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忠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化工工艺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6
- 2011年
- 针对化工工艺学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实验教学应吸收传统教学的优点,独立开课,实操考核,执行应用为先的理念;由于化工工艺实验综合性强,实验中分动力、生产、辅助、检测等几大块讲解;并按生产物料、水、电、气、取样等不同管线熟悉理解设备,让学生在操作中找到岗位、责任、成就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以后的教学应结合绿色环保的仿真教学,倡导授课容量大的图片教学,使学生接触的知识面更广,做到知行合一,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应在化工工艺全局的观点上编排、整合、创新实验内容,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化工知识和动手能力。
- 谢永史洪伟周宝忠徐基贵薛宏宇李沙沙
- 关键词:化工工艺实验教学教改思路
- 林可霉素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利用吡唑酮废水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被吡唑酮废液驯化、分离、筛选后的林可霉素菌,并对其在摇瓶上利用吡唑酮废液中的硫酸铵发酵(7 d)生产林可霉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废液加入培养基体积比都为1∶10,实验1中菌丝代谢和对照比正常,其中还原糖利用最快,在发酵后期为0.24 mg/L,林可霉素起步效价最低为2 100 IU/mL,与对照相比最后发酵效价降低了70 IU/mL;实验2发酵过程pH值偏低,全程为5.86~6.50,氨基氮代谢缓慢为40 mg/100 mL,最后林可霉素效价最低为4 480 IU/mL;实验3中废液在发酵进入48 h中后期的时候补入能促进菌丝体分泌,最后林可霉素为5 180 IU/mL,比对照发酵水平高出8.82%。可见实验3的实验设计有利于林可霉素菌利用吡唑酮废液生产林可霉素,为废物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可行性作了有意义尝试。
- 谢永高志凤周宝忠许宁盛云王波
- 关键词:硫酸铵发酵
- 注重学习策略,培养创新思维
- 2016年
-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生物课程,注重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科学探索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因而要提升信息加工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案例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学习策略问题:我们学习和探究一种被称为"酶"的物质,生活中我们都接触过,如"多酶片"、"加酶洗衣粉"等,请思考,
- 周宝忠
- 关键词:信息加工能力多酶片反应活化能生物学习黑线姬鼠
- 浅析生物学科解题能力的培养
- 2016年
- 生物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不同的学科特点,如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的跨界性,从而使得生物学比其他自然学科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能帮助同学们对生物现象的有效识别,促进解题能力的有效提高。例1下列事项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有()。
- 周宝忠
- 关键词:生物学科解题能力其他学科自然学科实事求是生物现象
- 炭化秸秆与改性粉煤灰联合吸附吡唑酮废水中铵盐被引量:6
- 2012年
- 前期试验研究和采用X衍射仪(XRD)表征改性粉煤灰和炭化秸秆结构比较发现,6 mol.L-1的NaOH改性粉煤灰和无氧下650℃炭化的秸秆吸附性较好。通过它们联合吸附吡唑酮废水中的铵盐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吸附工艺为炭化秸秆与改性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25:3.0,吸附温度为50℃,振荡频率120 r.min-1,饱和吸附时间4 h,吡唑酮废水中铵盐去除率为95.31%以上,表明炭化秸秆与改性粉煤灰是一种很好的吡唑酮废水的处理剂。
- 谢永高志凤周宝忠章润润刘彬
- 关键词:XRD改性粉煤灰
- 化学解题思维及技巧运用研究
- 2017年
- 在解题过程中,要运用科学高效的解题策略和方法,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解题过程中要对化学题目进行正确的解读、运用多维的解题思路,提升解题效率,从而使学生具有灵活的解题思维,提升综合素养.
- 周宝忠
- 关键词:解题思维化学知识解题过程解题策略解题思路解题效率
- 高中生物实验的创新与思考
- 2016年
- 高中生物以实验为依托,对高中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学习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呈现出直观形象的生物现象,使同学们在观察、分析、思考生物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思维、探究创新的实验能力,通过对高中生物的实验创新,可以高效地实施生物实验,增强同学们对生物实验的理解,掌握高中生物实验现象背后所隐藏的规律,从而实现高中生物的高效学习。
- 周宝忠
- 关键词:生物实验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度验证性实验斐林试剂探究性实验唾液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