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
- 作品数:25 被引量:98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茎突CT扫描技术的初步探讨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茎突CT扫描技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茎突过长或方位异常”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方法 5 0例临床疑有茎突过长的病人均采用岛津 780 0TXCT扫描机和SGIO2 工作站 ,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5 0例患者采用了颈顶颏位 ,扫描标准的头颅侧位像 ,扫描范围从外耳孔前缘向后扫描大约 8层 ,扫描线向面侧倾斜与上颌支平行 ,扫描参数选用 12 0kV ,2 5 0mA ,时间 1s ,螺距为 1,层厚 2mm ,间距为 1.5mm ,窗宽为 15 0 0Hu ,窗心为 3 0 0Hu ,视野为 18cm ,扫描后的图像经过SGIO2 工作站中的Medisurf 3D软件进行容积显示法 ,可清晰地显示出茎突的长度、粗细、行径和方位情况。
- 李健侯玉亭张小玲贾艳萍孙华吴晓红张鑫
- 关键词:茎突
- 茎突CT扫描技术的初步探讨
- 目的 探讨茎突CT扫描技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茎突过长或方位异常”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方法 5 0例临床疑有茎突过长的病人均采用岛津780 0TXCT扫描机和SGIO2 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5 0例患者采用了颈...
- 李健侯玉亭张小玲贾艳萍孙华吴晓红张鑫
- 关键词:茎突
- 文献传递
- 重组人p53基因腺病毒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商品名:今又生)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6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两组介入治疗:对照组:碘油+化疗药(5-FU+EPI+DDP);治疗组:碘油+化疗药(5-FU+EPI+DDP)+重组人p53基因腺病毒注射液;每4周一次,连用3次。结果:不论是对照组还是治疗组,毒副反应不大,耐受性良好,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提高;治疗后两组均能使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AFP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明显;治疗组的有效率(82.76%)明显高于对照组(59.38%),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结论:今又生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李东辉王海鹏孙华李超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TACE
-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9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评价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价值。方法1998年~2002年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肿块91例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准确率分别是90%和100%。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快速简便,病人无痛苦,对术式选择有较大的价值。
- 孙新平孙华温鸿清
- 关键词:乳腺肿块细胞学检查乳腺癌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186例
- 1998年
- 对186例中晚期各型肺癌病例,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及病灶供血动脉插管行DSA,并灌注抗癌药物,近期有效率达96.7%。其中CR9例(4.8%),PR98例(52.7%),S73例(39.2%)P6例(3%)。大部分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血痰消失,咳嗽憋气减轻或缓解,食欲体重增加。CT及DSA复查表明,胸部肿块缩小1/3以上,且密度变低交淡,肺不张改善或恢复。并就肺癌动脉灌注化疗中药物选择与剂量,多血管灌注,寻找靶血管成功率及以灌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设想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孙华高新玲王智民
- 关键词:肺肿瘤药物疗法动脉灌注支气管动脉
- 超选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前介入治疗Ⅱ期宫颈癌42例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加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Selinger技术子宫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后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经介入治疗后所有宫颈癌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肿块有所缩小,38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后14~21d接受了宫颈癌根治术。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对期巨块型宫颈癌有满意的近期疗效。
- 于翠革黄剑峰朱克修孙华董永安
- 关键词:术前用药法
- 头面部DSA并发肢体瘫痪原因分析(附7例报告)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对7例DSA并发肢体瘫痪的原因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86年12月至1998年5月692例头面部DSA资料,7例发生肢体瘫痪。结果:经临床治疗3例恢复正常。1例明显好转。结论:为减少或避免其并发症发生,作者提出6点讨论意见。
- 王智民孙华
- 关键词:DSA病因分析并发症
- 肝癌110例介入治疗前后CT与DSA分析
- 1994年
- 结合CT与DSA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各自对肝癌介入治疗的优缺点,进一步探讨晚期肝癌的显示及介入治疗方法选择与预后的评价。作者认为CT对肝癌叶段的定位显示高于DSA;显示少血供的病灶CT优于DSA;多血供和中等血供的病灶显示DSA优于CT;直径小于1cm的病灶CT显示有一定难度,DSA则较易显示;CT为非创伤性检查,DSA虽为创伤性检查,但能同时完成介入性治疗,二者优缺点可以互相补充、验证。
- 孙华王苏锋张民友于天智
- 关键词:肝肿瘤超声波诊断活组织检查针吸CT
-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不孕症(附50例报告)被引量:4
- 1999年
- 输卵管阻塞引起的女性不孕在临床上较多见,约占不孕妇女30%~50%,传统治疗方法疗效不甚满意。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salpingography)及输卵管再通术(falopiantuberecanalization)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开...
- 高新玲孙华张民友郑岗崔健
- 关键词:输卵管再通女性不育输卵管阻塞
- 选择性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附78例临床应用报告)被引量:1
- 1994年
- 分析了78例肝癌154次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灌注化疗,24例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作者认为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用于肝癌诊疗,显示图象清晰,对比度高,能及时明确诊断,可弥补其它影象学检查技术的不足,具有特异性。利用其跟踪技术,可随机施行介入治疗,避免导管操作和盲目性,提高肿瘤局部抗癌药浓度。治疗后30~40d复查CT、血管造影等表明,化疗加栓塞疗效优于单纯灌注化疗,多次按疗程治疗好于单次治疗效果。此法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且能反复多次进行。另DSA检查受检时间短,造影剂用量小,浓度低,使更多较为衰竭的患者所能接受,而不发生造影反应。
- 孙华米高梅王苏锋
- 关键词:肝肿瘤造影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