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生
-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职计算机专业社会与职业问题研究综述
- 2009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社会职业问题如信息伦理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等,成为各国学术界及信息技术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的要求和高职学生信息素质现状,以《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为依据,研究符合国情的高职学生信息伦理与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及实施途径。
- 邓锐朱理鸿周兴生杨红
-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 大学生移动互联使用状况调查问卷设计被引量:5
- 2013年
- 移动互联的到来会产生许多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一套较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移动互联生活的调查问卷,如果能客观地呈现当代大学生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和情感等问题,便能方便今后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研究,并使更多教育工作者了解和适应移动互联带来的变化、调整教育方法和模式。问卷设计遵循合理性、一般性、逻辑性、明确性、非诱导性、便于整理和分析等6个原则。同时根据大学生特点,将问卷划分为基本信息、移动互联的使用情况、移动学习情况、移动网瘾和移动互联愿景等5个模块。
- 邓锐周兴生罗军强
- 关键词:大学生移动互联信息鸿沟
- 大学生网瘾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8
- 2005年
- 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有轻度网瘾,网瘾与学生自身因素和网络因素均有显著的相关性。
- 邓锐周兴生余国清
- 关键词:大学生网瘾网络
-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实证研究
- 2012年
- 六年时间,通过对8704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从学习、交往、情感、利他主义四个方面讨论了网络技术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道德意义,从网络成瘾、网络色情等说明了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道德危害。对特殊大学生群体(网瘾、单亲、落后大学生)网络认知和行为共同特征的研究将为"有针对性的帮助特殊大学生群体解决健康使用网络问题"提供策略依据。
- 周兴生邓锐
-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
-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调查和统计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06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调查和统计的方法必然得以优化和改进,我们才能集中更多精力致力于关键问题的研究。由于教育研究自身的特点,如学生组织性强,学校的分层结构,调查对象的单一性,丰富的校内资源等,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设计适合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技术路线。
- 邓锐周兴生
-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
- 城乡小学生信息素养调查与分析
- 2008年
-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情意”。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长沙地区城乡6所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调查显示,150平方公里内,城乡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存在显著差异,且主要体现在“信息技能”层面上,而“信息情意”差别不大。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在信息情意教育方面的不足。
- 邓锐史滋福周兴生
-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素养信息鸿沟
- 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性别差异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男女大学生网络使用基本信息表明,性别间"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比较男女大学生互联网浏览信息偏好、网络服务、功能偏好发现,男生偏好"体育信息"、"军事信息"和"计算机软硬件信息",女生偏好"休闲娱乐信息"和"生活服务信息";男生的标识是网络游戏,女生则为聊天和购物。从网络心理情绪、社会信任和网络表达考量,互联网给男生带来的正能量和负能量都超过女生,网络对男生的影响更为深刻,男生网络失范行为明显高于女生。因此,试图利用互联网平台塑造真正平等的男女文化,隐藏着忽视"自然-社会-文化"背景的话语陷阱。
- 周兴生
- 关键词:性别差异大学生网络使用
- 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手机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为广泛研究大学生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状态,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在湖南3个地区9个专科学校和三所本科院校进行了网络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并没有更深层次地使用智能手机的新功能,硬件的普及没有缩小信息鸿沟。
- 邓锐周兴生罗军强
- 关键词:移动互联手机应用大学生调查
- 单亲大学生网络认知和行为特征及其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网络空间生存已构成单亲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年里,在对10余所大学4 237名大学生(其中单亲家庭子女329名)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网络功能使用、网络应对行为、网络成瘾、网络交往、网络游戏、网恋、黑客行为特征和网络认知等,将单亲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探讨单亲大学生网络认知和行为特征及发展趋势,为大学生网络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 周兴生邓锐朱理鸿
- 关键词:单亲大学生网络认知网络行为
- 网络实/匿名制与大学生思想疏导教育被引量:2
- 2013年
- 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疏导教育提供了实名和匿名两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当下在政府引导和商业机构趋利需求的双重规制之下,大学生支持匿名制主导意愿正转向实名制主导。无论是主张"匿名制"还是"实名制"大学生,总体上都不排斥甚至还渴求一些正面的引导,这为我们实施网络环境大学生思想疏导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机遇。从大学生思想疏导教育网络环境的宏观视角考量,实名还是匿名都有存在的理由而没有优劣之别,其成效与大学生"实名"还是"匿名"的心理预期相关;而具体到校园网师生交流/心理咨询空间的构建,老师实名、学生匿名是最有效的模式,而要求学生实名是最糟糕的模式。
- 周兴生
-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实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