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荣
- 作品数:32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 2003年
- 邹广涛黄彦生吴彧张培荣韩毓晖刘伟光崔维
- 关键词:培哚普利高血压肾功能老年人
- 心肌缺血少见的几种心电图变化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患者的少见心电图图形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归纳几种少见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215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中:①出现J波者16例,其中2例J波与T波融合且振幅逐波交替;②QTc间期改变者44例,其中延长者25例,缩短者19例;③出现(类)右束支阻滞者23例,其中14例持续存在,9例为一过性出现;④出现各种等位性Q波者106例,其中9例表现为新出现的s波。结论心肌缺血可表现为J波出现,QTc间期的改变、(类)右束支阻滞、s波型等位性Q波等。
- 楚英杰王芳芳刘晓宇贺文奇王宇航张培荣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肌缺血心电图QTC间期等位性Q波
- 替罗非班辅助治疗对AM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A组52例和B组51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配合氯吡格雷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P选择蛋白(P-selection)、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凝血功能,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IL-6、P选择蛋白、TNF-α和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T、TT和APTT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且B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辅助治疗AMI能够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延长凝血时间,改善凝血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
- 田丽晓张培荣
- 关键词:AMI替罗非班氯吡格雷炎症因子
-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脑钠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脑钠肽(BNP)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且合并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患者HbA1c分为3组。A组(HbA1c≤6.9%)36例;B组(7%≤HbA1c≤7.9%)31例;C组(HbA1c≥8%)41例。分析3组患者HbA1c和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 BNP),入院时和出院时心功能分级情况,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3组患者中,C组血浆NT-proBNP高于B组和A组(均P<0.05)。而B组和C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C组HbA1c水平与NT-proBNP呈直线正相关(P<0.05)。出院时,A组和B组心功能分级情况较佳,而C组心功能分级情况较差。住院期间,C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29.3%,高于A组(8.3%)和B组(9.7%)(均P<0.05)。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A组和B组患者LVEF的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C组水平较入院时无明显改善,且C组患者LVEF水平低于A组和B组(均P<0.05)。结论 HbA1c和NT-proBNP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联合监测指标,以预防和减少急性心肌梗死PCI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临床预后。
- 田丽晓秦历杰王龙安张培荣贺文奇任莹韩涵李琳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心肌梗死
-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CD62p的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王宇航张培荣黄彦生
- 关键词:高脂血症血小板活化因子降血脂药辛伐他汀
- 坎地沙坦酯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
- 2014年
-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酯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患者1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使用坎地沙坦酯8 mg/d(CA组)、培哚普利4 mg/d(PE组)、坎地沙坦酯8 mg/d联合培哚普利4 mg/d(CP组),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值。结果 CP组、CA组、PE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4.00%、72.00%,CP组疗效优于CA组和P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方案都可以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CP组能显著减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优于CA组及PE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具有良好效果。
- 杨蕾张培荣王宇航刘晓宇李兵赵香梅董淑娟贺文奇许文克楚英杰
-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尿微量白蛋白
- 心肺复苏期间患者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期间患者缺血 再灌流损伤的机制。方法 2 0例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术患者 ,根据复苏后有无自主循环分为缺血组 (8例 )和再灌流组 (12例 ) ,并于复苏前 ,复苏后即刻 ,15min、 30min时分别测定其血中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浓度 ,比较两组患者血中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 ,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再灌流组MDA浓度较心搏骤停前明显增高 ,尤以 30min时增高显著 ,且明显高于缺血组 ,SOD浓度较心搏骤停前明显下降 ,尤以复苏后即刻下降显著 ,且明显低于缺血组。缺血组实施心肺复苏术前后MDA、SOD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MDA和SOD在缺血 再灌流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动态监测血中MDA。
- 王宇航史晓红许文凯秦望森周再贤张培荣王勇
-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缺血-再灌流损伤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72例患者口服缬沙坦 80mg每d 1次 ,治疗 8周 ,用动态血压仪记录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的改善情况。结果 缬沙坦可使 2 4h血压平稳下降 ,且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P <0 0 5 )。结论 缬沙坦能有效地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升高 ,且对左室肥厚有逆转作用。
- 张培荣陈洁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降压左室肥厚
- 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我科自1998年2月至1998年12月应用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3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 本组病例均系我科急诊病房住院患者,皆符合1979年全国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按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53~78岁,平均(62±3.1)岁;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9~81岁,平均(60±1.1)岁。心衰病因:治疗组风湿性心脏病5例,慢性肺心病14例,高血压、冠心病15例;对照组风湿性心脏病7例,
- 马改凤王浩张培荣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疗法硝酸异山梨酯
- 培哚普利对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内分泌影响的观察被引量:3
- 2001年
- 黄彦生李静宇李玉成韩跃刚张培荣魏经汉魏太星
- 关键词:心力衰竭培哚普利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