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燕

作品数:30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脂肪
  • 10篇酒精
  • 10篇酒精性
  • 9篇肝炎
  • 8篇中医
  • 8篇非酒精性
  • 8篇非酒精性脂肪
  • 7篇脂肪性
  • 7篇非酒精性脂肪...
  • 7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脂肪肝
  • 6篇肝病
  • 5篇乙型
  • 5篇中药
  • 5篇慢性
  • 4篇脂肪性肝病
  • 4篇结证
  • 4篇酒精性脂肪性...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肝硬化

机构

  • 30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作者

  • 30篇张海燕
  • 25篇邢练军
  • 21篇喻晓
  • 19篇潘洁露
  • 7篇张玮
  • 7篇王俐琼
  • 6篇刘一博
  • 6篇王磊
  • 5篇王奕
  • 5篇陈云飞
  • 4篇张丽娟
  • 4篇王妍
  • 3篇张波
  • 2篇姜在来
  • 2篇李莹
  • 2篇刘洋
  • 2篇苏式兵
  • 2篇郑培永
  • 2篇王月姣
  • 1篇杨丽丽

传媒

  • 5篇中西医结合肝...
  • 3篇上海中医药杂...
  • 3篇中医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具有防治脂肪肝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具有防治脂肪肝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包含如下原料组分:制大黄、绞股蓝、白芥子以及皮硝。此外,所述的组合物中还包含垂盆草。本发明通过制大黄、绞股蓝、白芥子...
喻晓沈楠缪虹雨张海燕邢练军潘洁露王睿清
清热解毒中药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肝癌在全球癌症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排名第6和第4,我国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排名第4和第3,且肝癌新发病例率上升最快[1-3]。中医认为肝癌发病与气滞、血瘀、湿热等病理因素瘀滞肝络所形成的癌毒有关,清热解毒已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方法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中药治疗肝癌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其机制与抑制肿瘤增殖及转移、联合化疗药物增强疗效、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等有关[4-7]。本文对清热解毒中药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王哲睿潘洁露喻晓张海燕邢练军
关键词:肝癌清热解毒中药药理
降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保护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基于肠道树突状细胞(DC)研究降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降脂颗粒组和益生菌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采用高脂饲料结合葡聚糖硫酸钠(DSS)的方法构建NASH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益生菌组大鼠灌胃给予100 mg/kg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溶液,降脂颗粒组大鼠灌胃给予0.828 g/kg降脂颗粒溶液,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等体积0.9%NaCl溶液,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采集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离肝脏和结肠组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分离、提取并纯化肠系膜淋巴结树突状细胞(MLN-DCs),流式细胞术检测MLN-DCs表面CD80、CD86和MHC-Ⅱ表达。将各组提取的MLN-DCs与正常大鼠CD4^+T细胞进行共刺激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CD4^+T细胞和IL-4^+CD4^+T细胞的占比情况。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LD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HD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生菌组和降脂颗粒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L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HDL水平明显升高(P<0.01)。②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大量脂肪变性,肝细胞肿大呈不同程度的气球样变,同时伴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结肠组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黏膜层损伤明显。与模型组相比,益生菌组大鼠仍可见大量脂肪变性,但肝脏炎症反应明显减轻;降脂颗粒组大鼠脂肪变性、肝细胞气球样变及炎症浸润均显著改善;两组大鼠结肠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均明显减少,且黏膜组织较为完整。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LN-DCs表面CD80、CD86、MHC-Ⅱ表达水平均�
沈楠喻晓缪虹雨潘洁露张海燕邢练军
关键词:降脂颗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树突状细胞肠系膜淋巴结
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通过Fibrotouch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评价扶正解毒散结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气虚血瘀型CHB肝纤维化患者76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给予对照组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抗病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扶正解毒散结方,观察24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及肝脏硬度值(LSM)等指标变化。结果在治疗24周末,中医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34%较对照组总有效率60.53%明显改善,肝脏硬度值、APRI评分、FIB-4指数及血清LN、HA、IV-C、PCIII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扶正解毒散结方能够缓解气虚血瘀型CHB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降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抑制或延缓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疾病进展。
代亚芳缪虹雨喻晓潘洁露邢练军张海燕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恩替卡韦
蓝杖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脾虚痰瘀互结证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评价蓝杖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脾虚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10例NAFLD脾虚痰瘀互结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在饮食及运动干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蓝杖颗粒,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均每日1剂,疗程1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值、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时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治疗后评价脂肪肝分级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脂肪肝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54.55%,高于对照组的14.5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32.72%,高于对照组的14.5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AP值、中医证候积分、TC均降低,HDL-C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4、8周时AST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CA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1例,对照组为2例,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出现。结论 蓝杖颗粒治疗NAFLD脾虚痰瘀互结证,可有效降低患者肝脏脂肪浸润程度及血脂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沈楠郑培永房雨晨缪虹雨潘洁露王睿清张海燕邢练军喻晓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脾虚痰瘀互结随机对照试验
基于“一体两翼,疏调气机”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2024年
“一体两翼,疏调气机”理论是由国医大师张震所创,是以肝为主体,调护脾肾为两翼,能够条畅气机,调气理血,平衡阴阳。文章基于“一体两翼,疏调气机”理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进行探讨,认识到气机调畅是胃腑功能正常的基础,并依赖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正常和脏腑间相互协调;进一步阐述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与肝失疏泄、脾肾亏虚、气血逆乱有密切关系;在治疗上应予以疏肝解郁、畅达气机,健脾益肾、补虚扶正,化瘀通滞、滋养胃络的治则,并在治疗中关注疾病发展,气血并治。可见,疏调气机理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君秋喻晓潘洁露董梦青张海燕王睿清繆虹雨沈楠邢练军
关键词:气机失调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具有防治脂肪肝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具有防治脂肪肝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包含如下原料组分:制大黄、绞股蓝、白芥子以及皮硝。此外,所述的组合物中还包含垂盆草。本发明通过制大黄、绞股蓝、白芥子...
喻晓沈楠缪虹雨张海燕邢练军潘洁露王睿清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虚实证型中IL-1β水平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与虚、实证型之间的相关性,为慢乙肝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新的客观依据。方法研究纳入慢乙肝患者156例,其中肝功能异常组120例、肝功能正常组36例,肝功能异常组根据临床表现再分为虚证组、实证组。入选病例均采集外周血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β表达水平,进而分析IL-1β水平与肝功能、虚实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肝功能异常组的血清IL-1β表达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5)。(2)肝功能异常的慢乙肝患者中,虚证组中IL-1β的表达明显高于实证组(P<0.05)。结论 IL-1β或可成为慢乙肝患者虚实证型分类的客观指标及免疫治疗的新切入点。
沈国辉王月姣宋海燕张莉杨丽丽崔恬冰张海燕喻晓喻晓季光郑培永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IL-1Β细胞免疫肝功能
思美泰对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情志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思美泰与苦黄对于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情志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肝内胆汁淤积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思美泰组和苦黄组,应用Zung编制的SAS/SDS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结果:在SAS和SDS量表中,思美泰组和苦黄组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各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或<0.01。结论:思美泰组和苦黄组在临床上对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于情志改变的改善,思美泰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对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改善,思美泰组明显优于苦黄组。
张海燕王俐琼邢练军张波王奕张玮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焦虑抑郁
中药复方或西药联合行为干预治疗糖代谢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治则中药复方或西药联合行为干预治疗糖代谢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方法:将119例糖代谢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行为干预组(A组)、行为干预加吡格列酮组(B组)、行为干预加中药组(C组),3组患者均治疗16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h血糖(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肝功能(ALT、AST、γ-GT)]的变化。结果: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FBG、2h BG、Hb A1c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仅Hb A1c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血脂仅HDL-C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TC、TG、LDL-C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肝功能改善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间比较2h BG、血脂、ALT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A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治疗后肝功能、TG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较B组TC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吡格列酮和中药复方均可有效地改善NAFLD患者的糖代谢异常、肝功能、降低肝脏脂肪含量,中药复方在改善血脂方面优于其他两组。
陈云飞陈伟霞刘洋张海燕李坤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糖代谢异常中药复方肝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