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完颜红心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外科
  • 2篇动脉瘘
  • 2篇手术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外科治疗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冠状动...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瘘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外科
  • 1篇心脏外科手
  • 1篇心脏外科手术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机构

  • 3篇济宁医学院

作者

  • 3篇完颜红心
  • 2篇褚衍林
  • 2篇程前进
  • 2篇李祥
  • 2篇倪良春
  • 2篇徐向明
  • 1篇侯文明
  • 1篇赵中庆
  • 1篇范东晨
  • 1篇安国营
  • 1篇单继平
  • 1篇薛连英
  • 1篇李霞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八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7年
程前进徐向明侯文明李祥倪良春完颜红心褚衍林
关键词: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外科治疗症状病例
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对比研究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PDA)的临床疗效,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婴幼儿PDA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的婴幼儿PDA患者52例,同期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PDA患者48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主要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等。结果两种疗法的技术成功率(介入组98.1%、外科组97.9%)无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组有1例封堵未成功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组有1例PDA结扎术后残余漏择期又行介入封堵治疗;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封堵组1.96%、外科手术组14.6%),介入封堵组有1例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手术组并发症有7例:进行性血胸二次开胸止血2例,肺不张2例,气胸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刀口感染1例,术后接受输血8例、呼吸机辅助通气16例,介入组无1例接受输血和呼吸机辅助通;术后住院时间介入组平均(4.3±1.2)d,外科组平均(11.2±3.3)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远期随访均生存良好,肺动脉压力下降程度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婴幼儿PDA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可作为婴幼儿PDA治疗的首选方法。
完颜红心单继平范东晨薛连英安国营赵中庆李霞唐惠
关键词: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心脏外科手术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诊断及外科治疗(附9例报告)
2007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0月我科共治疗冠状动脉瘘9例,男5例,女4例,年龄2~14岁。右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双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左冠状动脉左室瘘、右冠状动脉右房瘘、左冠状动脉右房瘘及左冠状动脉主肺动脉瘘各1例,冠状动脉右室瘘合并单冠畸形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本组9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同时矫治。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脏杂音均消失,症状缓解。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一旦确诊,主张尽早手术治疗。
程前进徐向明李祥倪良春完颜红心褚衍林
关键词: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