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军
- 作品数:21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对社会系统运行中冲突与整合的认知与思考
- 2015年
- "社会是个有机的整体"的观点已经被广为认同,认为社会并非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而是由特定的关系和纽带联结起来的各种人群共同体。在社会有机体中,构成社会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和协调,同时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针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社会秩序失范状况,西方社会科学家以及马克思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考察,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认识和分析社会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冲突和整合问题。
- 姚建军
- 关键词:社会系统社会有机体
- 价值观念多元背景下的社会整合探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在社会转型加速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和冲突不可避免,向社会整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然而从社会整体角度而言,价值观念的多元和冲突并非均为负效应,关键是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有效整合多元的价值观念,规避导致社会冲突而导致碎片化的负面效应,从而实现社会的有机聚合。
- 姚建军赵宁宁
-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社会整合
- 苏联特权阶层的意识形态视角分析
- 2011年
- 特权阶层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正常的产物,将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苏联社会存在的特权阶层的成因、特征以及对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影响的严重后果。
- 姚建军
- 关键词:特权阶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从改革视角看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2011年
- 20世纪50-60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独立自主地思考和探索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当时世界社会主义改革潮流最初尝试的产物。由于历史局限性,毛泽东的探索虽然没能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但为当代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思想和实践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苏小平姚建军
- 关键词:毛泽东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改革
-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新媒体舆情监测被引量:3
- 2015年
- 新媒体作为社情民意的风向标,为政民对话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又因为"把关人"缺位,使得政府在准确获取民意方面面临巨大挑战。鉴于此,探讨新媒体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缺陷,继而探究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新媒体的新出路——舆情监测,必将成为政治界、传播界及社会各界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
- 姚建军裴亚慧
- 关键词:新媒体舆情监测
- 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被引量:1
- 2015年
- 美育作为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其思想与实践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将其作为独立的学科概念提出并作为教育的独立部分付诸实践仅有200多年。而无论怎样,美育在历史和现代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都是不可或缺的。人们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了解并适应艺术生活,从而获得健康审美的情感与和谐完善的发展。不仅如此,人们通过审美教育,还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应对现实生活、社会和人生的复杂、变幻甚至困苦,使得人生更为审美化、艺术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姚建军师蔷薇
- 关键词:审美教育
- 《正处》视域中毛泽东社会整合思想探析
- 2011年
- 在正确处理内部矛盾的过程中实现团结的目的,本身就是社会整合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探讨毛泽东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全国人民团结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分析《正处》视域中毛泽东关于社会整合的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 姚建军
-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整合《正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陕甘宁边区民选代表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 2013年
- 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是公民参与政治。陕甘宁边区的民主建设通过规范民选代表的产生程序、成分构成、职权及其监督来充分保障公民参与政治和议管边区事务的权利,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 姚建军
- 关键词:民主政治
- 列宁关于人的实践与环境关系的思想探析
- 2014年
- 人的实践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是判断哲学流派党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列宁在与经验批判主义等主观唯心主义等理论的批判与争论中,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证了人——实践-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俄国的革命实践,从经济、文化环境的角度,论证了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决定、塑造作用,论证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础以及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使人的实践与环境关系问题的论证更加清晰。
- 孟平姚建军
- 关键词:列宁思想品德
- 关于研究生思政课实效性的调查分析——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
- 2015年
- 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根本,为此,教改课题组以太原理工大学2012级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巷调查、访谈等方式,从教师教学总结、学生课堂反馈,获得有效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影响研究生思政课实效性的因素,探讨可行性路径和办法。
- 姚建军裴亚慧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