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沙
-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甘草酸单体及补中益气丸复方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比较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建立简单、灵敏、准确的HPLC-MS/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浓度,并用于比较研究甘草酸单体和补中益气丸(BY)复方给药后,甘草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差异,从而探讨BY中非甘草酸组分对甘草酸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药甘草酸单体(61.5 mg/kg)和BY复方(3 g/kg,含等摩尔量甘草酸)。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液萃取处理后用反相C8色谱柱分离;定量分析采用TSQ Quantum质谱仪的选择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检测。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Prism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甘草次酸在5~10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与大鼠灌胃甘草酸单体组相比,BY复方给药组体循环中甘草次酸的达峰浓度(C_(max))和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降低了56%和76%,而达峰时间(T_(max))、平均驻留时间(MRT)和消除半衰期(T_(1/2))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了H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方法,该法特异、准确、灵敏,适用于甘草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进一步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表明,甘草酸单体在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BY复方,提示BY复方中的其他成分可能抑制甘草酸的口服吸收过程。
- 宋心怡罗欢王兆芬李敬来张天宏廖沙张振清张文鹏王晓英王娟邢雅玲
- 关键词:补中益气丸甘草酸甘草次酸药代动力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阿德福韦酯及其结构类似物的体外药代动力学性质比较研究
- 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但目前仍缺乏疗效特异的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ADV)是一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目前已被临床上广泛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然而,动物和人体试验研究表明口服A...
- 廖沙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药代动力学体外筛选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
- 文献传递
- 生物样品中多肽药物质谱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8年
- 质谱(MS)在药代研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液质联用技术,由于其特异性好和灵敏度高,被认为是生物样品定性和定量的最有效分析手段。药物研究领域正在开发能够对肽类药物进行绝对定量分析的新技术方法。基于多肽药物的结构及理化性质,本文综述了利用LC-ESI-MS技术对生物基质中多肽药物进行定量分析的特点与难点,重点讨论在药物定量分析中的多种样品处理技术、多肽色谱分离、ESI-MS的重要特点、质谱检测模式的选择、内标的选择以及现代质谱技术等。
- 廖沙阮金秀张振清刘克良
- 关键词:多肽质谱
- 应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阿德福韦酯水解产物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的测定大鼠血浆中阿德福韦酯水解产物阿德福韦单特戊酸甲基酯和阿德福韦的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用HypersilODSC18反相柱,乙腈50mmol/L醋酸铵缓冲液(2∶98和50∶50)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62nm。结果:测定血浆中阿德福韦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25~60.0μg/ml(r=0.9999),最低检测限为0.40μg/ml(S/N>3),绝对回收率为76.72%~80.61%。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适于对阿德福韦酯结构类似物进行体外血浆稳定性评估筛选,并可为临床前/临床药代研究提供重要的方法学参考。
- 廖沙刘勤仲伯华谢剑炜
- 关键词:抗病毒药阿德福韦酯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
- 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体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2
- 2005年
- Caco-2细胞模型是一种筛选药物离体口服特性的模型,已广泛用于评价药物在小肠的吸收特性和各种转运机制的研究。现综述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基本特点及其在药物的小肠吸收、代谢以及高通量筛选等方面的应用。
- 廖沙谢剑炜
- 关键词:CACO-2细胞模型口服给药小肠吸收高通量筛选
- 大鼠血浆中阿米福韦新酯及其代谢产物的LC-MS/MS定量检测和应用
-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新型抗HBV前药阿米福韦新酯(ZBH20 001)、中间产物ZBH201001单酯及活性代谢产物602076的LC-MS/MS定量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大鼠静脉注射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 血浆样品用乙...
- 张小琼仲伯华张振清廖沙何新华樊士勇李敬来张天宏杨翠平张志伟王晓英
- 关键词:前药抗乙肝病毒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阿德福韦酯及其结构类似物的体外代谢稳定性比较研究
- 现代药物研发成功与否,与该药物代谢性质密切相关。早期药代动力学研究能为新药设计,特别是前体药物的设计提供新思路,为评价新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具有重要意义。阿德福韦酯(ADV)是一种己被临床上广泛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药...
- 廖沙谢剑炜张振清阮金秀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
- 文献传递
- 芒果苷在大鼠体内的口服吸收与转化初探
- 目的:考察芒果苷经口服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及代谢转化情况。方法:SD♂大鼠,灌胃给药100 mg/kg,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Thermo Hypersil GLOD C分析色谱柱(3 um,150 mm×4.6...
- 廖沙段毅涛孟繁华郭继芬张振清阮金秀
- 关键词:芒果苷口服吸收代谢转化
- 文献传递
- 犬组织匀浆中乌头碱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法及体外稳定性研究(英文)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建立了犬组织匀浆中有毒生物碱乌头碱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法,并应用该方法考察了乌头碱在犬主要组织匀浆中的代谢稳定性。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含有5 mmol/L甲酸铵和0.2%甲酸的乙腈和水,梯度洗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配备电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模式下以选择离子监测进行检测。乌头碱分别与犬的肝、小肠、胃和肾的组织匀浆温孵,温孵后不同时间点取出,加入内标西酞普兰,乙腈沉淀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测定。结果乌头碱浓度在5~500 ng/ml峰面积和内标的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回收率为85.73%~92.12%,其日内、日间的RSD值分别为5.32%~8.95%和5.45%~8.86%。体外孵育2 h后,在犬肝、小肠匀浆中有约20%的乌头碱进行了代谢转化,其t1/2分别为460.6和521.3 min。但在胃和肾中几乎无变化。结论研究提示犬体内的乌头碱主要在小肠、肝脏中代谢转化,但其代谢和清除较慢。
- 杨翠平廖沙张天宏李敬来王晓英阮金秀张振清
- 关键词:乌头碱HPLC-MS/MS
- 抗乙肝新药阿米福韦药代动力学研究
- 2013年
- 目的对抗乙肝病毒前药阿米福韦(MCC-478)在比格犬中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及体外的代谢转化情况进行研究。方法比格犬分别经灌胃和静脉注射给予等克分子量MCC-478和其活性产物602076,采用ESI-LC-MS/MS技术同时定量检测比格犬血浆中MCC-478和602076。体外MCC-478或602076分别在比格犬血浆、肝匀浆和肠匀浆等孵育体系,于不同时间点取样,采用ESI-LC-MS/MS技术同时定量检测比格犬血浆和肝肠匀浆中MCC-478和602076浓度。结果比格犬经灌胃给予MCC-478后体内602076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2.38%)。在体外孵育体系中,MCC-478在犬血浆、肝匀浆和肠匀浆中均有代谢降解,t1/2分别为10.76、11.20、59.23 min,仅在血浆孵育体系中检测到活性产物602076且代谢活化率较低(5.90%)。602076在肝匀浆和肠匀浆中均较稳定,t1/2分别为533.08、693.00 min。结论比格犬灌胃MCC-478后,602076在比格犬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可能与其体外代谢活化效率低有关。
- 张小琼廖沙张天宏张振清
- 关键词:抗乙肝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