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峰燕 作品数:19 被引量:70 H指数:5 供职机构: 泰安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PTEN与甲状腺肿瘤 被引量:2 2010年 PTEN/MMACl/TEPl基因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PTEN基因位于染色体10q23区,与多种散发性肿瘤和几种家族性癌易患综合征有关。本文讨论了PTEN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PTEN在恶性肿瘤特别是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尹峰燕 殷德涛关键词:PTEN 甲状腺癌 肿瘤抑制 乳头状甲状腺癌中PTEN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背景和目的: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它也是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内分泌恶性肿瘤的90%以上。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甲状腺癌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尹峰燕文献传递 术后早期甲状旁腺素、血钙水平预测甲状腺全切除后低钙血症风险的价值 2022年 探讨术后早期甲状旁腺素(PTH)、血钙(Ca)水平对甲状腺全切术后低钙血症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全切术患者109例,根据患者术后4周内低钙血症发生率,将其分成低钙血症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24h、3d、7d测定血PTH、Ca水平。比较低钙血症组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24h、3d、7d的血PTH、Ca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术后1周内血PTH、Ca水平对甲状腺全切除后低钙血症风险的预测价值。采用一致性Kappa检验分析术后1周内血PTH联合Ca水平对低钙血症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 在109例甲状腺全切术患者中,术后4周内有17例发生低钙血症,占15.60%,有92例无低钙血症,占84.40%。低钙血症组、对照组术后24h、术后3d、术后7d的血PTH、Ca水平均低于术前,且低钙血症组术后血PTH、C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内血PTH、Ca水平预测低钙血症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0.781(P<0.05),当血PTH<31.795ng/L、Ca<2.227mmol/L时低钙血症发生风险越高。术后1周内血PTH联合Ca水平评估低钙血症风险的灵敏度为0.824,特异度为0.935,准确率为0.917,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Kappa检验值为0.701。结论 术后早期检测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的血PTH、Ca水平,有利于及时对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进行预测,总体预测效果良好,临床可将二者作为重点观察指标。 尹峰燕 张晓健 张晓舟 杨光 乔文婧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旁腺素 血钙 低钙血症 异位甲状腺的诊断与治疗--附15例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1995-2007年,本院共收治异位甲状腺15例,现结合文献就本病的诊断及治疗予以报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15例患者中男3例,女12例。14例患者行甲状腺正常部位B超或彩超检查,甲状腺功能,核素甲状腺显像1... 殷德涛 尹峰燕关键词:异位甲状腺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术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Preoperative serum thyroglobulin,PS-Tg)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yroid,PT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行甲状腺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TC患者,并收集其临床及病理资料283份。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S-Tg与PTC LNM的关系,绘制列线图将两者关系量化,通过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结果PTC合并LNM组PS-Tg水平高于单纯PTC组(P<0.05),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S-Tg水平升高可能是PTC发生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且PS-Tg水平升高可解释约15%的PTC LNM风险。结论PS-Tg水平升高可能是PTC患者颈部LNM的危险因素,对术前LNM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王依莹 孔伟 刘庆华 邢浩 尹峰燕 刘新悦 何倩 邢薇佳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和应用。方法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术中行腺体内纳米碳注射后行切除术,对照组仅行手术切除,比较2组术后血钙、甲状旁腺素( parathyroid hormone ,PTH)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低血钙发生5例,对照组发生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67,P<0.05);观察组PTH下降5例,对照组发生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0,P<0.05);病理结果证实误切甲状旁腺观察组0例,对照组6例、11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5,P<0.05)。结论纳米碳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甲状腺旁腺的鉴别保护,降低甲状旁腺的损伤。 尹峰燕 邢浩 张晓健 张善洋 杨光 殷德涛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 纳米碳 异位甲状腺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异位甲状腺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异位甲状腺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异位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异位甲状腺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3例行手术治疗,9例治疗后症状缓解,甲状腺功能正常,无复发;3例术后并发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因误诊误治,致使甲状腺功能永久性减退,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结论 异位甲状腺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易误诊误治,完善相关检查可减少误诊误治. 殷德涛 尹峰燕 刘洋 李建华 卢秀波 邱新光关键词:异位甲状腺 副甲状腺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组织中PTE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80例PTC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结果在癌旁组织中,无一例出现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在PTC中,有25%(20/80)出现甲基化,且其甲基化状态与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值均〈0.05);癌旁组织和PTC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80/80)和41.3%(33/80),P〈0.01。在PTC组中,在病理分级I级和Ⅱ级组,PTE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4.0%(27/50)和20.0%(6/30),在淋巴转移阳性和阴性组分别为20.6%(7/34)和56.5%(26/46),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值分别为8.944和10.046,P值均〈0.01);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x2=9.095,P〈0.01)。结论PTE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是该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在PT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殷德涛 尹峰燕 郑立运 曹胜利 李红强 江金花 王庆端关键词:PTEN磷酸水解酶 乳头状 甲状腺肿瘤 甲基化 不同碘水平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外泌体差异miRNA的筛选 2023年 目的:通过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外泌体miRNA在不同碘水平下的表达谱差异,探寻不受高碘影响可稳定诊断PTC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PTC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样本,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碘,分别纳入高碘、正常碘的PTC患者各10例,高碘、正常碘的健康人各5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从血清中抽提外泌体,从中提取miRNA并进行高通量测序,进一步做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结果:分别筛选高碘、正常碘组中PTC患者与健康人的差异表达miRNA,再取交集得到12个共同差异表达miRNA,显著富集到6个PTC相关通路。结论:与健康人对比,PTC患者中下调的miR-3158-3p、miR-186-5p,上调的miR-122-5p、miR-375-3p、miR-10a-5p、miR-10b-5p、miR-148a-3p、miR-223-5p、let-7d-3p、miR-651-5p,这10个miRNA可以作为在一般人群中区别PTC患者和健康人的稳定潜在生物标志物。 罗晓婷 张琳琳 刘庆华 张辉 邢浩 尹峰燕 何倩 孔伟 邢薇佳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高碘 外泌体 MIRNA 生物标志物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2008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based酶切甲基化及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65例DTC及其相对应的甲状腺切缘非癌组织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结果:在非癌组织中,无一例出现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在DTC组织中有24.6%(16/65)出现甲基化,且甲基化状态与DTC的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非癌组织和DTC组织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65/65)和41.5%(27/65)(P<0.05)。病理分级为Ⅰ和Ⅱ级的DTC组织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5%和18.2%,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组分别为15.4%和59.0%,以上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有关(P<0.05)。结论: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其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其在DT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殷德涛 王琳 尹峰燕 卢秀波 邱新光关键词: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