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广磊
- 作品数:41 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课题资助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肠道菌群在青少年抑郁障碍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 2024年
- 抑郁障碍现已成为严重威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目前,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而言,首选抗抑郁药物,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多。鉴于青少年抑郁障碍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特殊亚型,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变得尤为重要。近期的研究表明,调节肠道菌群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主要通过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 MGB)的双向沟通机制体现。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并详细讨论了肠道菌群在青少年抑郁障碍的作用机制。文章还概括了肠道菌群在青少年抑郁障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旨在为青少年抑郁障碍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邓先武郭晓雯张琦寻广磊
- 关键词:肠道菌群青少年抑郁障碍
- 酒精依赖自愿住院患者64例防御方式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了解自愿戒酒的酒精依赖患者的防御方式,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自制调查表收集64例酒精依赖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其进行测评,并与6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酒精依赖患者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均分高于正常人,而成熟型防御机制均分低于正常人(P<0.01);伴有药物滥用的患者更不善于使用成熟防御方式来应对应激事件(P<0.05)。结论酒精依赖患者防御机制存在明显缺陷,更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 何益群赵靖平寻广磊
- 关键词:酒精防御方式
- 精神科物理治疗方法的进展被引量:11
- 2009年
- 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年来精神科物理治疗新方法(包括迷走神经刺激、重复性经颅磁刺激、磁惊厥、深部脑刺激等)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对难治性抑郁症、难治性强迫症等疾病的治疗效果。
- 寻广磊赵靖平
- 关键词:物理治疗抑郁症强迫症
- 伴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63例和162名正常对照,患者按是否伴有抑郁症状分为单纯焦虑组以及焦虑-抑郁共存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等分别评定受试者的情绪症状、睡眠和生活质量,采用SPSS18.0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46.6%(76/163)的焦虑障碍患者伴有抑郁症状。焦虑-抑郁共存组的SAS标准分、PSQI总分均高于单纯焦虑组(P<0.01),WHOQOL-BREF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47.92±8.52)、(10.17±2.64)、(11.12±2.55)、(11.29±2.27)、(10.69±2.65)],而单纯焦虑组和健康对照组相应得分分别为[(57.88±9.43)、(13.02±2.61)、(13.08±2.29)、(13.44±2.41)、(12.47±2.63)和(65.14±9.42)、(14.99±2.41)、(11.12±2.55)、(11.29±2.27)、(10.69±2.65)],前者各得分均分别高于后两者(P均小于0.01)。结论焦虑障碍患者常伴发抑郁症状,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更低。
- 成媛媛唐茂芹杨冬林贾裕堂寻广磊
- 关键词:焦虑障碍抑郁生活质量
- 叶酸对抑郁症的辅助治疗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探讨叶酸对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双盲对照法对 60例符合CCMD 3抑郁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阿米替林合并安慰剂组和阿米替林合并叶酸组 ,治疗 8周 ,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汉米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疗效 ,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在第 1、2、4周的HAMD评分研究组分别为 17.2 1± 2 .12 ,11.3 2± 4.17,6.69± 4.5 2 ;对照组分别为 2 0 .12± 1.0 3 ,16.14± 4.2 7,9.2 9± 4.2 8、CGI评分研究组分别为 3 .64± 0 .61,2 .83± 0 .5 3 ,2 .0 7± 0 .72 ;对照组分别为 4.0 1± 0 .71,3 .75± 0 .75 ,2 .83± 0 .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结论叶酸合并抗抑郁剂治疗起效快 ,副反应轻 ,值得推广应用。
- 刘朝军宁艳玲贾占玲田素英寻广磊
- 关键词:叶酸抑郁症阿米替林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治疗社区老年期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治疗社区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山东省中西医结合抑郁障碍防治项目的数据,该项目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共纳入94例社区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分别为中西药联合组(29例)、中药组(29例)和西药组(36例)。治疗分两阶段,共16周,第一阶段(1~8周)分别给予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中西药联合组)、单用舒肝解郁胶囊(中药组)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和(或)度洛西汀(西药组)治疗,第二阶段(9~16周)对第一阶段中药组和西药组疗效不佳者给予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度洛西汀治疗。在基线、治疗后第4、8、12、16周末使用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评定量表(MA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疗效,使用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不良事件记录表评估安全性,使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MMAS-8)和脱落率评估依从性。结果第一阶段结束时,三组MADRS总分均较各自治疗前下降(P<0.01);第二阶段结束时,三组MADRS总分均较各自治疗后第8周末下降(P<0.05)。治疗后第12周末,三组MADRS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西药联合组MADRS减分率均高于西药组(P<0.05)。第一阶段结束时,三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联合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与中药组(P<0.05)。第一阶段结束时,三组HAMA总分均较各自治疗前下降(P<0.01);第二阶段结束时,三组HAMA总分均较各自治疗后第8周末下降(P<0.05)。治疗后第12周末,中西药联合组HAMA减分率高于西药组(P<0.05)。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显示,第一阶段结束时,西药组MADRS减分率低于中西药联合组(P<0.01);第二阶段结束时,西药组MADRS和HAMA减分率均低于中西药联合组(P<0.05)。每个时间节点三
- 温天杨龙怡帆丁楠简佳孙萌萌郑云哨崔开艳杨丽敏王汝展寻广磊
- 关键词:舒肝解郁胶囊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老年期抑郁障碍
- 三唑仑和扎莱普隆对晨起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睡前服用三唑仑和扎莱普隆对晨起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交叉设计,10位健康志愿者先在未服药状态下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续作业测验(CPT)、连线测验(TMT)、数字符号测验(DST)、复合反应时间测验(CRT),然后分别在睡前服用三唑仑0.25mg或扎莱普隆10mg(清洗期1周),睡眠8h晨起后再进行上述指标测定。【结果】各项测量指标在基础对照组、三唑仑组、扎莱普隆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睡前服用0.25mg三唑仑或10mg扎莱普隆,对睡眠8h后的认知功能无影响。
- 罗琼寻广磊陈晋东胡茂荣
- 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口服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血压、腰围及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统计各时点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利培酮组总有效率为89.2%、喹硫平组为88.9%、齐拉西酮组为86.5%,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末起利培酮组、喹硫平组腰围、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12周末3组腰围、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或0.01),利培酮组、喹硫平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各时点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腰围、三酰甘油水平及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 P<0.05或0.01)。结论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均显著,总体疗效相当,但对患者机体代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利培酮、喹硫平最为明显,齐拉西酮影响较小。
- 王明进张宗顺寻广磊
-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
- 抑郁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及其对抗抑郁药疗效的预测作用被引量:2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基线hs-CRP水平对抗抑郁药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 61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随机分为舍曲林治疗亚组(30例)和度洛西汀治疗亚组(31例),疗程8周,于基线及8周末测hs-CRP水平,并评定HAMD量表。32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在入组及8周后测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基线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抗抑郁治疗后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与HAMD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度洛西汀亚组基线hs-CRP≥3 mg/L者的有效率及HAMD-17减分率显著高于<3 mg/L者;在基线hs-CRP≥3 mg/L的患者中,度洛西汀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舍曲林。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s-CRP水平、亚组组别×基线hs-CRP水平进入疗效的回归方程,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药物和基线hs-CRP水平的交互作用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P<0.05)。结论炎症反应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机制,血清hs-CRP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抑郁严重程度;度洛西汀对基线hs-CRP水平较高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有更好疗效,但尚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 王丹杨晓华郑云哨阚伟京寻广磊
- 关键词:抑郁症超敏C反应蛋白炎症度洛西汀舍曲林
- 老年抑郁症治疗决策与个体化和系统论被引量:2
- 2007年
- 老年抑郁发病率高,病因、临床表现、预后有其特殊性。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决策中,运用个体化和系统论的原则,选择个体最优化综合治疗决策,改善老年抑郁症的不良预后,减轻本病带来的家庭社会负担。
- 胡茂荣陈晋东寻广磊
- 关键词:抑郁症老年个体化系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