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贤育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氯化镧与聚氨酯相互作用的FTIR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将LaCl3 掺入PU制得LaCl3 /PU复合体系。DSC的结果显示LaCl3 的加入使得PU体系的相转变行为发生了变化 ,位于 11 5 8℃的吸热峰消失。通过FTIR研究表明 :La3 + 与PU体系内的羰基发生了络合配位作用 ,使得PU的氢键结构体系发生了变化 ,峰位分别由 16 33和 3311cm-1蓝移至 16 4 7和 335 5cm-1。远红外光谱的中 2 0 0cm-1峰的出现也进一步证明了La—O键的形成。这为PU与氯化镧的络合作用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 刘智刘新海曹赤诚孙贤育翁诗甫徐端夫吴瑾光
- 关键词:氯化镧聚氨酯相互作用红外光谱络合作用
- 聚氨酯与乙酰丙酮铽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被引量:4
- 2006年
- 合成了聚氨酯、乙酰丙酮铽及其复合物.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铽离子与聚氨酯分子链中的羰基发生了配位作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的加入提高了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等力学性能.流变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乙酰丙酮铽的加入使聚氨酯溶液的粘度增大,表明溶液中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
- 刘新海赵莹王笃金刘智孙贤育吴瑾光徐端夫
- 关键词:聚氨酯稀土配合物红外光谱
- 层状纳米复合增强氨纶纤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本发明涉及层状纳米复合增强氨纶纤维材料及其制作方法。由聚四亚甲醚二醇(PTMG)与4,4′二异氰酸基二苯甲烷(MDI)反应,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乙酰胺(DMAC)形成预聚体溶液(A组分);由DMF或DMAC...
- 孙贤育刘智刘新海林杨孔克健徐端夫吴瑾光
- 文献传递
- 稀土化合物改性氨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化合物改性氨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生产氨纶纤维的纺丝原料中加入了稀土元素物质,所述稀土元素物质包括稀土卤化物和稀土络合物。稀土元素通过配位键与纤维高分子基质结合,提高了其力学性能。经实验证实,加入稀土元...
- 刘智刘新海孙贤育林杨徐怡庄孔克健吴瑾光徐端夫
- 文献传递
- 红外光谱法分析水对醚基聚氨酯分子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6年
- 以线型醚基聚氨酯为研究对象,应用FTIR及减法光谱技术考察了水分子与聚氨酯体系中极性基团的作用,给出水分子与羰基结合的直接证据,并进一步指出了水分子的结合对醚键、酰胺结构以及碳氢链结构造成的影响。这一结果表明,FTIR光谱法可以成为研究高分子体系的水化机理的重要手段。
- 刘智刘新海赵莹孙贤育翁诗甫徐端夫吴瑾光
- 关键词:聚氨酯水化作用
- 交联型聚酯聚氨酯透明度变化的结构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用半预聚体法合成了具有交联结构的聚氨酯耐磨材料。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物理性能测试表明,不同铸模温度显著影响聚氨酯的外观透明度和耐磨性能,而发生这些变化的结构本质是加工条件和化学反应使组分不同的聚氨酯分子逐渐微相分离,形成亚微米级、微米级乃至十微米级的微区。这些微区彼此凝聚生成形状各异、结构复杂的颗粒。这些分散在透明聚氨酯介质中的组成不均匀颗粒数量增多、粒径增大是导致聚氨酯透明度变差的主要原因。
- 刘新海刘智孙贤育林杨赵莹翁诗甫徐端夫吴瑾光
- 关键词:聚氨酯交联
- 稀土化合物改性氨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化合物改性氨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生产氨纶纤维的纺丝原料中加入了稀土元素物质,所述稀土元素物质包括稀土卤化物和稀土络合物。稀土元素通过配位键与纤维高分子基质结合,提高了其力学性能。经实验证实,加入稀土元...
- 刘智刘新海孙贤育林杨徐怡庄孔克健吴瑾光徐端夫
- 文献传递
- 层状纳米复合增强氨纶纤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本发明涉及层状纳米复合增强氨纶纤维材料及其制作方法。由聚四亚甲醚二醇(PTMG)与4,4’二异氰酸基二苯甲烷(MDI)反应,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乙酰胺(DMAC)形成预聚体溶液(A组分);由DMF或DMAC...
- 孙贤育刘智刘新海林杨孔克健徐端夫吴瑾光
- 文献传递
- 钇盐/聚氨酯体系流变行为及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研究发现钇盐/线型聚醚基聚氨酯系列反应液的粘度随着稀土盐含量的增多呈规律性上升,认为这与稀土离子同聚氨酯体系中的极性基团产生相互作用有关,由此造成聚合物分子量、分子链排列曲向等结构形态的变化。红外光谱测定证明稀土离子与聚氨酯中的部分羰基配合,产生了新的酰胺结构,其特征吸收谱带位于1 650 cm-1;对该体系的流变行为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稀土与聚氨酯间的相互作用的存在。流变学与分子光谱学相结合为高分子溶液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 刘智刘新海赵莹孙贤育翁诗甫徐端夫吴瑾光
- 关键词:红外光谱法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