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克非

作品数:30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11篇历史地理
  • 7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文化
  • 3篇档案
  • 3篇起义
  • 3篇高校
  • 2篇学者
  • 2篇远程
  • 2篇远程服务
  • 2篇社会
  • 2篇西部高校
  • 2篇校长
  • 2篇教育
  • 2篇精准
  • 2篇互联网时代
  • 2篇回民
  • 2篇回民起义
  • 1篇大学校长
  • 1篇档案管理
  • 1篇档案文献
  • 1篇档案资料
  • 1篇地方社会

机构

  • 28篇兰州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省社会科...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文山师范高等...

作者

  • 28篇张克非
  • 1篇胡政平
  • 1篇张景平
  • 1篇杨红伟
  • 1篇王劲
  • 1篇刘甲荣
  • 1篇杨永福
  • 1篇刘宇
  • 1篇李加福

传媒

  • 6篇兰州大学学报...
  • 6篇科学.经济....
  • 2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历史研究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百年潮
  • 1篇档案
  • 1篇中国地方志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1
  • 1篇1986
  • 1篇198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晚清循化藏区的权力运作机制——以光绪十五年拉卜楞寺与隆务寺冲突为中心被引量:12
2008年
循化藏区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区域社会。透过光绪十五年发生在该区域内,分别以拉卜楞寺与隆务寺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的冲突以及清代地方政府的介入与回应,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以强制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治权力、以宗教资源为基础的寺院权力与以传统的部落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权力之间形成的纽结,以及在这种纽结中所形成的特殊的权力运作机制。这对于我们理解循化藏区的社会构成及其维持与运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观察视角与途径,同时对于拓展关于我国区域社会研究的类型学谱系亦有重要意义。
杨红伟张克非
发展旅游业,开辟振兴甘肃经济的新途径被引量:2
2005年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甘肃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西北内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和经济体制转型给传统重工业带来的冲击,甘肃如何分析、把握自己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结合自然资源、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特点寻找和建立自己的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当前甘肃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在分析甘肃自然环境、产业结构和旅游资源等因素后,探讨了甘肃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可行性及其对甘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措施等问题,认为完全有可能通过发展旅游业,为甘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途径。
张克非刘宇
关键词:文化旅游政府行为主导产业
甘肃出版业的发展、局限及其建议——基于第十届优秀出版物评奖所作的分析
2014年
通过对第十届甘肃优秀出版物获奖图书的分析,总结了甘肃出版业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指出出版物整体结构、发行数量、业态变化、选题策划和实施水平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理顺出版机构的经营机制,建设高素质的编辑和出版队伍,在更大范围寻找优秀作者和作品,提升特色文化资源出版物质量等方面提出了甘肃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张克非胡政平
回忆刘冰校长
2017年
刘冰是1938年入党的老干部。“文革”前后,他在清华大学、兰州大学从事领导工作近30年。无论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气氛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都能始终坚持党性原则,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以“仁爱”之心关怀、善待青年学生,为党和人民精心育才,体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也为学校发展和人民教育事业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崇敬与怀念。
张克非
关键词:人民教育事业校长回忆
大学校长的聚才之道——辛树帜与顾颉刚的交往及其启示
2012年
辛树帜是在西部两所"985"高校发展史上起过奠基作用的杰出校长。他与史学大师顾颉刚的终生友谊,体现了他的聚才之道:推诚相待,包容宽厚;创造条件,吸引人才;用事业凝聚和培养人才。这在今天不仅仍然值得学习和借鉴,而且为大学人文精神的重建提供了重要启示。
张克非
继承·发展·创新--读《吴江文稿》的收获与启示
2010年
张克非
关键词:文稿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和国
唯物史观走向民众的重要途径——论民国时期郭沫若历史剧的贡献及其启示被引量:1
2017年
民国时期进步知识分子普遍重视唯物史观,并自觉地将其传播到社会,使之在20世纪30年代后逐渐为民众所接受,成为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其中,各种新的文艺作品都为此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和启蒙作用。郭沫若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其历史观的变化也反映在他不同时期的历史剧创作中。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剧创作中,郭沫若自觉地融入了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内容,如人民观、由贫富对立而形成的阶级矛盾及意识等,并与历史上侠义之士和民众反抗统治者压迫及暴政的正义行动,追求自由、平等及人的解放等现代精神,以及向往光明、追求进步的历史取向有机结合,不仅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也有效强化了唯物史观的社会传播效果和广泛影响力。
张克非
关键词:唯物史观革命文艺历史剧
孙中山与20世纪“革命”话语的兴起
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翻天覆地、衰极复振的100年。其间,"革命"曾经是连续几代人所进行的伟大实践,它"极其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和中国社会的面貌;同时,"革命"也是从清末开始,在中国近现代社会...
张克非
关键词:孙中山革命领袖同盟会革命话语《新民丛报》南京临时政府
文献传递
左宗棠在西北的有关经济政策对兰州机器织呢局的影响
1986年
一八八○年九月、左宗棠在兰州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毛纺厂——兰州织呢局。在畜牧业素称发达的甘肃,利用当地的羊毛资源,采用近代机器兴办织呢工业,应该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因此,几十年后还有人称赞说:左宗棠创办机器织呢局,“可谓得提倡甘肃工业之要领”。然而,兰州织呢局开办后仅仅四年便夭折了,宛若一颗流星,在人们眼前一掠而过便消逝在茫茫的夜空里,给人们留下一连串的问号和叹息。百余年来,人们在探索兰州织呢局昙花一现的原因时,曾提出不少精僻的见解,但还未见有人注意到左宗棠在西北的有关社会经济政策对织呢局的影响。本文拟在这方面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张克非杜经国
关键词:左宗棠回民起义商业贸易羊毛经济政策同治年间
从兰州大学的历史看西部高校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2009年
兰州大学100年的历史证明,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区建设好的大学,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但高校与地方的关系也同样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差距的拉大、缺少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剧了西部重点高校发展中的困难。只有在三个方面自强自为,西部重点高校才有可能密切与地方、企业的关系,形成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
张克非
关键词:西部高校双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