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昊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5篇肺癌
  • 4篇小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支气管
  • 2篇原发性支气管...
  • 2篇早期非小细胞...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肺癌
  • 2篇气管
  • 2篇青年
  • 2篇青年人
  • 2篇青年人肺癌
  • 2篇人肺
  • 2篇人肺癌

机构

  • 9篇大庆龙南医院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丛庆学
  • 9篇张昊

传媒

  • 8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9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
2014年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 cel lung cancer,NSCLC)是导致癌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每年全世界有160万余新发病例,130万患者死亡[1]。在确诊时许多患者为进展期肿瘤,不能行手术治疗,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案,然而治疗的有效率有限,生存期仅有1年左右,不良反应也阻碍了治疗的延续。2004年,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被发现,肿瘤的分子治疗确立其地位[2]。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靶向治疗进展给肿瘤的治疗带来更加广泛的前景。现就国内外NSCLC靶向治疗的应用及研究进行综述。
张昊丛庆学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期肿瘤酪氨酸激酶新发病例分子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2014年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已被研究者确认,癌症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范围从8%~84%[1],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营养状态为躯体摄入、吸收和利用营养素的条件和其对病理生理状态的影响[2]。多达20%的癌症患者死于营养不良,而非肿瘤本身[3]。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肿瘤本身和后续治疗等均是产生营养问题的原因。晚期肿瘤患者,大部分都存在着营养不良,即恶病质状态。肿瘤恶病质脂肪代谢活性增强;肿瘤组织消耗机体大量氮,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出现负氮平衡;糖利用下降,糖酵解增强。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报告,饮食是治疗癌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合理的膳食营养能够帮助患者感觉更加舒适和保存自身体力。现结合文献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综述如下。
张昊丛庆学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晚期肿瘤患者肿瘤恶病质营养问题肝脏合成负氮平衡
青年人肺癌预后因素35例分析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青年人肺癌的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治青年人肺癌患者35例,年龄≤40岁,收集其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35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21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1%、30.4%和18.3%。临床分期是影响青年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Ⅳ期青年人肺癌患者预后较差,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延长生存期的方法。
张昊丛庆学
关键词:青年人肺癌生存期预后因素
肝癌的靶向治疗
2014年
肝细胞癌(Hepatocel ular carcinoma HCC)是世界上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的肿瘤。HCC在亚太地区及非洲广泛流行,在西方国家也呈上升趋势[1]。HCC传统治疗首选手术,但临床上HCC患者多数有肝炎或肝硬化的病史,临床有约80%的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且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属于晚期,HCC对放化疗不敏感,治疗副反应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逐步进展,分子靶向药物不断应用于临床,HCC的治疗也有了较大的改善。肝癌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发生、发展和转移与多种基因的突变、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新生血管增生异常等密切相关,其中存在着多个关键性环节[2],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是近年来研究热点,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张昊丛庆学
关键词:肝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激酶抑制剂不能手术靶向药物多靶点
青年人肺癌35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青年人(≤40岁)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收治的资料完整的35例青年人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青年人肺癌男女比例为3院4;病理类型以腺癌居多(68.6%),小细胞癌次之(11.4%);临床分期以芋、郁期居多,占非小细胞肺癌的74.2%,手术切除率低,仅为(11.4%)。首诊误诊14例,误诊率40%。结论青年人肺癌临床表现多样化,误诊率高,确诊时多属晚期,应对青年人肺癌提高重视和认识,使青年人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张昊丛庆学
关键词:青年人肺癌
鼻腔鼻窦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2014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红肿、流泪,伴有头皮麻木感,就诊于瓦房店中心医院行CT及MRI检查示:肿物位于额筛窦达颅底,眶内壁可见骨破坏,内直肌未浸润,诊断为右额筛窦肿物,行鼻腔肿物局部活检病理示:鼻腔恶性肿瘤,分型待确定。给予消炎等处理,近日患者有咽部胀痛加重及眼球突出,伴有右侧头部胀痛,鼻塞及抽涕带血,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患者病来无发热乏力,无面麻复视,无耳聋耳鸣,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无恶心呕吐,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颈部及双锁骨上未及肿大淋巴结。右眼睑浮肿及眼球突出,结膜无充血及苍白,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颅神经征(-)。间接喉镜检查示:右嗅裂区及中鼻道可见粉红色肿物,表面有坏死样物。入院诊断:鼻筛窦恶性肿瘤 III 期CT3N0M0,活检病理诊断:(右鼻窦恶性肿物)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癌细胞AE1/AE3(+),SCLC(+),CD56(+),CgA(+),Syn(-),TTF(-),CD99少许(+),S-100(-),HMB(-)。患者拒绝手术,要求化疗,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2周期,化疗后患者右眼仍有红肿、流泪,自诉头痛减轻,头皮麻木感较前减轻,复查MRI示右侧筛窦区占位,病灶侵及右侧眼眶及额窦,病灶较前缩小。继续给予筛窦区三维适型放疗联合顺铂化疗,放疗后期出现颈部包块,行颈部超声检查示:右颈部双锁骨上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小细胞恶性肿物,结合病史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遂予VP-16联合洛铂化疗2周期,疗后右眼眶部肿胀消退,疼痛减轻,查体:右眼眶部肿胀消退,右眼突出减轻,右眼视力为零,左眼正常。右颈部及双锁骨上淋巴结最大约1×1cm,质软、固定、无压痛。待行下一周期化疗。
张昊丛庆学
关键词:活检病理鼻腔恶性肿瘤筛窦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锁骨上淋巴结眼睑浮肿
肺癌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每年肺癌的新增病例及死亡病例数在26种常见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且5年生存率低于15%[1]。在我国,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居肿瘤死亡率之首,即使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手术后进行化疗,其5年生存率也仅为40%左右。因此,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分期、早期发现复发及转移,进行疗效评估和指导预后,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临床治疗决策对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非常重要。本文就目前临床常用影像学、内镜、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等常用检查方法现状做综述。
张昊丛庆学
关键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死亡率癌患者
MRI在鼻咽癌诊治过程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MRI在鼻咽癌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56例鼻咽癌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有2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诊治,实验组采用MRI诊治,比较两组诊治效果。结果经鼻咽部扫描诊断MRI检出率85.7%,CT检出率57.1%,两种检测手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经颅底部扫描诊断MRI检出率60.7%,CT检出率26.8,两种检测手法检出率比较差异亦显著(P<0.01)。结论实验中,对鼻咽癌患者采用MRI诊治效果较好,临床诊断率比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张昊丛庆学
关键词:鼻咽癌MRI
影像诊断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2014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每年肺癌的新增病例及死亡病例数在26种常见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且5年生存率低于15%[1]。在我国,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居肿瘤死亡率之首,即使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手术后进行化疗,其5年生存率也仅为40%左右。因此,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分期、早期发现复发及转移,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临床治疗决策对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非常重要。本文就目前常用影像检查方法在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现状做全面总结。
张昊丛庆学
关键词:影像诊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肿瘤死亡率肺癌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