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儒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对虾
  • 3篇中国对虾
  • 2篇雄性生殖
  • 2篇养殖
  • 2篇鱼类
  • 1篇底层鱼
  • 1篇底层鱼类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雄性生殖系统
  • 1篇养殖技术
  • 1篇养殖新品种
  • 1篇养殖鱼
  • 1篇养殖鱼类
  • 1篇鱼类疾病
  • 1篇鱼类中毒
  • 1篇渔药
  • 1篇越冬
  • 1篇越冬亲虾
  • 1篇症状识别

机构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作者

  • 5篇张俊儒
  • 3篇王清印
  • 3篇刘萍
  • 3篇李健
  • 2篇孔杰
  • 2篇窦海鸽
  • 1篇罗坤
  • 1篇戴芳钰
  • 1篇刘德月
  • 1篇刘彦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河北渔业
  • 1篇渔业科技产业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对虾雄性生殖系统感染WSSV在其垂直传播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人工感染实验,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雄性亲虾进行投喂感染。在确定其携带WSSV粒子后,将被WSSV感染的精荚人工移植到健康的雌虾纳精囊内。在无其他病源的情况下,促其产卵繁殖,统计各组子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及无节幼体至溞状幼体的变态率贸?式PCR技术对亲虾及子代进行WSSV检测。结果表明,受WSSV感染的精荚能够把病毒传播给健康雌虾,雌虾能产出携带WSSV的卵子,培育出带毒幼体。各组子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及变态率的统计结果表明,感染组和对照组在受精率上没有明显区别,受WSSV感染的精卵细胞可以正常结合。对照组受精卵的孵化率明显高于感染组,差异显著(P=0.045<0.05)。对照组无节幼体的变态率也高于感染组。说明WSSV的入侵对受精卵及幼体的发育有影响,WSSV感染导致部分受精卵及幼体不能正常发育或死亡。
张俊儒刘萍王清印孔杰李健
关键词:中国对虾生殖系统
鱼类中毒性疾病及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2005年
自我们病研室开展鱼类疾病诊断治疗工作以来,我们发现许多养殖户因不了解农药中毒或渔药使用不当造成养殖鱼类中毒方面知识,而常常误当作细菌性疾病而大量使用抗生素,贻误治疗的理想时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把鱼类各种中毒性疾病症状识别、紧急解毒措施简单汇总如下,供养殖朋友生产上借鉴.
刘彦窦海鸽张俊儒
关键词:鱼类中毒养殖鱼类鱼类疾病渔药症状识别误治
河水养殖新品种——半滑鳎人工养殖技术
2005年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为暖温性大型底层鱼类,属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舌鳎科(Cynoglossidae)、舌鳎属(Cynoglossus Buchanan),有牛舌头、鳎目、鳎米等俗称。半滑舌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历来为我国沿海广大消费者待客的上等佳品,深受青睐。
窦海鸽张俊儒罗坤
关键词:人工养殖技术半滑舌鳎底层鱼类鲽形目舌头
温度对WSSV感染中国对虾越冬亲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在不同温度下,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越冬亲虾进行人工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实验,利用腹部采血和剪取游泳足进行活体取样。统计感染对虾发病及死亡情况,利用巢式PCR技术检测WSSV,统计实对虾受WSSV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在对虾累计死亡率上游泳足取样的高温组(18~21℃)和低温组(9~12℃)有显著差异(P=0.041〈0.05),高温组明显高于低温组;在对虾受WSSV感染程度上,高温组主要呈严重感染(91.67%),中温组(13~16℃)和低温组则主要呈轻度感染,且温度越低受感染程度越轻;在跟踪WSSV感染对虾进程研究上,高温组在48h检测出WSSV,中温组和低温组则分别在72h和96h检测出WSSV,明显滞后于高温组。表明温度对WSSV感染对虾有一定的影响,低温(9~12℃)条件下WSSV也能感染对虾且导致死亡,但低温可抑制WSSV的增殖,减缓感染进程,延迟白斑综合症(WSS)的发生。
张俊儒刘萍王清印李健戴芳钰
关键词:中国对虾越冬亲虾温度
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中国对虾雄性生殖系统的PCR检测与电镜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人工投喂携带WSSV的毒饵,对性腺发育成熟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雄虾(♂)进行感染实验。采用nest-PCR(巢式PCR)技术,检测感染后的中国对虾雄性生殖系统受WSSV感染情况,同时选取感染严重的虾样进行电镜观察。巢式PCR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组中国对虾的精巢、输精管和精囊均被WSSV感染,其中精囊呈阳性的最多,输精管次之,精巢最少。通过电镜进一步观察发现,WSSV粒子只存在于精巢、输精管和精囊的结缔组织中,而在其他组织和生殖细胞中均未发现病毒粒子。其中,精巢中WSSV粒子存在于精巢内两个生精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输精管中WSSV粒子存在于管壁的结缔组织;精囊中WSSV粒子也只存在于精囊内膜的结缔组织和精荚膜的结缔组织中。PCR检测和电镜观察结果均表明,WSSV粒子能感染中国对虾的雄性生殖系统且对性腺感染存在着一定的组织特异性。
张俊儒刘萍王清印李健刘德月孔杰
关键词:白斑综合症病毒中国对虾雄性生殖系统巢式PCR电镜观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