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将SAH病例分成两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2例,两组病例均进行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治疗组头痛、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CSF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治疗后治疗组认知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SAH简便易行、疗效显著,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认知功能。
- 罗凌芳季永侠赵志鸿袁荣峰
- 关键词:脑脊髓液分流术
- VD大鼠血清及脑脊液中IL-6水平变化和“益智灵”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血清及脑脊液中IL-6水平, TUNEL染色阳性细胞在海马神经元的表达,和IL-6与TUNEL染色阳性细胞的关系,探讨“益智灵”脑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应用改良2-VO法制造血管性...
- 季永侠
- 关键词:益智灵学习记忆能力脑保护机制
- 文献传递
- VD大鼠血清及脑脊液中IL-6水平变化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清及脑脊液中IL-6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血清及脑脊液IL-6水平;并用Y-迷宫测两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模型组大鼠脑脊液IL-6水平明显高于血清的水平(t=6.11,P<0.01),模型组血清及脑脊液中IL-6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升高(t=17.7和8.35,P<0.01);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结论高水平IL-6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损害作用。
- 季永侠袁荣峰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IL-6学习记忆能力
- 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CI)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关系。方法对2001~2005年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或有眩晕、头痛而无明确卒中病史的3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做了CT或MRI检查,并采用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CDR)对68例影像学检查有SCI者做了老年认知功能测验。结果做CT检查的200例老年人显示有ACI者33例(占16.5%),做MRI检查的100例显示有ACI者35例(占35%),68例有ACI者中有63例的心理学测验,得分均低于非ACI者。结论ACI并非无临床症状,绝大多数都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63/68,占92.65%),最终有一部分患者将演变成血管性痴呆(9/68,占13.24%)。
- 罗凌芳袁荣峰高小平季永侠
-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症状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病理生理学
- 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6年
- 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仅次于Alzheimer病。目前认为一些类型的血管性痴呆是可防可治的。文章就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诊断及防治进展作了综述。
- 季永侠袁荣峰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病因发病机制
- S-100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预后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血清S-100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S-100蛋白的含量,用溴甲酚绿法检测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各组患者血清S-100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1d,3d,7d,14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组间比较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反比。【结论】血清S-100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明显相关,S-100蛋白可作为衡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临床指标;血清白蛋白水平较高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良后果的危险性,是衡量其预后的另一指标。
- 袁浩柳永和季永侠
- 关键词:预后
- 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血管性痴呆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CI)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对1995~2004年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或有眩晕、头痛而无明确卒中病史的3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做了 CT 或 MRI 检查,并对68例影像学检查有 ACI 者做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和老年认知功能测验。结果做 CT 检查的200例老年人显示有 ACI 者33例(占16.5%),做 MRI 检查的100例显示有 ACI 者35例(占35%),68例 ACI 者中有63例的心理学测验,得分均低于非 ACI 者。结论 ACI 并非无临床症状,只是症状轻微、短暂,ACI 患者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最终将演变成血管性痴呆。
- 季永侠赵志鸿袁荣峰
- 关键词:无症状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血管性痴呆
- 无症状性脑梗死和血管性痴呆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CI)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对2000~2004年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或有眩晕、头痛而无明确卒中病史的3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做了CT或MRI检查,并对68例影像学检查有ACI者做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和老年认知功能测验.结果做CT检查的200例老年人显示有ACI者33例(占16.5%),做MRI检查的100例显示有ACI者35例(占35%),68例有ACI患者有63例做了心理学测验,得分均低于非ACI者.结论ACI并非无临床症状,只是症状轻微、短暂,ACI患者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最终将演变成血管性痴呆.
- 季永侠袁荣峰
- 关键词:无症状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
- 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sypto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as- 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关系。方法对2001~2005年...
- 罗凌芳袁荣峰高小平季永侠
- 关键词:无症状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血管性认知障碍
- 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血管性痴呆影像学及相关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CI)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对1995~2004年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或有眩晕、头痛而无明确卒中病史的3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做了CT或MRI检查,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CDR)对68例影像学检查有ACI者做了老年认知功能测验。【结果】做CT检查的200例老年人显示有ACI者33例(占16.5%),做MRI检查的100例显示有ACI者35例(占35%),68例有ACI者中有63例的心理学测验,得分均低于非ACI者。【结论】ACI并非无临床症状,只是症状轻微、短暂,ACI患者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最终将演变成血管性痴呆。
- 季永侠袁荣峰罗凌芳
- 关键词: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