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殿臣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骨侵蚀的相关性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骨侵蚀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测定血清抗CCP抗体将112名RA患者分成抗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计算X片中骨侵蚀Sharp评分及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对两组之间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CCP抗体阳性组64例,Sharp评分在治疗前后分别为0.135±0.224,1.216±2.228;抗CCP抗体阴性组48例,Sharp评分在治疗前后分别为0.108±0.273,0.562±1.244。抗CCP抗体阳性组DAS28评分在治疗前后分别为4.216±1.228,2.714±1.761,抗CCP抗体阴性组DAS28评分在治疗前后分别为4.114±1.651,2.505±1.841,治疗后两组Shar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大于阴性组;而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CCP抗体与X线提示的RA骨侵蚀有相关性。
- 吴殿臣张正宇谭魁麟谭军饶艳婷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侵蚀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对风湿关节炎患者运用艾拉莫德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9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别给予50 mg/d的艾拉莫德片(甲组),25 mg/d的艾拉莫德片(乙组)及10毫克/周的甲氨蝶呤(丙组)。在6周及12周时,对三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指标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甲乙丙三组在用药6周后ACR20开始上升,用药12周之后,在ACR20标准上,甲组为53.3%(16/30),乙组为36.7%(11/30),丙组为50%(15/30),甲组要优于乙组(P<0.05),甲组与丙组对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Ig A、Ig M以及Ig G等免疫学指标均明显改善,而甲乙两组的Ig A的改变要显著优于丙组(P<0.05)。结论作为一种慢作用药,艾拉莫德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上的效果显著,此药物能够免疫调节B淋巴细胞,抑制免疫球蛋白产生。
- 饶彦婷谭军吴殿臣
- 关键词:艾拉莫德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
- 表现为风湿症状的肿瘤及风湿病合并肿瘤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表现为风湿症状的恶性肿瘤及风湿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以风湿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住院患者,恶性肿瘤23例(非风湿病组)和风湿病合并恶性肿瘤13例(风湿病组),对两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免疫指标、疾病种类、治疗效果、活检次数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风湿症状以多关节肿痛、肌肉疼痛、皮疹最为常见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临床症状以多发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风湿病组抗核抗体阳性率为30.43%,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率均为8.70%。两组肿瘤以淋巴瘤常见(17例),其次为白血病(5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肺癌(4例)。风湿病组7例(53.84%)常规激素且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差。两组患者≥2次活检者共12例(33.33%),≥2个组织取材活检者9例(25.00%)。结论:以风湿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中老年患者,即使有抗体阳性,也要注意肿瘤可能;以风湿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或风湿病合并肿瘤,均以淋巴瘤多见;常需多次多部位活检才能诊断。
- 吴殿臣吕良敬张春燕谭军饶艳婷唐江昱
- 关键词:风湿病恶性肿瘤
- 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片和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口服泼尼松片,观察组采取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晨僵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RF、ESR、CRP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上述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较好,缓解症状迅速,早期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饶彦婷谭军吴殿臣
- 关键词: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4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4水平与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指标、SLEDAI评分等关系.方法 收集16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分为C4降低组(119例)和C4正常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指标、SLEDAI评分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C4降低组皮疹、血红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C3、抗ds-DNA、入院SLEDIA评分等与C4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体C4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指标,是病情活动、肾脏累及的危险因素.
- 吴殿臣谭军饶艳婷唐江昱贾风云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补体C4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热证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体会被引量:1
- 2016年
-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热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1月至 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风湿热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者患者膝功能均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热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较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 唐江昱吴殿臣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