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
- 作品数:24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家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多时间序列求关联维D_2被引量:2
- 1995年
- 在利用G.P.法由单一时间序列计算关联维D_2的基础上,引入矩阵范数,提出了多时间序列数据联合计算关联维D_2的算法。这一算法是G.P.法的推广。验算结果表明这一算法正确、可行,能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 吴云周硕愚孙建中施顺英
- 关键词:数据处理时间序列地震数据
- 全文增补中
- 用蕴震系统图象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场现今演化
- <正>1 思路——蕴震系统整体演化观各项国际合作计划和各相关学科最新进展表明:系统整体演化观无论对地球、岩石圈、地震活动幕期和某一强震蕴育均是适宜的。震源区子系统(坚固体或坚固网络块体)和近源区子系统(周围的网络块体)组...
- 周硕愚梅世蓉王若柏吴云龚凯虹施顺英
- 文献传递
- GPS观测量与地震矩张量联合反演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的方法被引量:4
- 1997年
- 借助于地震应变率,建立了地震矩张量与地壳水平运动速度的关系;以GPS网的边长为观测量,建立了边长变化率与地壳水平运动速度的关系。将表达水平速度的转动函数的分量展成麦克劳林级数,建立了以地震应变率和GPS边长变化率为观测量,以转动函数的麦氏级数系数为待定系数的矛盾方程组。最后,讨论了联合求解的方法。
- 吴云帅平施顺英
- 关键词:GPS地壳运动速度场
- 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地壳运动水平速度场的理论和方法被引量:5
- 1996年
- 根据地震矩张量反演地壳水平形变速度包括两个主要步骤:(1)由震源机制解计算地壳的平均应变率;(2)由应变率求速度场。文中对反演的理论与方法作了详细论述。
- 吴云孙建中周硕愚
- 关键词:地震矩张量反演应变速率地壳形变地壳运动
- 孕震前兆场图象演化的整体特征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讨论了信息维D_1用于描述具有场特征的地震前兆图象的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为了计算操作方便,提出了信息维定义的改型公式,对两种不同的实际资料作了计算,结果证实用信息维来描述这类前兆图象是适当的。初步阐述了“降维过程”作为一种系统破坏的整体模式,具有普适性。指出:降维过程中的最小值点可能是孕震过程由中期向短临过渡的转折点。
- 吴云龚凯虹
- 关键词:信息维地震前兆图像孕震
- 板内孕震系统自组织演化问题
- <正>把板内各个亚板块、块体和亚块体以网络形式镶嵌而成的中国大陆视为一个“地壳运动与孕震系统”(简称“孕震系统”)。印度洋、太平洋、菲律宾海等板块的夹持挤压是系统的输入。板内形变场、前兆场和地震场则是系统的输出(响应)。...
- 周硕愚吴云陈子林
- 文献传递
- 大陆蕴震系统前兆场自组织演化模型与地震预报
- 作者用系统科学与非线性理论研究大陆地震前兆的基本观测事实(复杂现象), 提出了大陆蕴震系统前兆场自组织演化模型(A Model of Precursory Field Self-or- ganization Evolut...
- 周硕愚吴云陈子林孙建中
- 关键词:前兆场地震预报大陆地震
- 文献传递
- 断层网络形变前兆学原理与应用被引量:17
- 1990年
- 板内断层网络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性质的动力学系统,它通过自组织过程走向稳态。断层正常的继承性运动,是系统稳态的映射。岩石流变非线性蠕变模型结合实际观测,能可靠地给出稳态映射。异常是对稳态的偏离,存在着“源兆性断层运动异常”与“场兆性断层运动异常”。系统在趋稳过程中的异常时空协同性,为地震预报提供了途径。 通过信息合成得出的群体异常,其可靠性显著高于个体异常,并具有更为明确的物理意义。具体给出异常判别指标及提供地震要素信息的某些判据。
- 周硕愚韩键宋永厚吴云
- 关键词:形变地震
- 基于GPS数据研究新疆伽师地区地壳块体运动变形
- <正>青藏高原及新疆地区被认为是研究地壳运动和变形的理想场所之一,其中新疆伽师地区是我国主要的中强地震活动区之一.伽师地区西南部的地质构造主要有北西向的西昆仑北缘断裂、阿格勒达坂断裂等,北部有北东向的托特拱拜孜断裂和柯坪...
- 秦小军吴云周硕愚乔学军赵齐乐王琪
- 文献传递
- 中长期地震危险区地壳形变场标志的研究被引量:7
- 1994年
- 本文总结了一些震例震前的垂直形变特征,对垂直形变高梯度带和隆起区的形成机制和孕震原理作了分析,认为这两类形变异常区作为中长期地震危险区预测的地域标志是合理的。讨论了震级与形变异常区范围的一般关系,最后讨论了按贝叶斯公式计算形变异常区发生地震概率的方法。
- 吴云韩键于品清
- 关键词:地壳形变地震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