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黎明
- 作品数:66 被引量:267H指数:7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连云港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孤立性房颤患者不对称二甲精氨酸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 2017年
- 目的:研究孤立性房颤(lone atrial fibrillation,LAF)患者不对称二甲精氨酸水平(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变化,探讨其内皮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在2014年12月—2017年1月8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LAF病例为LAF组,选择同期体检的窦性心律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以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ADMA水平。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F组静息心率、体重指数、左房内径、ADM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房颤、心率、吸烟、胆固醇值是预测ADMA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对于LAF组病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房颤持续时间、吸烟、胆固醇值是预测ADMA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LAF同样可以引起全身血管内皮损害;房颤持续时间、吸烟、胆固醇值是房颤患者内皮功能受损程度的重要预测因子。
- 汪明琅董政王罗卿葛鲁敏姚力胡文静徐海涛孙黎明王怡练
- 关键词:孤立性房颤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19例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 AMI院内死亡的 112例患者中经心包穿刺或超声证实为心脏破裂者 19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 6 0岁者占 89.5 % ,女性发生率多于男性 (P <0 .0 5 ) ,首次发生梗死者 94.7% ,梗死累及广泛前壁者 89.5 % ,心脏破裂时 78.9%患者处于应激状态 ,所有患者均发生在 AMI第 1周内。心脏破裂 6 8.4%的患者表现为心跳骤停、电 -机械分离 ,其余表现为突然血压下降伴心包填塞或心力衰竭。结论 :AMI早期对老年、女性、首次发生的、特别是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应积极处理 ,避免增加心脏负担 ,防止心脏破裂。对疑有心脏破裂者 ,尽早行心包穿刺、超声检查 。
- 孙黎明童步高周达新蔡乃绳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脏破裂并发症
- 运动终止即刻Q-T离散度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 2008年
- 朱映红朱明华孙黎明王艳
- 关键词:运动平板试验冠状动脉狭窄Q-T离散度冠心病诊断无创性诊断ST段改变
- 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器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器,包括止血部,在止血部的两侧设有与手腕配合的腕带,所述止血部设有能向内弹出压住穿刺点的止血弹片,止血弹片的中部设有向内凸起的长方形止血平片,止血平片上设有止血敷料,所述止血敷料由...
- 王怡练孙黎明王罗卿徐海涛汪明琅
- 文献传递
- 急性心肌梗塞心肌复极变化与室颤的关系
- 1997年
- 左逸夫朱刚艳孙黎明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肌复极心室纤颤
- 微小RNA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已经证实,冠心病是一种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作用的复杂的多因素性疾病。心肌缺血和/或缺氧以及随之发生的心肌细胞的损伤,导致了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纤维化、血管生成及炎性反应等。
- 龚中庆孙黎明
- 关键词:冠心病微小RNA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变化环境因素
- 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对心脏的损害被引量:4
- 2001年
- 周新华左逸夫孙黎明蒋华
- 关键词:消化系肿瘤药物治疗氟尿嘧啶心脏损害
-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及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6例STEMI患者为STEMI组,男55例,女31例,年龄(62.5±12.7)岁,年龄范围为33~88岁;另选取同期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收治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59.2±13.2)岁,年龄范围为25~84岁。采用AU58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Lp-PLA2、IMA及常规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STEMI的诊断效能,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STEMI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STEMI组的血清Lp-PLA2水平[(648.7±166.2)U/L]、IMA[(76.2±3.3)U/ml]水平高于健康组[(524.0±110.5)U/L、(71.6±3.6)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Lp-PLA2灵敏度为72.1%,曲线下面积为0.743(95%CI:0.666~0.820,P<0.001);IMA灵敏度为73.3%,曲线下面积为0.826(95%CI:0.765~0.888,P<0.001);Lp-PLA2与IMA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1.9%,曲线下面积为0.864(95%CI:0.810~0.91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p-PLA2和IMA是患者发生STE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TEMI患者的血清Lp-PLA2及IMA水平均显著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对于STEMI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杨伏猛刘倩王怡练张黎黎周新华孙黎明滕士阶姚丽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缺血修饰白蛋白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前后血清FSTL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清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者26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者4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者29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PCI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每组50例。PCI治疗组患者于明确诊断后12 h内完成PCI治疗,同时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抗凝、血管活性药物、扩张冠状动脉、营养心肌、降血脂等药物综合治疗。药物治疗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抗凝、血管活性药物、扩张冠状动脉、营养心肌、降血脂等药物综合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7 d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FSTL1水平。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PCI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 h、7 d血清FSTL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后7 d血清FSTL1水平[(8.35±3.26)ng/ml]较治疗前[(12.05±1.83)ng/ml]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 h及7 d血清FSTL1水平[(7.05±3.58)ng/ml、(4.68±1.63)ng/ml]较药物治疗组[(12.67±0.52)ng/ml、(8.35±3.26)ng/ml]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6月,共有8例患者发生MACE,其中PCI治疗组1例,药物治疗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MACE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治疗后7 dFSTL1水平[(12.05±2.21)ng/ml、(9.11±1.45)ng/ml、(4.95±2.27)ng/ml]均显著低于发生MACE患者的同期水平[(20.11±4.15)ng/ml、(15.52±3.65)ng/ml、(9.92±2.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PCI治
- 孙黎明苏行汪明琅王怡练董政王罗卿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 前胡丙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肌受磷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胡丙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SHR 20只,随机分为药物组(n=10),对照组(n=10),另选SD大鼠10只为SD组。药物组给予前胡丙素20mg/kg-1.d-1灌胃,其余对照组和SD组同等容积聚乙二醇400灌胃,干预8周,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线粒体损伤情况,并用半定量反转录PCR(RT-PCR)法测定受磷蛋白(PLB)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药物组大鼠的收缩压[(184.3±19.7)mm Hg]与对照组[(183.3±17.2)mmHg]接近,与SD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药物组大鼠收缩压[(149.3±12.6)mm Hg]比对照组大鼠心肌[(201.0±11.0)mm Hg]低(P<0.05),对照组PLB表达水平与SD组相比有明显的降低,治疗后药物组大鼠心肌PLB的表达较对照组上调(P<0.05)。结论前胡丙素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SHR心肌肌质网PLB的基因表达。
- 汪文杰孙黎明
- 关键词:高血压前胡丙素受磷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