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远端
  • 3篇桡骨远端
  • 2篇面骨
  • 2篇关节
  • 2篇关节面
  • 2篇关节面骨折
  • 2篇背侧
  • 1篇断钉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胸腰椎骨折术...
  • 1篇胸椎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医学植入体
  • 1篇掌侧
  • 1篇植入
  • 1篇植入体
  • 1篇术后

机构

  • 4篇大连市第二人...
  • 1篇清华大学第二...

作者

  • 4篇宋秀峰
  • 3篇李宏志
  • 3篇周锦明
  • 3篇郑加法
  • 3篇关盛溢
  • 2篇李荣俊
  • 1篇曲连芝
  • 1篇姜勇
  • 1篇吴汝舟
  • 1篇敖强
  • 1篇赵钢
  • 1篇慈元

传媒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 1篇第二十四届中...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固定角度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固定角度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采用固定角度掌侧钢板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资料,男41例,女104例;平均年龄56.2岁(21~86岁)。其中合并糖尿病32例,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42例,合并精神分裂症1例。桡骨远端骨折按照AO分型:A3型44例,C1型22例,C2型27例,C3型52例。在第2~14个月最终随访时确定功能评分,5例有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二次手术前记录功能评分。功能评价采用Cooney评分。结果在术后1,2,4和6周时随访,对功能练习进展不顺利的患者随访至术后8~12周,对5例有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随访至术后。对63例患者随访超过12个月。本组随访患者145例,除1例夏克关节患者愈合差,其余患者均骨性愈合。经Cooney评分评定:优89例,良34例,可13例,差9例。优良率84.8%。出现9种62例术后并发症,涉及4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8%。结论采用固定角度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但出现一定比例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李宏志宋秀峰郑加法周锦明关盛溢
关键词:桡骨骨折
胸腰椎骨折术后植入体断裂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为了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植入断钉的相关因素,随访观察1998-08/2005-08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2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中行椎板减压134例,未做减压81例,行后路植骨融合149例,未做任何植骨66例。术后常规佩带支具3个月。发现215例术后患者中有22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其中爆裂型骨折15例,术中行椎板减压的18例,未做任何植骨融合的16例,7例双侧进钉角度不一致,术后X射线片示5例伤椎相邻椎间隙增宽,12例伤椎上位椎间隙明显变窄,8例术后未严格佩带支具。提示导致置入术后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的相关因素有:①胸腰段是断钉的好发部位。②脊柱骨折的严重程度。③术中是否行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置入是否准确、是否有过度撑开、骨折节段是否植骨融合。④内置物留置体内时间过长。⑤术后是否严格佩带支具。⑥椎弓根螺钉本身的设计缺陷。
慈元敖强宋秀峰赵钢吴汝舟姜勇曲连芝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断钉胸椎腰椎医学植入体
经背侧辅助切口复位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
<正>目的探讨经背侧辅助切口复位固定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 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82例,本研究共纳入34例患者,女22例,男12例;年龄20岁~75岁,平均5...
李宏志宋秀峰周锦明李荣俊郑加法关盛溢于贺
关键词: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
文献传递
经背侧辅助切口复位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
目的 探讨经背侧辅助切口复位固定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82例,本研究共纳入34例患者,女22例,男12例;年龄20岁~75岁,平均53....
李宏志宋秀峰周锦明李荣俊郑加法关盛溢于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