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紫机
- 作品数:78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凝血相关指标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目前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许多标志物在PJI的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早期的诊断仍然缺乏金标准。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相关指标与全关节置换术(TJA)患者术后发生PJI的关系。[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在201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受了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总共2517例患者(2394例初次置换,87例无菌翻修,36例PJI)。我们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PJI组、初次置换和无菌翻修组之间凝血相关指标的差异。应用观察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凝血相关指标在PJI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指标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PLT/MPV,PLT/PDW和PLT/PCT。与其他凝血相关指标相比,FGB水平升高与PJI发生风险密切相关。PJI组与初次置换组相比,FBG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53 g/L,诊断敏感性为47.22%,特异性为93.07%;与翻修组比,FBG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44 g/L,诊断敏感性为47.22%,特异性为95.40%。ROC曲线分析提示FBG具有中度诊断效能,表明其为PJI诊断的潜在标志物。[结论]FBG水平与PJI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可在临床中作为诊断PJI的重要指标。
- 吴小宇叶勇裕潘柏祺胡玄韬郑霖力陈蔚深张紫机盛璞义
- 关键词: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相关指标
- 变异髋臼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髋臼假体选择性上移安置的初步疗效分析
- 目的 探讨变异髋臼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中髋臼假体选择性上移放置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26例(26髋)拟行THA的变异髋臼患者.男...
- 张志奇廖威明侯昌禾邬培慧傅明康焱张紫机赵潇艺
-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 一种适配多锥度股骨柄翻修用股骨头假体
- 本发明涉及股骨头假体领域,公开了一种适配多锥度股骨柄翻修用股骨头假体,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醚醚酮40~70份、复合填料10~25份;所述复合填料为氨基化玄武岩纤维接枝酰氯化纳米二氧化钛,所述氨基化玄武岩纤维为2‑溴乙胺...
- 张紫机康运泽盛璞义陈蔚深王旭东张世勇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和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具有年龄较轻、骨质疏松严重、病程持续发展、全身情况差等特点,国内外对于此类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的特点和临床疗效报道不多。本研究拟对SLE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THA的特点和相关因素...
- 盛璞义张紫机廖威明傅明康焱杨忠汉杨子波翟齐毅何爱珊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下肢支架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下肢支架,克服现有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下肢摆放办法的不足和不便。本发明一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下肢支架的技术方案包括:圆盘,所述圆盘包括盘底和与盘底连接的支杆,所述盘底与所...
- 康焱张紫机陈柳云丁丽英
- 髋关节滑膜细胞组成及代谢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的肥胖及正常体重的髋关节炎滑膜组织的单细胞核糖核酸(RNA)测序结果(GSE152815),分析两者中细胞组成及功能的差异,探讨其代谢重编程及微环境稳态失衡的变化,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利用GEO数据库中的GSE152815数据,通过质控、无监督聚类、轨迹分析、基因富集分析、基因调控网络分析等方法,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等确定基因表达差异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质控、无监督聚类,并根据各个亚群的标志分子,可以将滑膜组织分为4群,分别为滑膜成纤维祖细胞(SFPCs),滑膜肥大软骨细胞(SHTCs),滑膜成纤维细胞(SFBs)和滑膜纤维软骨细胞(SFCs)。轨迹分析发现SFPCs可向SHTCs、SFBs及SFCs分化,在分化过程中,脂肪酸代谢相关的基因,载脂蛋白E(APOE)以及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等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上升(Z=25.17、17.89,均为P<0.05),而葡萄糖代谢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则逐渐下降(Z=15.32,P<0.05)。单细胞基因调控网络分析发现转录因子SOX4和MITF可以通过联合调控APOE和ABCA1等分子来调控细胞的脂肪酸代谢功能。结论肥胖患者及正常体重患者的滑膜的微环境紊乱,可能会导致部分滑膜细胞的代谢紊乱,由原来的葡萄糖代谢重编程为脂肪酸代谢,而这可能与转录因子SRY盒转录因子4(SOX4)和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TF)调控的APOE、ABCA1等基因密切相关。明确代谢重编程在这些细胞中的变化,有助于研究不同代谢重编程对细胞功能的影响,为研究骨关节炎等疾病的代谢重编程提供思路以及新途径。
- 李志文康焱张紫机盛璞义廖威明毛谷平
- 关键词:骨关节炎滑膜计算生物学
- 一种circNFIX编码蛋白NFIX-219aa在制备抑制软骨退变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ircNFIX编码蛋白NFIX‑219aa在制备抑制软骨退变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编码蛋白NFIX‑219aa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编码蛋白NFIX‑219aa与炎症...
- 张紫机康运泽盛璞义陈蔚深李志文张世勇
- Toll样受体2和7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
- 2010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s)2、7及其介导的天然免疫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构建昆明小鼠的简易右膝关节置换术后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将动物实验分为假体置换术后感染组(A组)、假体置换术后无感染组(B组)、关节内注射细菌组(C组)和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D组)。于操作后的第1、3、7天眼球取血0.2ml,流式细胞术分析TLR2和TLR7在外周血白细胞的表达;取血后处死并取右膝关节及周围组织作细菌培养。对各组各时相TLR2和TLR7的表达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同一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同组内同一指标术前术后变化水平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 A组、C组的组织培养均为阳性,B组、D组的组织培养均为阴性。操作后第1天,A/B组对比,TLR2(t=-31.562,P<0.001)、TLR7(t=-27.213,P<0.05)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A/B组间的TLR2的对比仍有统计学意义,至第7天,TLR2的表达在各组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感染情况下,有假体的A组和无假体的C组对比,TLR7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TLR2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TLR7的表达可能受假体置入的影响。
- 张紫机康焱盛璞义翟齐毅何爱珊张浩张阳春侯昌禾李子卿廖威明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TOLL样受体流式细胞术
- 一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前髁截骨导向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前髁截骨导向装置,能指导完成正确截骨,避免股骨前髁截骨过多或过少。本发明一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前髁截骨导向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脚座、刻度板、钢板一、钢板二、中空螺钉和弹簧,所述刻度...
- 康焱张紫机廖威明
- 文献传递
- 负压封闭式引流联合碘伏灌洗治疗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被引量:8
- 2016年
- 背景:假体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后的灾难性并发症,目前多数认为二期翻修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创伤大,住院期长,花费巨大,且疗效不是十分确切,有的需多次手术,个别病例甚至需要截肢。目的:探讨负压式封闭引流联合碘伏灌洗对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9例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患者,6膝,3髋,平均年龄63.4岁;置换后7 d-14个月发生感染,中位时间1个月;均见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2例形成窦道,1例切口、引流口未愈合,结合细菌培养结果符合临床假体感染诊断。均保留假体进行清创,清创后负压式封闭引流,每天行碘伏灌洗,30-50 m L不等,夹闭近端引流管30 min后重新开始持续负压式引流治疗。治疗后定期随访,评估负压式封闭引流联合碘伏灌洗对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1)除1例未愈,1例死亡,1例肿瘤型假体失败最后截肢外,其余6例均治愈;(2)6例患者负压式封闭引流联合碘伏灌洗时间为10-84 d,中位时间57 d,治疗过程中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治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无复发病例;(3)结果说明,负压式封闭引流术联合碘伏灌洗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假体,简单、安全、费用低,治疗假体感染效果显著,是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可选择的一种疗法。
- 张阳春肖建红张紫机杨兴余世明盛璞义
- 关键词:负压伤口疗法假体植入碘伏人工关节置换假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