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型多凝集红细胞一例报告
- 2002年
- 张斌张三旺张敏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A型患者误输AB型血1例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张三旺张斌张敏
- 关键词:血型鉴定交叉配血A型血AB型血误输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6
- 2011年
- 低血糖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发作时血糖浓度在2.8 nmol/L(50 mg/dL)以下,患者可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心悸、手抖、多汗、饥饿、面色苍白、恐惧感、震颤,以及头痛、疲乏、意识模糊、昏迷或癫样发作,甚至是危及生命。
- 张敏段春梅张斌
-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护理对策
- 成分血在临床输注中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张敏张斌张三旺
- 关键词:成分输血输注护理
- 金黄色葡萄球菌301株耐药性分析
- 2009年
-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各类标本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析。结果:5 a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30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80株,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现耐药,但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是重要的感染菌,必须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杨桂强刘文超张斌
- 100例患者大量输血前后血小板变化及输注疗效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大量输血患者大量输血前后血小板变化情况,探讨研究血小板输注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输血前、输血后血小板值,为有效指导临床血小板输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患者术前血小板均处于正常范围。但进行大量输血后,血小板显著下降(P〈0.01)并低于正常值。结论患者大量输血后易出现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50×109/L或更低时要及时补充血小板,以防止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
- 张斌
- 关键词:大量输血血小板变化输注疗效
- 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越性探讨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124例输血正常受试者,分别给予凝聚胺法、抗球蛋白试验法、酶法和盐水法,对比4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凝聚胺技术灵敏度高,优势明显,能检验出IgG和IgM不完全抗体。结论临床输血检验中运用凝聚胺技术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斌张敏张三旺
- 关键词:凝聚胺输血检验
- 探讨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价值与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1056份血清样本利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1056份血清样本中,88例筛查出不规则血型抗体,其中,抗D32例,抗E22例,抗DC15例,抗e19例。结论临床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检测出不规则血型抗体,最大程度地避免临床输血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张斌张敏张三旺
-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输血
- 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的价值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研究分析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在临床中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的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未出现不良反应的异位妊娠患者和6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异位妊娠患者,分别归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输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输血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以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以及凝血功能指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常规指标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患者在输血治疗后行常规凝血检验项目检查能够帮助监测不良反应情况,临床价值可观。
- 张斌
- 关键词:异位妊娠输血治疗
- 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4-01-2015-02在我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意愿分为2组。对照组(90例)均给予异体输血常规治疗,观察组(90例)则给予预存自体血输血治疗,统计2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围手术期所用异体血用量等指标,同时统计患者麻醉诱导前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围手术期中异体血液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及围手术期平均异体血液用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麻醉诱导前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积较术前3d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麻醉诱导前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存自体血液输血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患者异体血液输血量,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积等指标虽有一定影响,但其对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等手术指标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张斌王静陈玉清
-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