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朋川
- 作品数:53 被引量:265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中国石窟寺艺术设计(一)
- 2003年
- 一、中国石窟寺的概况 中国自3世纪起,进入了宗教发展的时代。在魏晋南北朝,尤以佛教为盛。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很快遍及中华各地。佛教寺院成为以艺术形式向广大公众宣示的场所。中国早期佛教的传播路线主要由印度经西域传入内地,因此,印度佛教依山凿窟的寺院样式,首先对新疆、河西和中原一带的早期石窟寺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石窟寺的产生约在3世纪,兴于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盛于唐,以后渐趋衰落。由于石窟寺特有的宗教性质,北方早期佛学又着重于坐禅苦修,在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石窟寺艺术就具有神圣性、出世性和神秘性的特点。以后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石窟寺的艺术设计也随时代而异。
- 张朋川
- 关键词:艺术设计魏晋南北朝佛教寺院
- 宇宙图式中的天穹之花——柿蒂纹辨被引量:42
- 2002年
- 张朋川
- 关键词:宇宙观装饰纹样植物纹样图式上古时期
- 弘扬艺道 始终如一
- 2010年
- 张道一先生对艺术学发展脉络的把握指引着作者艺术学研究道路的方向。张道一先生对艺术的态度,激励和鼓舞着作者在艺术学研究上不断前进。
- 张朋川
- 中国古文字起源探析被引量:5
- 2008年
- 商代晚期的甲骨文字已是成熟的文字,此前必有古文字的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远古文化相关古文字的考古资料不断发现,文字学专家从说文解字方面作了研究。本文对中国各地发现的原始文字的考古资料进行了分期和分区系的梳理,进一步从符号文字的形态和结构阐明各区系原始文字的特点,然后是以中心轴区展向四面八方的框架,整合了起源于多元文化和多源载体的不同特点的符号文字,最后形成了中国古文字以表意为重要因素的文字系统。
- 张朋川
- 关键词:区系
- 从甘肃一带出土文物看丝绸之路形成过程被引量:5
- 1999年
- 本文以甘肃及其周边一带出土的大量文物作为东西方文化在这里进行广泛交流的物证,进而分析和论述了丝绸之路远在西汉以前早已开始形成的历史过程。
- 张朋川
- 关键词:出土文物丝绸之路
- 游学在美术与考古之间被引量:1
- 2016年
- 年复一年地飞快过去,我已过了古稀之年。有人说老年人爱回忆过去,我则不然,爬山的人,总是仰望着山顶,顾不上盘算身后走过的路。常言道“人生如梦”,其实这是一种马虎的说法,听起来人生只是一场梦而已,而我却是做完了梦,想也不想就忘却掉了,因此也谈不上有多少梦想。
- 张朋川
- 关键词:考古美术游学老年人
- 明清书画“中堂”样式的缘起被引量:11
- 2006年
- 张朋川
- 关键词:中国书画中堂样式缘起明清明代晚期
- 从敦煌写经和壁画看中国卷轴书画格式的起源和形式被引量:9
- 2000年
- 卷轴书画是中国传统书画的主要形式,探讨其格式的起源和形成,对研究中国书画形式的发展有一定意义。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大量写经,莫高窟壁画中的大量屏风式壁画以及出土的汉代简册,都为卷轴书画的起源和形成提供了研究资料。
- 张朋川
- 关键词:中国书画壁画文物资料屏风
- 全文增补中
- 考古文物与中国传世古画鉴定被引量:2
- 2003年
- 中国传世古代绘画的鉴定方法正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自宋代以来,传统的古画鉴定方法主要着眼于绘画的时代风格和画家的个人风格,还以流传经过、著录、印章(包括收藏印)、题跋、书画材料(纸、绢、颜料、墨等)、装潢等方面作为辅助依据。目前,中国古画鉴定仍以传统的鉴定方法为主。
- 张朋川
- 关键词:古代绘画考古文物民俗文化
- 明清至民国早中期苏州和上海的文化中心地位的兴替
- 张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