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
- 作品数:38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更多>>
- 发文基金: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颅脑外伤与重新犯罪关系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与重新犯罪风险的关系。方法利用“重新犯罪问题调查问卷”于2019年8-12月在我国13个省(直辖市)78所监狱、未成年管教所或社区矫正中心对8417名犯人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外伤史与重新犯罪的关系。结果重新犯罪人员自报有颅脑外伤史的占比为14.90%,高于初次犯罪人员的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4,P<0.001)。与无颅脑外伤史人群比,有颅脑外伤史人群重新犯罪风险增加(OR=1.87,95%CI=1.61~2.18),调整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地类型、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自报经济状况、父亲和母亲受教育程度后的OR=1.51(95%CI=1.28~1.78)。结论颅脑外伤与重新犯罪风险增加相关。针对颅脑外伤“早发现、早治疗和早干预”,以及服刑期间犯罪人员颅脑外伤常规筛查和治疗康复,对于预防重新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 罗雅楠王延涛吴小平张婧葛向伟安文霞洪晨璐
- 关键词:颅脑外伤重新犯罪
- 转型深化期我国刑事犯罪情况的整体分析——以《中国法律年鉴》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例
- 2013年
- 2000~2009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我国的刑事犯罪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犯罪总量来看,刑事犯罪仍处于高发期,犯罪总体形势趋于稳定;从犯罪类型来看,财产犯罪仍是主要类型,暴力犯罪形势趋缓,经济犯罪日益突出,高科技犯罪进一步发展,跨国跨境犯罪更加猖獗;从犯罪主体来看,流动人口成为犯罪主要群体,青少年犯罪仍然严重,职务犯罪出现新情况,重新犯罪问题凸显。
- 张婧
- 关键词:刑事犯罪文体特征
-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处遇制度考察及其启示被引量:1
- 2022年
- 我国台湾地区的少年处遇制度较为发达,不仅有较为长久的历史,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转折和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并最终发展成一套行之有效且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少年处遇制度。近年来,我国正在推进构建独立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其中亟待解决的就是未成年人处遇制度的完善。台湾地区与内地地区存有共同的血脉传统,考察台湾地区少年犯处遇制度对探索完善未成年人处遇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张婧
- 劣势累积:犯罪发展理论视角下青少年再犯历程研究
- 本研究从犯罪发展理论视角着眼,采用定性研究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十二位再犯青少年的生命历程轨迹进行了研究。本文重点探讨了这些犯罪青少年自小拥有的资源和生活机会、在家庭和学校中受到的教育、早早辍学后浪迹社会、在不良同伴影响下...
- 张婧
- 关键词:犯罪历程
- 服刑人员社会适应性问题之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罪犯重新适应社会的能力是衡量罪犯矫正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监狱能否为罪犯提供必要的心理矫正和职业技能的教育,使其具有基本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评价监狱改造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监狱工作承担的重要使命。本文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依附程度进行验证,并对刑罚的效用加以分析,目的在为监狱帮助罪犯重新回归社会提供借鉴,并为今后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打下基础。
- 张婧
- 关键词: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社会联系
- 劣势累积:再犯青少年生命历程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着眼,采用定性研究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通过对12位再犯青少年的生命历程轨迹的研究,探讨犯罪青少年自小拥有的资源和生活机会、在家庭和学校中受到的教育、早早辍学后浪迹社会、在不良同伴影响下越轨犯罪、犯罪后的刑罚体验以及回归社会过程中的障碍等重要生活事件,进而发现再犯青少年的生命历程轨迹均存在着一种劣势累积的趋势。只有当犯罪青少年感受到来自个体、家庭及社会的正向支持并能够获取更多积极的社会资源时,累积效果和回归社会的状态将呈现向好的趋势;相反,如果他们一直处于负向支持和获得消极资源状态下,个体将无法适应新的路径要求,这就使得他们不断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
- 张婧
- 关键词: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