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荣

作品数:27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908专项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水利工程
  • 3篇理学

主题

  • 7篇物理海洋学
  • 7篇海洋学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值模拟
  • 5篇台风
  • 4篇沙量
  • 4篇输沙
  • 4篇输沙量
  • 4篇琼州海峡
  • 4篇ADCP
  • 3篇悬沙
  • 3篇风浪
  • 2篇悬沙浓度
  • 2篇盐度
  • 2篇溢油
  • 2篇溢油风险
  • 2篇台风浪
  • 2篇无机氮
  • 2篇磷酸盐
  • 2篇摩阻流速

机构

  • 27篇厦门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7篇张国荣
  • 27篇潘伟然
  • 13篇骆智斌
  • 9篇林毅辉
  • 8篇马腾
  • 6篇王君
  • 4篇于小龙
  • 3篇陶小琴
  • 3篇吴清松
  • 3篇季杜鑫
  • 2篇姬厚德
  • 2篇郑祥靖
  • 2篇沈俊强
  • 1篇许苏清
  • 1篇林道平
  • 1篇陈华
  • 1篇董剑
  • 1篇叶雨颖
  • 1篇贡冠群
  • 1篇郑吉祥

传媒

  • 12篇厦门大学学报...
  • 6篇福建省海洋学...
  • 5篇台湾海峡
  • 3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海洋预报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筼筜湖纳潮量与海水交换时间的计算被引量:7
2006年
通过在筼筜湖引水渠和出水渠断面设置流向、流速、水深等要素的测量断面,以获得筼筜湖纳潮情况下的水动力特征并由此计算筼筜湖的纳潮量和海水交换周期,在中潮条件下,筼筜湖的纳潮量为3.5×105m3,海水平均半交换周期为8.5 d.
姬厚德潘伟然张国荣骆智斌
关键词:纳潮量
厦门九龙江河口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分布的计算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利用三维水动力和盐扩散方程,计算厦门湾九龙江河口区的盐度时空分布,并利用监测调查所得到的盐度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经验关系,对厦门九龙江河口区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三维时空分布进行计算,对监测站位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说明在潮周变化尺度,物理混合及扩散对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分布起主要作用.
潘伟然骆智斌张国荣王君马腾
关键词:海洋环境科学盐度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九龙江口-厦门湾三维潮流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08年
采用浅水半隐式三维数值模型,考虑九龙江径流影响,运用垂向水平分层法,计算了包括九龙江河口、厦门西港、东海域、同安湾,以及大小金门的厦门湾全海域各固定垂直分层的水平和垂直流速分量.由于在浅滩处采用了干湿动边界处理方法,较好地重现了涨落潮造成的潮间带间歇性出没,提高了模型的计算精度和适用范围,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通过讨论各层的潮流场分布特征,显示厦门湾海域潮流以正规的半日潮为主,大部分海区潮流运动形式都为往复流,其中围头湾、大小金门水道、厦门东侧水道以及青屿水道为强流区.
骆智斌潘伟然张国荣马腾王君
关键词:三维数值模拟
基于走航ADCP资料的厦门内湾东西口门海域潮流与潮致余流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应用厦门内湾东西3个口门断面(五通—下店、嵩屿—鼓浪屿、鼓浪屿—轮渡)一个潮周日走航ADCP资料的空间插值潮、流调和分离结果,分析占主导的M2分潮流与余流沿断面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受地形约束的3个断面M2分潮流均以往复流为主,断面深槽为主流通道,M2分潮最大可能流速均沿主流深槽向左右岸递减,三断面中以鼓浪屿—轮渡断面最为强劲,平均值为46 cm/s,五通—下店断面次之为43 cm/s,嵩屿—鼓浪屿断面最弱,仅为33 cm/s.该半日潮波进入厦门内湾首先在鼓浪屿—轮渡断面达到最大值,出现时间在月中天后2.1 h,其次为五通—下店断面2.7 h,最后为嵩屿—鼓浪屿断面3.3 h.再者地形变化剧烈的嵩屿—鼓浪屿断面M2分潮非线性运动较强,浅水分潮的幅度增大.潮波的非线性效应又衍生了非周期性的潮致余流,该余流在厦门内湾东西口门有较为稳定的存在,且表现为近岸区流幅大,潮流通道内小,嵩屿—鼓浪屿与鼓浪屿—轮渡断面均值为9 cm/s,五通—下店断面均值为5 cm/s,同时各个断面余流均存在使内湾海水正常更替,沿断面法向一分为二,一进一出的态势.基于本次观测结果计算出一潮周日厦门内湾东西口门余流通量为76.156×106m3,净潮通量为69.591×106m3,相对偏差小于8.6%.
沈俊强潘伟然张国荣骆智斌林毅辉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空间插值
台湾海峡及厦门湾台风浪场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10年
本文利用国际上先进的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在充分考虑风能量输入、白浪效应、水深诱导的波浪破碎、底摩擦、波-波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等物理过程。以0604号台风"碧利斯"为例,通过嵌套计算方式,模拟了台湾海峡及厦门湾台风浪场的分布特征。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浮标测站实测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浪高模拟值与实际台风资料相符较好,可以为该海域台风浪的模拟提供较好的参考。
姬厚德潘伟然张国荣
关键词:风浪SWAN
九龙江河口航道理论最低潮面与潮波传播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根据2006年3月九龙江河口区6个潮位观测站的周月资料,参考2000年2月的潮汐数据,对比分析河口区潮汐特征的经年变化,并探讨了潮波衰减模数μ与底摩阻作用的关系.分析表明九龙江河口区的潮汐性质属正规半日潮,2006年数据推算的理论最低潮面与2000年同期数据推算结果相比普遍偏低,上游河段降低幅度大于下游,沿程理论最低潮面变化幅度趋缓;潮波振幅衰减模数μ值减小了2.5-5.5倍.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九龙江河口区平面自然状态和水深地形特征的改变,为河床底高降低、底坡趋于平缓、底质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上游河段采沙、造航、围垦等人类的开发活动有关.
郑吉祥张国荣潘伟然吴清松
台风期间厦门湾潮流边界层特征研究
本文基于2007年8月圣帕台风影响台湾海峡期间的厦门湾垂向海流流速剖面观测资料,运用Karman-Prandtl模型统计和分析了流速对数剖面的出现频率和边界层参数(摩阻流速与粗糙长度).结果表明流速剖面满足对数分布出现频...
骆智斌潘伟然张国荣马腾
关键词:摩阻流速
文献传递
福建省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预评估模型被引量:13
2011年
基于2000—2009年对福建省造成灾害损失的22个台风数据,将台风分为气象型灾害和混合型灾害,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预评估模型,在得到致灾因子和损失因子的多项式拟合关系基础上,进行了台风损失的悲观估计和乐观估计,并对台风灾害的影响等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率,由误差分布和实际评估结果计算的模型的有效率均达到80%以上,能够较好地预评估台风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并能有效地分析台风灾害的趋势;灾害等级预报的准确性稍低于灾害经济损失预报的准确性,但总体属于同一水平.模型的建立可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实际意义.
于小龙潘伟然张国荣骆智斌
关键词:台风直接经济损失灾害等级
厦门九龙江河口区无机氮和磷酸盐分布的计算
本文利用三维水动力和盐扩散方程,计算厦门湾九龙江河口区的盐度时空分布,并利用监测调查所得到的盐度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经验关系,对厦门九龙江河口区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三维时空分布进行计算,对监测站位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
潘伟然骆智斌张国荣贡冠群马腾
关键词: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文献传递
基于矢量经验正交分析方法的琼州海峡定点锚系站余流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布放在琼州海峡西口的一个座底式锚系站获取的2007年2、4月各30 d的高精度海流连续观测数据,在常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矢量经验正交分析(Vector EOF)方法对其余流场进行时空分解,结果表明:(1)4月各层余流的最大值均大于2月.在月平均意义上,2、4月各层余流分别介于5.3~6.7和2.3~4.1 cm/s之间,两月均以西向流为主.(2)风是造成琼州海峡西口西向余流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3)Vector EOF分解后,两月的第一模态贡献率均高于90%,表明两月的余流均以东西向的流动为主.两月的第二模态均表明余流在垂向结构上有上、下水层流向相反的特点,2月表现为南北反向,4月表现为东西反向.(4)琼州海峡西口余流的流态主要有5 d左右的时间变化.
庄锐锌潘伟然张国荣骆智斌林毅辉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功率谱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