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晓东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校体制转轨与大学生就业机制的重建
- 2002年
- 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招生规模以空前的扩招速度,使我国的大学从"精英"教育快步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伴随着改革同步而来的高校学科结构调整问题,学生的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问题及毕业生就业问题等也都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从就业问题来说,就全国而言,近几年均有20%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未能顺利地一次就业.
- 胡河宁庄晓东
- 关键词:高校体制转轨大学生就业机制
- 高校德育的动态平衡与优化选择
- 2000年
- 近年来,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高校师生的思想主流呈现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需要认真对待的现象。究其原因,虽然与教育方法陈旧、内容枯燥、途径和渠道不多等因素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高校德育最佳途径的选择和确定。笔者认为,高校德育的最佳途径,是实现“两课”
- 庄晓东
- 关键词:高校德育过程思想政治工作受教育者教育方法心理因素
- 高校体制转轨与大学生就业机制的重建
- 2002年
- 从1999年开始,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使我国的大学从“精英”教育快步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同时,高校学科结构调整问题,学生的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问题,以及毕业生就业问题等也都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就全国的就业情况而言,近几年均有20%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未能顺利地一次就业。显然,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高校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高校体制转轨后的就业形势,全面构建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指导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 胡河宁庄晓东
-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机制体制转轨
- 文化的传播与传播的文化被引量:26
- 2002年
- 长期以来,在文化研究领域存在着一种将“本文化”和“他文化”封闭起来的“文化自然主义”和排他的“文化部落主义”的观点,认为文化“无优劣”之分,是不需要传播和相互借取的,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本文不赞成将文化与传播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认为文化与传播是互动的和一体的。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传播的文化,传播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没有传播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一方面,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传播的影响。传播促成文化整合、文化增殖、文化积淀、文化分层、文化变迁和文化“均质化”。传播对文化的影响不仅是持续而深远的,而且是广泛而普遍的。反过来,丈化对传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传播者对受传者的文化意义,同时还体现在传播媒介及传播过程之中。传播与文化的互动表明:文化与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同质同构、兼容互渗。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文化的传播功能是文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功能,文化的其它功能都是在这一功能的基础上展开的。
- 庄晓东
- 关键词:为文文化互渗自然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