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福林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油田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试油
  • 1篇点蚀
  • 1篇修井
  • 1篇修井技术
  • 1篇压裂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层
  • 1篇油气层保护
  • 1篇油气田
  • 1篇油套
  • 1篇震击
  • 1篇震击器
  • 1篇试油过程
  • 1篇酸化
  • 1篇酸化缓蚀剂
  • 1篇酸化压裂
  • 1篇盆地
  • 1篇气层
  • 1篇气层保护
  • 1篇气田

机构

  • 5篇青海油田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5篇张福林
  • 1篇黄玉平
  • 1篇武玉强
  • 1篇刘君林
  • 1篇张玉强
  • 1篇梁宇庭
  • 1篇史清林
  • 1篇李国平
  • 1篇姜方林
  • 1篇刘伟
  • 1篇张毅
  • 1篇苏小武
  • 1篇王斌
  • 1篇王新强
  • 1篇李镇
  • 1篇张荣

传媒

  • 4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材料保护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试油过程中的油气层保护技术研究
2013年
在试油过程中对油气层保护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油气层保护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本文针对油气层的损害因素分析了油气层保护技术,并对新的油气层保护技术进行了展望。
张福林靳周
关键词:试油油气层
柴达木盆地试油气中储层危害原因及措施保护
2012年
柴达木盆地主要探区目前处在处在油气开发后期,油气储量匮乏,新探区试油气开发迫在眉睫,对在新探区试油气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地油气储层保护措施,油气层可能受到严重污染,使一部分油气储层误判为干层或不具工业开采的油气储层,延误新探区的发现,因此在试油气储层保护工艺技术方面,结合柴达木盆地储层地质特征及近几年柴达木盆地试油气工作中出现的储层危害案例和采取的保护措施进行分析,对今后试油气工作提供借鉴价值,以此提高试油效率。
武玉强谌海林梁宇庭张福林黄玉平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试油
油南2井RTTS封隔器解封方法探讨
2013年
文章通过分析油南2井第Ⅰ层组试气时RTTS封隔器未正常解封的原因,结合RTTS封隔器结构及解封原理,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解封方法并成功实施。改进了RTTS封隔器在中深井试油气施工中的解封方法,并对测射联作管柱结构优化,为以后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史清林张玉强张福林张毅王新强
关键词:封隔器震击器
油气田酸化压裂环境下碳钢油套管材的腐蚀行为研究
2024年
为了明确某油田在酸化压裂环境下鲜酸、残酸对油套管材料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材料的适应性,采用腐蚀失重法、三维体视光学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分析了P110、C110油管材料在酸化全过程的腐蚀损伤发展趋势、点蚀敏感性和不同条件下的腐蚀形貌特征,并优化了酸化缓蚀剂。结果表明:随着鲜酸酸化温度的逐渐升高,材料腐蚀程度均呈增大趋势,当温度≥180℃时,C110的平均腐蚀速率v_(corr)=127.7 g/(m^(2)·h),P110的平均腐蚀速率v_(corr)=407.0 g/(m^(2)·h),均远高于指标要求;在模拟鲜酸温度为100℃时材料表面已出现点蚀形核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点蚀敏感性逐渐增大。在超高温180℃的残酸环境下,C110和P110材料均发生极严重腐蚀。酸化液组分中缓蚀剂在高温条件下明显失效,导致残酸返排环境下管材遭受严重腐蚀损伤。优化后的改性曼烯碱酸化缓蚀剂通过多层吸附膜的形成明显减缓了材料的腐蚀速率,在180℃高温鲜酸环境下缓蚀率为89.4%。
李国平刘君林张福林车瑾李龙姜方林赵雪会
关键词:酸化压裂点蚀酸化缓蚀剂
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现状及新工艺的优化策略探讨被引量:19
2017年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油田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飞快的进步。但各油田企业单位在在进行井下工作时易遇到安全事故,故提高井下修井作业的安全性是油田开采领域的重要问题。与国外较为先进的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相比,国内的修井技术现状存在颇多问题,且成为顺利完成井下作业的障碍。本文主要分析阐述了在目前油田开采领域中,井下作业修井技术所处状况及对新工艺可进行的优化策略。
刘伟张福林王斌李镇张荣苏小武
关键词:井下作业修井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