2、HR、MAP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检查过程中SpO_2、MAP、HR较检查前降低(P<0.05)。结论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地佐辛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兼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文阳兴高德胜张绍义余云明
-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无痛肠镜检查麻醉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和炎症介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5例,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2),其中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方案,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方案,比较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应激反应和炎症介质指标,记录两组术后48 h内自控镇痛泵使用情况、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术后2 h、12 h、24 h、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 h、12 h、24 h、48 h 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h血清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白介素-10(IL-10)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方案可有效减轻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并降低其炎症介质水平,同时还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用药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潘文星张绍义余云明余承易高德胜刘超
- 关键词: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剖宫产应激反应炎症介质
- 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用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效果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毁损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入室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C组)静注生理盐水,两组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记录入室时(T0),三叉神经半月节穿刺定位时(T1),射频热凝治疗时(T2)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呼吸抑制(SpO2<92%或呼吸暂停>15s)发生情况。结果 T1时P组MAP,HR,RR明显低于C组(P<0.05);T2时P组MAP,HR,RR,SpO2明显高于C组(P<0.05),P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较单用丙泊酚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可明显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呼吸抑制发生率,提高麻醉安全性。
- 张绍义
- 关键词:丙泊酚静脉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