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立宝

作品数:34 被引量:175H指数:9
供职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小儿
  • 11篇腹腔
  • 11篇腹腔镜
  • 8篇先天
  • 8篇先天性
  • 7篇手术
  • 6篇丹参
  • 6篇丹参注射液
  • 6篇注射
  • 6篇注射液
  • 6篇外科
  • 6篇结肠
  • 6篇儿童
  • 6篇参注射液
  • 5篇巨结肠
  • 5篇阑尾
  • 4篇术后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先天性巨结肠

机构

  • 34篇唐山市妇幼保...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4篇孙立宝
  • 32篇周薇莉
  • 23篇赵晓波
  • 11篇孙文丽
  • 10篇张剑峰
  • 7篇周玉玲
  • 6篇马代明
  • 6篇李索林
  • 5篇徐渭贤
  • 4篇戴建东
  • 4篇赵晓燕
  • 3篇张建峰
  • 3篇陈永满
  • 2篇李英超
  • 2篇孙爱军
  • 2篇李芙媛
  • 2篇时保军
  • 2篇郭全伟
  • 1篇王立娜
  • 1篇徐强

传媒

  • 7篇临床小儿外科...
  • 6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联合康复新液胃管注入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胃管注入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康复新液胃管注入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乌司他丁静滴联合康复新液胃管注入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菌群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静脉滴注联合康复新液胃管注入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肠道菌群,有效降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陈永满徐渭贤孙立宝董金明刘强
关键词:乌司他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炎性因子
重组生长激素加肠外营养在小儿外科的应用研究
1999年
周薇莉孙立宝赵秀荣韩宝生奚守和崔忠孙文丽周玉玲赵晓波鲁淑莲
关键词:重组生长激素肠外营养外科儿童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肠套叠复位术后患儿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肠套叠盐水灌肠复位术后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120例肠套叠经盐水灌肠复位术后的患儿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复位术后维持静点复方丹参注射液3d,1ml/(kg·d);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抗病毒、补液治疗。观察2组患儿盐水灌肠复位术后的发热时间、每日排便次数、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术后发热时间、每日排便次数、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有效减轻肠套叠复位术后患儿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肠功能恢复。
赵晓波周薇莉张剑峰孙立宝
关键词:肠套叠复方丹参注射液儿童
腹腔镜下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功能评价
2007年
目的评价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行腹腔镜下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后的排便控制功能。方法2003年2月 ̄2006年3月行腹腔镜下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25例,年龄为3.5个月~4岁,平均年龄13.1个月。术后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2.5年。对患儿的排便控制能力、便秘、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进行评价,术后1年行钡剂灌肠及直肠肛管测压检查。结果获访21例,根据李氏评分标准,排便功能优者(6 ̄5分)14例,良者(4 ̄3分)7例,无"差"者病例,便秘1例,小肠结肠炎2例。钡剂灌肠检查发现结肠扩张段、痉挛段消失,肛管直肠角度正常。直肠肛管测压检查均未出现直肠肛管抑制性反射。结论应用腹腔镜下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控制功能。
孙立宝周薇莉赵晓波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
梅干腹综合征2例被引量:5
2005年
孙立宝周薇莉白继武
关键词:梅干腹综合征
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婴幼儿巨结肠根治术20例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治疗婴幼儿巨结肠根治术的价值。方法2003年2月-2006年1月,20例婴幼儿巨结肠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切除术,CO2人工气腹压力为10—12mmHg。腹部置3个trocar,腹腔镜直视下应用超声刀紧贴结肠壁将痉挛段、移行段和扩张段肠管肠系膜切断,环形切开盆底腹膜反折。会阴部采用改良Soave术,在肛管后壁齿状线上0.5cm处环形切开直肠黏膜并游离直肠黏膜呈管状,切断直肠侧韧带,打开盆底腹膜反折,进人腹腔,将游离的病变段结肠拖出,切除病变段结肠,其近端结肠与肛管齿状线切缘吻合。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210min.平均132min。切除病变段结肠肠管长度20-55cm,平均35cm。术中出血量5-20ml,平均14ml,均未输血。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2例。20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2.5月,无并发症发生,排便控制在1-2次/d。结论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婴幼儿巨结肠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周薇莉孙立宝赵晓波李索林时保军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超声刀婴儿
两孔法腹腔镜辅助下小儿美克尔憩室切除术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辅助下小儿美克尔憩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7月~2006年3月采用两孔法腹腔镜技术对13例小儿美克尔憩室行切除术。于脐环下缘及右下腹分别置入5mm trocar,探查找到憩室后,延长脐部切口,将憩室提出腹腔外行切除吻合。结果13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40~70min,平均50min。术后24h肠功能恢复,术后3d进食流质,5~7d出院。13例随访6~48个月,平均13个月,无复发,无肠粘连、肠梗阻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两孔法腹腔镜辅助下小儿美克尔憩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病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等诸多优点,安全可行。
赵晓波周薇莉孙立宝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美克尔憩室小儿
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50例报告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成功经验.方法2001年4月~2004年4月,应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50例,年龄12~90 d,平均35 d.分别在左、右上腹各置入3 mm trocar,左侧trocar置入无损伤抓钳夹近幽门处胃壁,右侧trocar先后置入伸缩式幽门肌切开刀、剥离器和幽门分离钳,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腹腔镜下完成手术48例,中转开腹2例,其中1例为术中发现幽门前瓣膜症,1例为幽门黏膜损伤,经开腹修补痊愈.手术时间15~45 min,平均25 min.术后6 h拔胃管,开始喂奶.3~5 d出院.42例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月,生长发育均恢复正常.结论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术中良好的麻醉和合适的手术器械是完成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保障.
周薇莉孙立宝赵晓波
关键词: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腹腔镜
丹参对小儿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急性肠道缺血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术后不同时期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含量进行分析,观察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率。结果有效剂量的丹参治疗组血清TNF-α、IL-6、MDA含量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而血清sIgA、CD4+含量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住院时间缩短、肠功能恢复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保护肠道黏膜屏障,调节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对肠道缺血性疾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张剑峰陈茜松孙爱军徐渭贤赵晓燕周薇莉孙立宝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肠缺血再灌注免疫功能
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20例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HD)的手术方法、操作经验和疗效。方法对婴幼儿HD患儿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3.5个月-4岁)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切断拖出段结肠系膜,会阴部采用改良Soave术完成手术。结果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32 min,平均切除结肠肠管长度35 cm,平均术中出血14 mL,均未输血。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2例。随访6个月-3年,平均14.5个月,无便秘、污粪、肠梗阻、肛门黏膜外翻、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排便控制在1-2次/d。结论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治疗婴幼儿H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孙立宝周薇莉赵晓波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腹腔镜婴幼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