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Hepatocel ular carcinoma HCC)是世界上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的肿瘤。HCC在亚太地区及非洲广泛流行,在西方国家也呈上升趋势[1]。HCC传统治疗首选手术,但临床上HCC患者多数有肝炎或肝硬化的病史,临床有约80%的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且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属于晚期,HCC对放化疗不敏感,治疗副反应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逐步进展,分子靶向药物不断应用于临床,HCC的治疗也有了较大的改善。肝癌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发生、发展和转移与多种基因的突变、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新生血管增生异常等密切相关,其中存在着多个关键性环节[2],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是近年来研究热点,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红肿、流泪,伴有头皮麻木感,就诊于瓦房店中心医院行CT及MRI检查示:肿物位于额筛窦达颅底,眶内壁可见骨破坏,内直肌未浸润,诊断为右额筛窦肿物,行鼻腔肿物局部活检病理示:鼻腔恶性肿瘤,分型待确定。给予消炎等处理,近日患者有咽部胀痛加重及眼球突出,伴有右侧头部胀痛,鼻塞及抽涕带血,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患者病来无发热乏力,无面麻复视,无耳聋耳鸣,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无恶心呕吐,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颈部及双锁骨上未及肿大淋巴结。右眼睑浮肿及眼球突出,结膜无充血及苍白,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颅神经征(-)。间接喉镜检查示:右嗅裂区及中鼻道可见粉红色肿物,表面有坏死样物。入院诊断:鼻筛窦恶性肿瘤 III 期CT3N0M0,活检病理诊断:(右鼻窦恶性肿物)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癌细胞AE1/AE3(+),SCLC(+),CD56(+),CgA(+),Syn(-),TTF(-),CD99少许(+),S-100(-),HMB(-)。患者拒绝手术,要求化疗,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2周期,化疗后患者右眼仍有红肿、流泪,自诉头痛减轻,头皮麻木感较前减轻,复查MRI示右侧筛窦区占位,病灶侵及右侧眼眶及额窦,病灶较前缩小。继续给予筛窦区三维适型放疗联合顺铂化疗,放疗后期出现颈部包块,行颈部超声检查示:右颈部双锁骨上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小细胞恶性肿物,结合病史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遂予VP-16联合洛铂化疗2周期,疗后右眼眶部肿胀消退,疼痛减轻,查体:右眼眶部肿胀消退,右眼突出减轻,右眼视力为零,左眼正常。右颈部及双锁骨上淋巴结最大约1×1cm,质软、固定、无压痛。待行下一周期化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每年肺癌的新增病例及死亡病例数在26种常见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且5年生存率低于15%[1]。在我国,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居肿瘤死亡率之首,即使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手术后进行化疗,其5年生存率也仅为40%左右。因此,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分期、早期发现复发及转移,进行疗效评估和指导预后,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临床治疗决策对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非常重要。本文就目前临床常用影像学、内镜、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等常用检查方法现状做综述。
据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每年肺癌的新增病例及死亡病例数在26种常见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且5年生存率低于15%[1]。在我国,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居肿瘤死亡率之首,即使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手术后进行化疗,其5年生存率也仅为40%左右。因此,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分期、早期发现复发及转移,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临床治疗决策对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非常重要。本文就目前常用影像检查方法在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现状做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