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韬
- 作品数:100 被引量:327H指数:10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杞参膏对干眼症模型大鼠泪液分泌及血清I-TAC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观测杞参膏对干眼症SD大鼠血清I-TAC的影响。方法 :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3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7天,称重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杞参膏组,1 0只/组。采用暴露和皮下注射东莨菪碱法制备干眼症大鼠模型,连续28d。灌胃干预,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次/d;杞参膏组:杞参膏汤剂,1次/d;均连续56d。观测泪液分泌量、血清中I-TAC含量。结果 :空白对照组大鼠泪液分泌量正常。模型对照组大鼠泪液分泌量显著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杞参膏组大鼠泪液分泌量显著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I-TAC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杞参膏组大鼠血清I-TAC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杞参膏可减轻干眼症模型大鼠泪液分泌不足的症状;杞参膏可降低干眼症模型大鼠血清I-TAC含量。杞参膏可能是通过降低干眼症模型大鼠血清I-TAC含量而发挥其抗炎作用的,从而改善泪液分泌量,减轻干眼症症状。
- 谢阳金左韬
- 关键词:干眼症SD大鼠I-TAC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杞菊地黄丸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杞菊地黄丸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TCMSP平台检索杞菊地黄丸中8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Genecards,DrugBank,OMIM,TTD,PharmGKB数据库和查阅文献筛选出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靶标,借助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注释,取药物-疾病交集基因。通过Cytoscape 3.9.0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再借助STRING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根据拓扑学参数和R语言脚本筛选核心靶点,借助R语言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将网络中度值较高的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网络中包含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65个活性成分和83个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009个GO条目(P<0.05),KEGG通路富集得到146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靶点均能自发结合。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杞菊地黄丸主要通过柚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槲皮素等活性成分对AKT1、TP53、HIF1A、ESR1、MAPK14等多靶点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MAPK等多通路之间的协同作用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作用机制。
- 刘稳赵磊左韬
- 关键词:杞菊地黄丸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对中医治疗青光眼临床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梳理近20年中医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该病的综合治疗及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思路。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200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治疗青光眼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运用NoteExpress绘制年发文量统计图,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构建文献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的可视化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128篇文献,整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已形成以彭清华、肖家翔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关键词共现可见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神经保护等;关键词聚类分析共得到10个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图发现针刺、中药始终作为近20年中医治疗该领域的主要干预方法。结论 近20年来国内中医治疗青光眼领域的研究热度逐渐增加,中医药对青光眼的治疗思想、干预手段朝着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外兼治、针药并用以及重视护理的方向逐渐发展。
- 曲铭宽张祝强左韬
- 关键词:青光眼中医CITESPACE可视化
- 基于VEGFA/VEGFR2-PI3K/AKT信号轴探讨化瘀明目方含药血清抑制高糖及VEGF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
- 2025年
- 目的基于VEGFA/VEGFR2-PI3K/AKT信号轴探讨化瘀明目方含药血清抑制高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化瘀明目方含药血清;采用CCK-8法筛选VEGF诱导HRMECs的最佳浓度及干预时间。分别复制高糖、VEGF诱导的HRMECs功能紊乱模型,分组及干预:(1)空白组:ECM完全培养基+10%空白血清;(2)高糖模型组:含糖25 mmol·L^(-1)的ECM完全培养基+10%空白血清;(3)高糖干预组:含糖25 mmol·L^(-1)的ECM完全培养基+10%含药血清;(4)VEGF模型组:ECM完全培养基+10 ng·mL^(-1)VEGF+10%空白血清;(5)VEGF干预组:ECM完全培养基+10 ng·mL^(-1)VEGF+10%含药血清。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管腔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成管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胱天蛋白酶9(Caspase-9)、Bcl-2相关死亡促进因子(Bad)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采用10 ng·mL^(-1)VEGF干预24 h为条件复制HRMECs功能紊乱模型。与空白组比较,高糖模型组与VEGF模型组HRMECs细胞迁移距离、血管形成数均显著增加(P<0.01),VEGFA、VEGFR2、PI3K、AKT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Caspase-9、Bad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高糖模型组和VEGF模型组比较,化瘀明目方含药血清干预后,HRMECs细胞迁移距离显著缩短(P<0.01),血管形成数显著减少(P<0.05,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P<0.01),VEGFA、VEGFR2、PI3K、AKT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Caspase-9、Bad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化瘀明目方可能通过抑制VEGFA/VEGFR2-PI3K/AKT信号轴,上调促凋亡基因Caspase-9、Bad表达,发挥抗高糖及VEGF诱导的促视网膜血管新生效应。
- 马孝秋左韬马贤德赵磊李进
- 关键词:血管新生
- 超声中药雾化熏洗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超声中药雾化熏洗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诊断为双眼干眼症患者126例252眼,随机分为两组,中药雾化组63例,采用中药雾化治疗,日1次,玻璃酸钠滴眼液,日5次,滴眼;对照组63例,玻璃酸钠滴眼液,日5次...
- 左韬
- 关键词:中药雾化熏洗法干眼症
- 文献传递
- 雷火灸治疗短泪膜破裂时间性干眼9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不同程度的短泪膜破裂时间性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的短泪膜破裂时间性干眼患者90例进行雷火灸治疗,疗程10天,以泪膜破裂时间(BUT)、干眼临床症状评分、SchirmerⅠ(泪液分泌)实验为观察指标,比较雷火灸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BUT总有效率为54.44%,其中,轻度干眼(5s
- 程相甫左韬
- 关键词:干眼雷火灸泪膜破裂时间
- 针刺联合颈椎按摩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颈椎按摩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联合颈椎按摩治疗,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对照组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点眼治疗,每日3~4次,每次1...
- 张祝强曹扩军左韬王梦楠
- 关键词:按摩治疗治疗组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 文献传递
- 基于miR-146a/JNK1通路探究益气针法治疗混合型干眼大鼠模型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益气针法基于微小核糖核酸-146a(miR-146a)/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信号通路防治混合型干眼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2022年6月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agomiR-146a组和针刺联合agomiR-146a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固视联合吹风诱导混合型干眼模型后,模型组不予处理,针刺组予太阳、攒竹、四白、期门、合谷、气海、天宗、风池、颈夹脊针刺治疗;agomiR-146a组予注射miR-146a激动剂agomiR-146a;针刺联合agomiR-146a组给予针刺组和agomiR-146a组干预措施联合应用。末次干预后观察比较各组大鼠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角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及超微结构,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46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JNK1(p-JNK1)、JNK1、MMP-9、IL-1β、caspase-3的蛋白表达。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UT水平明显降低(P<0.001),CFS评分明显增高(P<0.001),角膜组织中miR-146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1),p-JNK1/JNK1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01),MMP-9、IL-1β、caspase-3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的BUT均明显增加(均P<0.01),CF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1),角膜组织中miR-146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均P<0.01),p-JNK1/JNK1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MMP-9、IL-1β、caspase-3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针刺组比较,agomiR-146a组、针刺联合agomiR-146a组BUT水平增高(P=0.013、0.001),CFS评分降低(P=0.003,P<0.001),角膜组织中miR-146a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均P<0.001),p-JNK1/JNK1的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01),MMP-9、IL-1β、caspase-3的mRN
- 赵磊董宝强左韬刘建宇姜艳华张静涵
- 关键词:干眼症
- 基于“中道”思维探讨目系疾病防治被引量:1
- 2022年
- 文章从中医“中道”思维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了“中道”在生理、病理方面其对人体阴阳、五行、脏腑的影响。通过对阴阳、五行、脏腑活动规律的阐述与总结,对目睛与三者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目系疾病防治时应遵循阴阳平和、五行生克制衡、脏腑维持“中道”的观点,以恢复平衡为根本大法来调控目睛气血津液输布,虽然目系疾病的发生表现于目睛,但是与人整体和谐息息相关,因此维持机体整体平和方能目睛康健。
- 刘昱麟马贤德宋采秋赵磊姜开运左韬
- 关键词:中道阴阳脏腑
- 调节性细胞死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调节性细胞死亡(RCD)是一种独特的细胞死亡方式,包括细胞凋亡等多种形式。RCD参与人类正常生理活动的诸多环节,更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致盲性眼病。研究表明,DR的发生与细胞凋亡、铁死亡、细胞焦亡、细胞自噬、依赖性细胞死亡等多种RCD的相关蛋白异常表达有关。本文将对DR发病过程中与RCD相关的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DR的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 刘昱麟马贤德宋采秋赵磊左韬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细胞凋亡细胞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