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丹红

作品数:30 被引量:178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篇制革
  • 7篇超声波
  • 6篇皮革
  • 6篇鞣剂
  • 5篇革屑
  • 5篇含铬
  • 4篇树脂
  • 4篇树脂复鞣剂
  • 4篇脱铬
  • 4篇鞣制
  • 4篇复鞣
  • 4篇复鞣剂
  • 4篇丙烯
  • 4篇丙烯酸
  • 4篇丙烯酸树脂
  • 4篇丙烯酸树脂复...
  • 3篇猪皮
  • 3篇含铬废革屑
  • 3篇废革屑
  • 2篇制革过程

机构

  • 30篇四川大学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30篇孙丹红
  • 23篇石碧
  • 6篇曹明蓉
  • 4篇廖学品
  • 4篇彭必雨
  • 2篇韩劲
  • 2篇黄育珍
  • 2篇苟秉琼
  • 2篇陆忠兵
  • 1篇宋秘钊
  • 1篇谢玲
  • 1篇陈耀文
  • 1篇但卫华
  • 1篇马春宇
  • 1篇张晓镭
  • 1篇李志强
  • 1篇林芳
  • 1篇廖隆理
  • 1篇杨卓慧
  • 1篇卢行芳

传媒

  • 12篇皮革科学与工...
  • 9篇中国皮革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皮革化工
  • 1篇中国化工学会...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5
  • 4篇2004
  • 9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烯酸树脂复鞣剂在革内渗透情况的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复鞣剂在革内的渗透分布情况与成革质量关系很大 ,长期以来只能靠眼看手摸来评价复鞣效果。利用IHA染色法在媒染剂 A作用下使透入到革内的丙烯酸复鞣剂上色 ,而其余部分不上色 ,由此判断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渗透情况。研究了羊皮使用不同品种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 (ART- II,DM)复鞣后 ,复鞣剂在不同部位随复鞣时间变化的渗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肉面的胶原纤维编织较疏松 ,而粒面层胶原纤维编织紧密 ,故丙烯酸树脂首先从肉面开始透入 ,且从肉面透入革内的深度大于从粒面透入的深度 ,而不是像有人认为的复鞣剂主要是渗透并填充到乳头层和网状层 2层交界处。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复鞣后的革样进行了电镜观察 。
孙丹红黄育珍苟秉琼石碧
关键词:丙烯酸树脂复鞣剂光镜电镜皮革
铝白湿皮工艺生产的革的物理机械性能与铝盐结构关系
2003年
用 3种不同铝鞣剂预鞣 ,按白湿皮工艺鞣制山羊革 ,经整理干燥后 ,测试铝鞣革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崩裂强度、崩裂高度、撕裂强度和孔隙率 ,评价手感 ,组织学切片显微观察 ,考察纤维的分散情况 ,并比较三种不同情况。结果表明 ,铝鞣剂的结构不同 ,用其预鞣 ,再按白湿皮工艺生产的革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差别 ,例如崩裂强度、孔隙率和柔软性等 ,可以选择使用。
宋秘钊张廷有林芳孙丹红阳正炽
关键词:铝鞣剂预鞣鞣制成革性能
制革含铬革屑的超声波氧化脱铬方法
一种制革含铬革屑的超声波氧化脱铬方法,其特点是将含铬革屑100重量份,H<Sub>2</Sub>O<Sub>2</Sub>含量30%的溶液3~15重量份,水50~400重量份,加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容器中,用碱调节pH=8...
石碧孙丹红
文献传递
獭兔皮的组织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獭兔皮毛被及皮板的组织结构 ,基本上探明了獭兔皮毛和皮板的组织构造特点。
孙丹红苟秉琼黄育珍
关键词:獭兔皮组织学毛皮毛被皮板
超声波作用下的钛鞣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利用自制的超声波鞣制器和超声波转鼓 ,研究了 2 0kHz和 40kHz超声波作用下的钛鞣过程。该 2种设备能将机械作用和超声波作用结合起来 ,对研究超声波对制革过程的影响更具有实际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2 0kHz超声波对钛鞣的促进作用较 40kHz超声波明显 ;2 0kHz超声波施加于钛鞣过程 ,能促进钛鞣剂向皮内的渗透 ,提高钛在革内分布的均匀性 ,从而提高了钛鞣效应 ,表现为革的收缩温度升高。钛鞣剂碱度较高、用量较少时 ,超声波的效应越明显 ;鞣前用超声波对钛鞣液进行预处理后 ,再在超声波的作用下鞣制 ,鞣制效应更好 ,革的Ts达到1 0 2 .6℃ ;在无盐介质中 ,进行 2 0kHz超声波作用下的钛鞣 ,革的Ts达到 1 0 6.5℃。超声波对钛鞣的促进作用可归结于超声波的“空化”效应 ,它减小了钛鞣液中鞣剂分子的聚结作用 ,从而增加了鞣剂向皮内的扩散速度。
彭必雨孙丹红陈耀文石碧
关键词:超声波作用制革过程
功率超声波对栲胶池鞣法的影响被引量:5
2002年
着重研究了超声波的作用时间、作用方式对植鞣革收缩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频率为 2 3.7k Hz的超声波主要对鞣制初期产生影响 ,能显著促进鞣制初期的鞣质向皮内渗透 ,这可能是由于超声波的空化效应促进了鞣质胶体的进一步分散。例如 ,采用传统池鞣法的橡和荆树皮栲胶 ,需 4 .5 h和 3.5 h才能渗透裸皮 ,而在超声波作用下 ,这 2种栲胶的渗透时间减少为 3h和 1.5 h。超声波作用对植鞣革最终的收缩温度影响不大 ,表明超声波对植鞣的强化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栲胶的渗透速率、缩短鞣制时间 。
孙丹红周如军石碧曹明蓉
关键词:制革超声波
四川黄羊皮组织结构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对四川地区黄羊皮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羊皮粒面细致,乳头层和网状层的厚度比例适当,部位差小,抗张强度较高,是类似四川铜羊的优质原料皮。黄羊皮的部位差主要表现在颈、腹之间的厚度差别上,颈部厚,腹部薄。脂腺较发达,腺体有些呈环状包围毛表,但真皮层中几乎没有游离脂肪细胞存在。黄羊皮汗腺较发达,分泌部粗大的弯管与毛囊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削弱了乳网两层的联系,同时又有许多平卧状的毛根,这是黄羊皮易松面的组织学原因。针对黄羊皮的组织结构特点,提出了在制革生产中需相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谢玲孙丹红石碧
关键词:制革
单宁-醛-胶原的反应——对植醛结合鞣机理的再认识被引量:20
2004年
 以黑荆树单宁为植物鞣剂,噁唑烷为醛鞣剂,较系统地研究了氢键、疏水键、胶原氨基在植鞣、醛鞣和植-醛结合鞣中的作用。证实了植-醛结合鞣的反应机理与已有的认识有很大的区别。醛类化合物即使在植鞣后加入,其主要的反应基团仍然是皮胶原的氨基。但是当单宁分子中含有亲核活性较高的反应基团时,醛类化合物可以在皮胶原和单宁分子之间形成交联键。这种交联作用可以对提高皮胶原的热稳定性产生协同效应,而且使单宁与皮胶原的结合稳定性进一步加强,能够抵御氢键破坏试剂和疏水键破坏试剂的作用。采用缩合类单宁时,容易形成胶原-醛-单宁交联键;但采用水解类单宁时,形成这种交联键的几率很小。
陆忠兵廖学品孙丹红石碧
关键词:鞣制机理湿热稳定性
超声波对铬鞣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利用自制超声波转鼓,研究了在铬鞣初期或铬鞣末期施加超声波(23.7KHz)对铬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铬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超声波对铬鞣初期的促进作用,即铬鞣初期施加超声波可以促进铬鞣剂的渗透和与皮胶原的结合,使革内铬含量高,革的Ts升高。鞣制末期施加超声波对铬鞣几乎无影响。从整个铬鞣过程来看,超声波对铬鞣的影响程度不大。用阳离子色谱法分析铬溶液的电荷组分的变化情况表明,超声波(20KHz)作用于不同碱度的硫酸铬溶液后,铬液电荷组分的种类和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超声波在铬鞣过程中并未改变铬鞣剂的分子结构,也未改变铬鞣剂与裸皮的结合方式,从而对铬鞣的结果影响不大。
彭必雨孙丹红石碧
关键词:铬鞣超声波
超声波对生皮的作用被引量:7
2003年
研究了超声波对生皮的作用。试验选取了 2 0 k Hz和 4 0 k Hz2种频率的超声波 ,对猪皮和羊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波作用于生皮 ,有助于生皮中的可溶性蛋白、脂肪及纤维间质的溶解去除 。
孙丹红韩劲石碧曹明蓉
关键词:超声波生皮猪皮羊皮制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