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龙

作品数:1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艺术
  • 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电视
  • 4篇电视剧
  • 2篇心理
  • 2篇影视
  • 2篇战争题材
  • 2篇题材
  • 2篇文学
  • 2篇喜剧
  • 2篇喜剧性
  • 2篇美学
  • 2篇城市
  • 1篇电视台
  • 1篇心理体验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家
  • 1篇刑官
  • 1篇修辞策略
  • 1篇叙事
  • 1篇央视
  • 1篇意象

机构

  • 1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3篇张小龙
  • 1篇马连
  • 1篇王亚娇
  • 1篇李赢
  • 1篇封晶晶

传媒

  • 4篇中国电视
  • 2篇电影评介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中国广播电视...
  • 1篇艺术评论
  • 1篇第七届河北省...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的“关系营销”
2011年
"关系营销"是美国营销学者巴巴拉·杰克逊首创的一个概念。其意旨主要是把营销活动看成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的过程。
张小龙马连
关键词:颁奖晚会营销活动政府机构杰克逊供应商
战争题材电视剧喜剧性效果生成中“人”的功效
2010年
战争题材电视剧的喜剧化,是当下的一个重要现象。在具体的喜剧化过程中,"人"的功效尤为显著。剧中人物的扮相、人物的语言以及人物关系的设置,都为战争题材电视剧营造了"笑"的氛围,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张小龙封晶晶王亚娇
关键词:战争题材电视剧
“非名著”改编的一个范例——《集结号》编导“再创造”艺术略谈
2008年
作为非名著的小说《官司》被改编成电影《集结号》,其原因主要在于感人的故事与战争题材。而《集结号》的编导"再创造"艺术则表现为:一、突出与具象化了战争场面;二、增加了系列人物形象;三、在小说原貌基础上,另外发展起一些"段落";四、对全剧主题及基调的某些变化。
张小龙李赢
关键词:改编《集结号》编导艺术
略论近年来抗战剧中的城市叙事
2015年
电视剧对于城市的想象与塑形,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表征,也是受众对城市景观及城市生活的内在向往和需求。相较于时下流行的影视剧中的城市叙事,抗战剧中的城市叙事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表征。比如,剧中的城市生活基本上是为当年的革命斗争而服务,城市大多只是一个模糊的背景,在紧张而激烈的叙事中,敌我双方都很难有个人对城市强烈的心理体验。
张小龙
关键词:城市叙事抗战城市景观心理体验电视剧
《包身工》:作为经典之建构与解构被引量:2
2012年
夏衍的报告文学名作《包身工》一经发表,即被奉为"标本"。这其间周扬的推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茅盾在当时却对它进行过两次批评,究其原因,既有对报告文学"小说化"的要求,又涉及"国际文学"的论争,还与从苏联传入的批判"公式主义"的风潮相关。由于茅盾的批评,《包身工》的典范地位曾一度被质疑。
张小龙
关键词:《包身工》
基希及其《秘密的中国》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略论
2011年
基希及其代表作《秘密的中国》,由于作者与作品所具备的正义感,也由于当时中国对报告文学这种体裁的迫切需要,一传入即在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深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基希及其《秘密的中国》却遭到何其芳的批判。个中原因,主要在于中共文艺思想的变化及其对何其芳的深刻影响。
张小龙
关键词:报告文学
人文类纪录片“注意力强化”的影像修辞策略研究
2016年
人文类纪录片主要是利用以往拍摄的新闻纪录片、影视资料以及相关的真实文档、照片、实物等作为素材进行创作,再加上对当事人及其他相关人物的采访,客观叙述某一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纪录片。关于“历史”的叙述方式,梁启超先生曾言:“史也者,综合彼参与活动之种种体与其活动所表现之种种相,而成一有结构的叙述者也。”这种“有结构的叙述”,其功能是要将“人类过去活动之僵迹”的历史“变为活化”,从而“使过去时代之现在相再现于今日”。
张小龙
关键词:修辞策略历史人物情景再现影视资料特写镜头
略论侦探剧喜剧性效果的生成机制——以电视剧《大侦探》等为例
2011年
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产业出现了泛喜剧化倾向。2010年夏,河北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播出的电视剧《大侦探》,就是在之前的《包青天》、《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杰》以及《大宋提刑官》等剧的基础上,又一次再现了侦探剧的喜剧化倾向。
张小龙
关键词:电视剧侦探《大宋提刑官》河北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山东电视台
河北城市意象的影视剧传播现状及建议
城市元素的电影植入是当前电影植入广告的最新形式。通过在电影中植入,城市可以实现知名度的提升,能够有效塑造城市的品牌形象。近些年来,传播河北城市意象的代表性影视剧作品有《神医喜来乐》、《唐山大地震》、《唐山绝恋》、《营盘镇...
张小龙
文献传递
试论纪录片的物象传播方式及其美学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除了人物、事件外,植物、动物、无生命的事物以及人眼难以看见却真实存在的微生物等形象,也是纪录片记录和传播的对象。本期"纪录时代"刊登了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小龙撰写的文章《试论纪录片的物象传播方式及其美学效果》。文章选题独特、视角新颖,从提升纪录片的审美品格出发,阐述了纪录片物象传播的不同方式及其美学效果对于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意义。
张小龙
关键词:纪录片美学效果物象心理学家微生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