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分娩
  • 2篇双脚
  • 2篇护理
  • 2篇脚板
  • 2篇脚蹬
  • 2篇扶手
  • 2篇产床
  • 1篇第一产程
  • 1篇第一产程潜伏...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复苏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应用及效果
  • 1篇孕妇
  • 1篇镇痛
  • 1篇舒适护理
  • 1篇脐静脉
  • 1篇脐静脉穿刺
  • 1篇潜伏期
  • 1篇子痫

机构

  • 7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7篇宋梅
  • 4篇简丽群
  • 4篇谭秋红
  • 3篇桂香玲
  • 2篇成书玲
  • 2篇应德耀
  • 2篇周道裕
  • 2篇郭会平
  • 2篇宁艳辉
  • 2篇李晖
  • 1篇杨碧静
  • 1篇李文红
  • 1篇李静娇
  • 1篇赵念
  • 1篇肖阳
  • 1篇罗春艳

传媒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2
  • 4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让我紧握你的手
2011年
“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这是从医的人都知道的调侃口头禅。而我。已经在妇产科工作了20年。
宋梅
关键词:产科工作妇产科口头禅
可行走性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在第一产程潜伏期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观察可行走性腰-硬联合麻醉运用于第一产程潜伏期镇痛效果。方法对130例自愿接受可行走性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实施麻醉后助产士协助产妇选择自由体位行走活动。并与未行分娩镇痛产妇131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下肢活动情况、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镇痛效果明显,潜伏期时间缩短,剖宫产率下降,应用催产素比例提高(P<0.01),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可行走性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应用于第一产程潜伏期,能有效的减轻产妇早期疼痛,对产妇的运动功能无不良影响,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了产妇分娩的安全性和舒适感。
宋梅李文红桂香玲赵念肖阳罗春艳
关键词:分娩镇痛潜伏期腰-硬联合麻醉
一种产床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产床。一种产床,其中,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床体,所述的床体两侧设有扶手,扶手的端部设有脚蹬,所述的支架侧部设有调节扶手位置的调节机构,扶手与调节机构连接。本发明设置了脚蹬...
郭会平李晖宁艳辉应德耀宋梅谭秋红简丽群桂香玲周道裕
文献传递
一种产床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产床。一种产床,其中,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床体,所述的床体两侧设有扶手,扶手的端部设有脚蹬,所述的支架侧部设有调节扶手位置的调节机构,扶手与调节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设...
郭会平李晖宁艳辉应德耀宋梅谭秋红简丽群桂香玲周道裕
文献传递
子痫前期患者的舒适护理体会
2012年
目的:探讨对子痫前期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对在本院就诊的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高危病史、产检次数、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孕妇在心理、生理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痫前期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简丽群杨碧静宋梅
关键词:舒适护理孕妇子痫前期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03
2011年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对196例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产妇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后,采用欣母沛深部肌内注射,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96例产妇中177例单次注射欣母沛后治疗有效,显效率为90.3%;11例产妇需重复注射,有效率为5.6%,总有效率为95.9%。结论正确评估产后出血量,做好液体复苏的管理、心理护理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对提高产后出血抢救的成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宋梅成书玲谭秋红简丽群李静娇
关键词:欣母沛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
头皮针胶管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窒息时脐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用药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出生的需要脐静脉用药的新生儿分为两组,实验组51例用七号头皮针管剪去针头进行脐静脉断面穿刺;对照组42例采用普通的穿刺针从华通氏胶外部进行穿刺。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为66.6%。结论:用头皮针管穿刺的方法能及时、有效地为新生儿抢救建立用药通道,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成书玲宋梅谭秋红
关键词:脐静脉穿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