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枫

作品数:6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自旋标记
  • 1篇动态磁敏感对...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心电
  • 1篇心电门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型心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治疗
  • 1篇硬化斑块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疾病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康枫
  • 3篇康群凤
  • 3篇周全红
  • 3篇温智勇
  • 2篇齐旭红
  • 2篇陈世光
  • 2篇褚晓雯
  • 2篇牛红霞
  • 2篇陈熙
  • 2篇韩永华
  • 1篇李娟
  • 1篇毕冬梅
  • 1篇张雪梅
  • 1篇张宗明
  • 1篇齐建国
  • 1篇国宇
  • 1篇苗娜
  • 1篇刘炎
  • 1篇于洋
  • 1篇邵秋霖

传媒

  • 3篇中国CT和M...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结直肠CT仿真内窥镜的应用现状被引量:3
2015年
结直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CT仿真内窥镜(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结直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近年受到广泛重视.本文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作者的应用经验和体会,探讨CTVE的技术原理、肠道准备和检查方法,总结CTVE对结直肠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CTVE可以全面观察结直肠肿瘤、息肉、炎症等病变的形态特征,不仅可以显示结直肠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而且可以明确结直肠癌的肠壁受侵范围、周边组织关系及远处转移情况,但也存在着发现病变后不能活检或治疗的局限性.因此,CTVE被认为是一种快速、方便、安全、无创、有效的结直肠检查新方法,可作为结、直肠疾病的筛查手段和普查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张宗明温智勇康枫
关键词:结直肠疾病CT仿真内窥镜纤维结肠镜
颈部动脉3D TOF-MRA与心电门控颈部斑块扫描的成像技术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3.0T MR3D TOF-MRA、心电门控颈部斑块序列tse_9_db_t1_fs成像在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检查中的特点,探讨联合应用在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6月在我院行3.0TMR3D TOF-MRA、心电门控颈部斑块序列tse_9_db_t1_fs成像的患者30例并对检查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30例3D TOF-MRA检查中,A级25例,占83%;B级3例,占10%;C级2例,占7%。心电门控颈部斑块序列中A级20例,占67%,B级6例,占20%;C级4例,占13%。结论 3D TOF-MRA技术可明确诊断绝大部分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但也存在的不足,心电门控颈部斑块序列tse_9_db_t1_fs成像可明确诊断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对颈部3D TOF-MRA成像的有效补充,二者的合理应用及结合可以从多方面来诊断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弥补相互间的不足。其在颈部血管病变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无创伤性的、安全的、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
周全红康枫齐旭红康群凤于洋陈世光邵秋霖刘炎温智勇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时间飞跃法心电门控
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多排螺旋CT与MR对照研究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探讨CT与MRI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评估能力。方法回顾分析44例患者同期接受MRI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结果 CT检查血管平均狭窄率29%,MRI检查3D TOF法血管平均狭窄率35%;黑血法血管平均狭窄率28%。MRI检查发现钙化45处,CT发现81处;CT检查显示的36处小点状钙化MRI未能显示。结论 CT与MRI均能判断病变血管的管腔狭窄程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的显示,CT优于MR;综合多序列扫描影像特点,可以提高MR诊断准确率。
齐旭红毕冬梅李娟张雪梅康群凤周全红康枫温智勇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MRICT
3D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神经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评估基于FSE的3D-动脉自旋标记(3D-ASL)在神经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5例疑似脑胶质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MR常规、3D-ASL及MR脑灌注-动态磁敏感对比成像(DSC)。分别测得DSC和3D-ASL两种方法中的肿瘤实质部分最大相对血流量(r TBFmax)。将这两种方法得到的r TBFmax做差异分析(t检验);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分别比较ASL及DSC产生的r TBFmax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35例患者中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高级别胶质瘤18例(WHOⅣ级11例,Ⅲ级7例),低级别胶质瘤13例(WHOⅡ级)。r TBFmax值在3D-ASL和DSC两种技术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 D-A S L法测得的r T B Fm a x值,高、低级别胶质瘤分别为(2.3 4±1.2 1)、(0.69±0.36),DSC法测得的r TBFmax值分别为(2.55±1.06)、(0.72±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DASL可成为胶质瘤血流动力学的常规评估方法,将其与常规MRI扫描联合用于术前胶质瘤级别的评估会提高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准确性。
苗娜齐建国周全红国宇陈世光康群凤康枫
关键词:磁共振灌注成像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脑胶质瘤
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急诊科收治的STEMI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术前服用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术后仅服用替格瑞洛180 mg;对照组术前服用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术后仅服氯吡格雷75 mg。观察2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抑制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TIMI血流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无复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Z=6.022,x^2=4.031,P=0.049、0.045);治疗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3.210,P=0.000)。治疗组1个月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412,P=0.038),2组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52,P=0.254)。结论替格瑞洛对急性STEMI行急诊PCI患者抗栓效果确切,安全性较好。
牛红霞褚晓雯康枫陈士轩陈熙韩永华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抗血小板治疗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就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2 U/kg用10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持续静脉滴注2 h;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50 mg加50 m L注射用水持续静脉滴注2 h。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均采用常规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疗程为7 d。溶栓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血D-二聚体,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灌注缺损指数和栓塞指数,总有效率,出血率和病死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困难、咳嗽和心动过速的改善率分别为95.0%(1/20),85.0%(2/19)和95.0%(1/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6/20)、55.0%(8/19)、75.0%(6/2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274±87)mg/L比(325±7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动脉灌注缺损指数和栓塞指数均低于对照组[(18±6)%比(23±7)%,(16±3)%比(24±5)%](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19/20),对照组为85.0%(17/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出血率分别为15.0%(3/20)和10.0%(2/20),病死率分别为3.0%(6/20)和3.5%(7/2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尿激酶相比,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栓塞可显著降低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灌注缺损指数和栓塞指数,疗效确切安全。
牛红霞褚晓雯康枫陈士轩陈熙韩永华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阿替普酶尿激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