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庹晓莉

作品数:28 被引量:187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成都市卫生局重大医学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应急
  • 5篇疾控
  • 5篇疾控机构
  • 4篇疫情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甲型
  • 3篇县级疾控机构
  • 3篇流感
  • 3篇疾病预防
  • 3篇甲型H1N1...
  • 3篇艾滋病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都市
  • 2篇行为干预
  • 2篇演练
  • 2篇应急能力
  • 2篇应急能力建设
  • 2篇应急演练

机构

  • 22篇成都市疾病预...
  • 5篇四川省成都市...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成都医学院
  • 2篇成都市公共卫...

作者

  • 27篇庹晓莉
  • 7篇曾伟
  • 7篇岳勇
  • 6篇尹仲良
  • 5篇杜长慧
  • 5篇马林
  • 5篇孙丁
  • 5篇吴德彬
  • 4篇奚川
  • 4篇王成
  • 4篇张亚兰
  • 3篇王亮
  • 3篇梁娴
  • 3篇张双
  • 3篇速丽媛
  • 3篇窦丰满
  • 2篇傅小鲁
  • 2篇蒋珊
  • 1篇黄中夯
  • 1篇杨才彬

传媒

  • 6篇预防医学情报...
  • 6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首届中国卫生...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都市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明确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传染来源、途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现场流行病学人员,用统一的流行病调查表和诊断标准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病人26例,病死猪为传染源,96%的病例的感染途径主要为经手部伤口。在宰杀、洗切病死猪的过程中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3d,养猪的农民、屠宰人员、切洗分割和搬运病死猪内的人员为本病的高暴露人群占90%以上;发病高峰为7~8月、病例间无时间、空间聚集和人与人传播的联系;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体为猪链球菌病2型。结论:切断人与病(死)猪等家畜接触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有效的。
吴德彬傅小鲁粱娴马林庹晓莉
关键词:流行病学
成都市手机报送疫情信息系统使用情况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5.12"大地震后成都市手机疫情报告系统、症状监测报告系统使用现状,为完善手机报告系统提供实践依据。方法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手机疫情信息报告率84.27%,因监测人员认识偏差、或手机报送障碍致缺报率达15.73%。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传染病个案数据设置录入项不全,电子卡片信息收集缺项,造成病例失访。症状监测零报告比例占总报告的51.74%,监测人群阳性症状发生率0.32/10万,敏感性待进一步研究。结论手机疫情报告系统是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补充,手机疫情报告及手机症状监测报告系统为灾区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尚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不断完善,使之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贮备。
尹仲良速丽媛庹晓莉孙丁奚川
关键词:疫情信息系统
建筑工地民工预防ADIS同伴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比较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在建筑工地民工中开展同伴教育和综合行为干预,比较两种干预方式的效果。方法:同伴教育和综合行为干预的方法在建筑工地民工中进行艾滋病的行为干预。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同伴教育和综合行为干预都可以使建筑工人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改善幅度介于6.41%~52.84%,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干预方式间的效果指标有22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搞同性恋等3项指标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式可以取得相似的效果。结论:在建筑工人中宣传艾滋病的防制知识,同伴教育和综合行为干预都是有效措施,且可以达到基本相似的效果。
吴德彬傅晓鲁庹晓莉
关键词:建筑工人艾滋病同伴教育
四川省“5.12”防灾减灾大演练对疾控机构应急能力建设的启示
通过四川省2012年“5.12”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的介绍,包括演练目的、内容、过程和不足之处等,重要介绍卫生防病队伍在演练中开展工作状况.以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各级卫生部门开展应急能力建设,重点对现有薄弱环节进行建设,提高...
曾伟窦丰满庹晓莉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震灾害应急演练
文献传递
成都市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网络直报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直报网络的利用情况,查找其零报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06年乡镇卫生院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分析卡片报告及时率和漏报率等指标,设计问卷调查机构零报告情况,采用SPSS13.0对机构零报告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06年卡片报告及时率91.67%,机构报告率71.69%。1~9月机构零报告率为42.41%,零报告单位中71.64%无传染病诊断,28.36%有诊断未报告。传染病诊疗条件和疫情报告工作开展情况与零报告相关。结论单位因诊疗条件限制和疫情报告制度不落实是零报告的主要原因,应通过改善诊疗条件和规范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来降低零报告率。
马林梁娴庹晓莉林寰奚川刘万凤
关键词:网络直报乡镇卫生院影响因素
成都市首起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 分析成都市首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本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2月20日—3月2日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本土病例个案信息,采用WPS 2019软件管理数据,R 4.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作图。结果 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本次疫情由奥密克戎变异株(BA.2进化分支)引起,疫情波及成都市3个区,病例以18~30岁的公司职员居多,男女性别比例为0.65∶1。37例续发病例均可追溯到指示病例的密接或次密,续发病例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32例,86.49%)发现,在家庭中接触(40.54%),以共同生活(35.14%)的方式暴露,所有病例均处于同一传播链。指示病例于2月20日报告,2月21日前,发病数呈快速增长,流行病学增长率r为0.26,病例数实现倍增的时间为2.70 d。病例的潜伏期和序列间隔分布在0~6 d,平均潜伏期和序列间隔分别为2.91 d和3.03 d。实时再生数Rt值在2月17日最高(7.61),目的基因(ORF1ab、N基因)Ct的中位数分别为22.72和19.56。所有病例均接种过COVID-19疫苗,37例完成全程接种。病例分类中,阳性检测占39.47%,确诊病例的临床分型均为轻型(23例,60.53%),症状以咽痛/咽痒、咳嗽、发热多见。结论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序列间隔和潜伏期短,传染性强,易突破现有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但病例症状均较轻。
胡敏岳勇岳勇王亮杜训波冯静程悦庹晓莉
关键词:流行病学
2009年成都市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与控制措施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2009年成都市学校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掌握发病规律,评价控制措施,为今后采取更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市、区两级疾控机构处置学校甲流暴发疫情资料,对学校按大、中、小学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年成都市学校甲流暴发疫情时间主要集中在9~10月,中、小学生发病高于大学生,预防性服药(中药)和疫情早期及时停课是有效控制措施。结论:学校甲流暴发疫情控制的关键点在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果断地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王成马林岳勇杜长慧尹仲良张亚兰庹晓莉孙丁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成都市中小学生2006年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马林庹晓莉苏应雄吴德彬奚川
关键词:传染病疾病爆发流行
成都市新冠出院病例复查核酸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感染出院患者复阳的影响因素,为新冠感染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2021年2月28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660例新冠感染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将出院患者分为未复阳组[549例,其中男428例、女121例,中位年龄33.0(28.0,48.0)岁]和复阳组[111例,其中男76例、女35例,中位年龄39.0(28.0,51.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复阳率16.82%。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复阳率高于男性(χ^(2)=4.608,P=0.032)。确诊患者复阳率高于无症状感染者(χ^(2)=8.140,P=0.004)。境内患者复阳率高于境外输入患者(χ^(2)=9.178,P=0.002)。未复阳组CD3^(+)T淋巴细胞(P=0.038)、CD4^(+)T淋巴细胞(P=0.048)、CD8^(+)T淋巴细胞(P=0.040)计数高于复阳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冠感染患者临床分型、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复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是复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冠感染患者的性别、来源地、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临床分型是复阳的影响因素,而临床分型以及CD8^(+)T淋巴细胞计数是复阳的独立危险因素。提高新冠感染患者的免疫力,以及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减少复阳发生的有效手段。
毛毅庹晓莉庹晓莉杨铭张仁卿蒋良双岳勇蒲萍岳勇姜晓曼
关键词:核酸检测出院患者影响因素
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8
2009年
2009年5月9日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1例美国归来的发热病例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经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并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复核诊断,5月11日该患者被诊断为我国首例输人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庹晓莉彭中王成孙丁速丽媛岳勇张亚兰尹仲良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