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
- 作品数:15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应用脑复苏监测记录单对治疗性低温质量的影响
- 目的通过制定和使用脑复苏监测记录单并增加体温监测与干预频数,探讨其对低温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设计历史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2009-01~2012-12期间收住我院ICU心脏骤停实施治疗性低温的患者。符合入选标准...
- 陆娟朱建良刘励军张丽娜杨林王英
- 基于神经外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课程设置研究
- 2025年
- 目的基于神经外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进行培训课程设置,为神经外科专科护士标准化培训提供参考,为其成为神经外科护理专家奠定基础。方法以神经外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为指引,基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细胞结构图课程设置概念框架,采用文献分析和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根据专家意见对相关内容的条目和维度进行增减、修改,最终确定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课程设置。采用SPSS 18.0软件统计专家一般资料、协调系数、变异系数、满分比、平均重要程度等。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等级资料分析。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3、0.888。课程设置模块、课程内容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16、0.221(P<0.001),课程设置模块各条目平均重要程度得分为3.188~3.938,变异系数为0.063~0.178,满分比为0.250~0.875;课程内容各条目平均重要程度均值为3.250~4.000,变异系数为0~0.238,满分比为0.375~1.000。最终形成以临床直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神经外科专科护士课程设置,包含6个模块(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基础、神经外科患者病情评估与监测、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用神经外科护理技术、护理管理、科研基础)、77项课程内容。结论基于神经外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课程设置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能够为神经外科专科护士标准化培训提供参考。
- 张丽娜谭丽萍蒋银芬黄慧
- 关键词:核心能力在职培训德尔菲法
- 自发性食管破裂术后伴感染性休克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一例的护理被引量:1
- 2013年
-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非外伤所致的食管全层撕裂,是胸外科严重的急症之一,临床少见,容易误诊,危及生命,发病率仅为1/6000,但病死率高达25%~100%。
- 程静娟陆娟张丽娜
- 关键词:自发性食管破裂感染性休克护理术后胸外科
- 临床应用脑复苏监测记录单对治疗性低温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随着心肺复苏(CPR)技术的完善普及和推广,心脏骤停(CA)患者初期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但后期脑复苏的成功率却一直处在较低水平[1]。研究表明,CPR后患者体温的目标性管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2,3]。但是,文献调研也表明,治疗性低温具体实施和质量管理的护理研究仍较少。如何尽早达到并维持目标体温,确保治疗性低温的质量是护理关注的重点之一。因此,我们通过应用脑复苏监测记录单,
- 陆娟朱建良刘励军张丽娜杨林王英
- 关键词:治疗性低温质量管理脑复苏记录单抢救成功率
- 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深静脉导管敷料更换频数和费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深静脉导管(DVC)敷料是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重要防线。研究显示[1],敷料损坏可直接增加CRBSI发生的危险性,是导致CRBSI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手卫生和最大化无菌屏障等措施能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2],但这些措施主要针对置管和拔管环节,对导管使用过程的维护如敷料更换的指征、时机和方法等尚关注不足。
- 陆娟王英刘励军张丽娜徐波
- 关键词:深静脉导管重症监护病房频数护理独立危险因素
- DRG支付方式改革下基于病组成本标杆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实践
- 2024年
- 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开展基于病组的绩效管理是促进医院提升诊疗水平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将标杆管理法引入绩效管理中,以病组的平均住院日、药品费和耗材费作为成本标杆指标,主要基于所在地区三级甲等医院的病组大数据和某院的临床路径管理目标,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地比较分析各病组标杆指标的医院历史值和地区大数据分布值等确定各病组的成本标杆值。该院基于病组成本标杆值建立了绩效奖惩机制,同时建立了绩效管理沟通机制,以促进相关科室和医疗组对照标杆完善管理。此外,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实践的变化动态优化病组成本标杆值,形成了确立标杆、对照标杆、达到标杆、优化标杆的闭环管理。自2023年3月实施基于病组成本标杆的绩效管理以来,医院的病例组合指数从3月的1.52增至9月的1.54;平均住院日从6.22 d降至5.90 d;月支付权重从18103增至18558;住院次均费用从16724元/例降至15278元/例,且以药品、耗材费用下降为主,其中药品费占比从27.45%降至26.32%,耗材费占比从28.75%降至26.85%,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从24.64%增至26.08%;低倍率病例占比从9.09%降至8.24%;医保支付率从99.3%增至107.0%;医生工作满意度从2022年的70.00%提升至2023年的76.77%,可为其他医院的绩效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 张丽娜蒋银芬孙亮张丽湘黄隽英徐博魏钦海周倩王宇
- 关键词:公立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绩效管理标杆管理
- 标准化策略在神经外科脑脊液引流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标准化策略在神经外科脑脊液引流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院管路护理规范为基础,建立包括脑脊液引流基本要求、引流量控制、引流观察及引流宣教4个维度的脑脊液引流护理质量标准及细则,比较标准实施前、后的脑脊液引流管护理质量得分及实施后四个维度的合格率变化情况。结果标准实施后,脑脊液引流管护理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后四个维度的合格率均超过标准阈值。结论标准化策略能明显提高脑脊液引流护理质量。
- 谭丽萍陈香凤丁力张丽娜
- 关键词:引流脑脊液护理质量
- 要素计点法在我院临床护理岗位价值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14年
- 目的应用现代岗位价值评价方法形成科学的临床护理岗位价值评估框架,为优化护理绩效管理、临床护士岗位配置,进而提高护理质量等提供依据。方法经岗位分析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临床护理岗位价值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要素计点法确定各临床护理岗位相对价值得分和价值等级序列,据此确定各临床护理岗位的薪资等级和岗位配置。结果临床护理岗位价值评估模型包含4个一级要素和16个二级要素。按要素计点法将临床护理岗位分为3个等级。255个临床护理岗位的相对价值得分在268.5~1000.0分,分布在15个价值等级序列中。应用该模型实施护理绩效管理2年后,我院护士的薪酬满意度达88.3%,较改革前提高近50%,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100%,护士轮岗匹配、晋级晋升和薪资调整有据可依。结论要素计点法是科学、客观地进行护理岗位价值评估的重要方法,依此建立的临床护理岗位价值评估框架为护理绩效管理、护士岗位配置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 蒋银芬张丽娜王宇
- 关键词:卫生人力护理管理研究
- DRGs支付改革背景下护理管理新思路被引量:6
- 2023年
- 随着医保改革和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加大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管理、寻求成本管控是必然趋势,DRGs支付改革在影响医疗管理的同时,对护理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综述了DRGs支付改革对护理管理观念、护理经济价值评价、护士执业环境方面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主动探索DRGs与护理工作量的关系及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指导作用,包括主动调控,提高护理人力资源效能;多维度探索,合理评价护理经济价值;优化模式,适应医疗体制改革;仔细核查,配合抓好病案首页质量,从而更好地适应DRGs支付改革。
- 李慧霞张丽娜黄隽英谭丽萍蒋银芬徐博
- 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方式临床护理路径
- 便调式标尺在腰大池持续引流流量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置腰大池引流管引流脑脊液是神经外科常见诊疗技术,匀速引流脑脊液和准确控制引流液总量,可使颅内压保持稳定状态。临床通过调整穿刺平面与引流瓶高度来控制引流液流速,但多使用传统标尺(软尺)进行测量,存在标准不统一、误差较大、耗时多等缺点。为精准控制脑脊液引流量及流速,方便护士观察记录,我科设计并制作了便于测量操作的便调式标尺。现将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 张国霞谭丽萍陈香凤张丽娜
- 关键词:腰大池引流流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