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2篇压气机
  • 9篇附面层
  • 8篇端壁
  • 7篇对转压气机
  • 7篇附面层抽吸
  • 5篇抽吸
  • 3篇叶片
  • 3篇优化设计
  • 3篇设计方法
  • 3篇气动
  • 3篇总压
  • 3篇吸附式
  • 3篇流场
  • 3篇轮缘
  • 3篇攻角
  • 3篇非轴对称端壁
  • 2篇动特性
  • 2篇对转
  • 2篇型线
  • 2篇数值模拟

机构

  • 2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中航工业空气...

作者

  • 22篇史磊
  • 20篇刘波
  • 10篇曹志远
  • 9篇那振喆
  • 7篇李俊
  • 6篇张鹏
  • 3篇张国臣
  • 3篇杨小东
  • 3篇茅晓晨
  • 3篇王雷
  • 2篇王雷
  • 1篇陆晓峰
  • 1篇何建华
  • 1篇魏巍

传媒

  • 8篇推进技术
  • 5篇航空动力学报
  • 2篇航空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吸力面有抽吸槽的压气机静子叶片
一种吸力面有抽吸槽的压气机静子叶片,叶片叶身为内部有真空腔的空心叶片。所述真空腔的形状与叶身的形状相同。在叶身的吸力面分布有3~5排与叶身内部的真空腔贯通的抽吸槽。在固定螺栓内有沿该固定螺栓轴向贯通的抽吸孔,并且该抽吸孔...
刘波那振喆史磊李俊曹志远
文献传递
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气动设计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进一步提升压气机级压比,采用附面层抽吸技术,初步建立了一套主要包含S2流面通流计算、吸附式叶型无粘反设计、吸附式叶型带附面层抽吸方案优化、全三维时均流场校核的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设计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依托该体系仅仅使用1.7%的相对抽吸量完成了一台级压比3.51、等熵效率86.82%、负荷系数超过0.6的吸附式压气机设计,并通过了基于非线性谐波法的三维时均流场校核。由于抽吸基本消除了上游转子叶排的尾迹亏损,级间干涉效应微弱,时均与定常特性线中的峰值效率和压比仅相差0.12%和0.003。
张鹏刘波王雷史磊茅晓晨
关键词:高负荷气动设计
应用附面层抽吸的对转压气机气动特性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
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的提高,压气机部件的轴向尺寸越来越短,级负荷显著增加,叶型所承受的气流转折角逐渐变大,传统的叶型设计技术已无法完全满足高负荷叶型的进一步要求。与此同时,发动机还需达到更高的运行效率来提高其经济性,...
史磊
关键词:对转压气机附面层抽吸
一种新型结构的电阻膜电磁波吸收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电阻膜电磁波吸收体,包括:依次叠合设置的金属背板、介质材料层、图案化电阻膜,其中图案化电阻膜采用一种新型电阻膜结构——对角双L型结构,使得吸波体在满足“低频、轻薄”的基础要求上达到更好的吸波效果...
赵玮晴史磊王思琪高瑀希陈光耀何建华
吸附式压气机叶型和抽吸方案优化设计
2014年
将智能优化算法与准三维叶栅计算程序相结合,对某吸附式压气机叶型进行了优化设计,对优化设计前后的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优化设计之后叶型总压损失下降40%,静压升提高0.6%.优化得到最佳抽吸位置位于分离区起始点上游,优化叶型具有更均匀的负荷分布,并且优化后叶型的性能在全攻角范围内均得到了提升.结果表明:更均匀的负荷分布会提高叶型的性能,减小叶型分离,降低抽吸所需要的能量.对于在尾缘处存在轻微分离的叶型其最优抽吸位置位于分离区上游.
李俊刘波杨小东史磊
关键词:抽吸位置
级环境下附面层抽吸对对转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为研究级环境下附面层抽吸(BLS)对对转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机理,针对某双排轴流对转压气机转子进行附面层抽吸的探索.在前排转子R1(Rotor 1)、后排转子R2(Rotor 2)吸力面沿弦向不同位置分别开设3个不同抽吸槽,研究了不同吸气位置与吸气量下R1单独吸气、R2单独吸气对对转压气机流场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1单独吸气时,随吸气量增加,R1效率提高,R2效率降低,对转压气机整机效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吸气位置靠近R1尾缘;R2单独吸气时,随吸气量增加,R1效率基本不变,R2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对转压气机整机效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吸气位置靠近R2尾缘;附面层抽吸后落后角明显减小,叶排间的气流参数匹配是级环境下附面层抽吸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刘波曹志远魏巍史磊
关键词:附面层抽吸压气机对转二次流
一种用于控制气流分离的叶片吸力面凹槽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气流分离的叶片吸力面凹槽设计方法。首先,确定凹槽起始点初始位置、凹槽在叶片吸力面型线上的初始投影长度和描述凹槽曲线的初始函数方程;其次采用遗传算法对凹槽进行优化,以凹槽起始点位置,凹槽在叶片吸力面...
刘波史磊张国臣曹志远王雷
文献传递
双级对转压气机全工况优化设计被引量:2
2014年
为全面提升对转压气机气动性能,以某双级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针对转子2叶片在整机环境下进行全工况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前后几何形状、总体性能及流场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对转压气机全工况范围内等熵效率及压比均得到提升,同时流量范围有所增大.在设计点整机等熵效率提高0.3%,近失速点整机等熵效率提高1.5%,喘振裕度上升了6.37%,稳定工作范围得到显著扩大.优化后转子1全工况范围内等熵效率和压比特性变化不大,而转子2全工况范围内等熵效率和压比均有较大提高,其中在设计点转子2等熵效率上升1%,近失速点转子2等熵效率上升2.5%;在近失速点,优化后转子1、转子2、出口导叶(OGV)尖部流场显著改善.
张鹏刘波曹志远史磊
关键词:压气机全工况优化设计等熵效率
对转压气机非轴对称端壁造型优化设计被引量:5
2014年
为探索非轴对称端壁对对转压气机流场影响机理,采用端壁造型进一步提高对转压气机性能,以某对转压气机双排转子为研究对象,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在整机环境下先后对转子1(R1)和转子2(R2)进行了非轴对称端壁造型优化,并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流场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在优化工况点,非轴对称端壁改变了各转子轮毂附近的静压分布,减小了周向静压梯度,降低了二次流强度;同时改变了各转子沿径向的通流能力,提高了各转子靠近尖部区域的效率;最终对转压气机整机效率上升了0.78%.
张鹏刘波曹志远那振喆史磊
关键词:对转压气机非轴对称端壁二次流优化设计
对转压气机轮缘端壁抽吸流场特性数值分析及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某双排对转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区域缩放法开展非定常数值研究。数值结果显示近喘点附近转子2(R2)叶尖泄漏流动造成了高叶展范围内的流动阻塞以及高熵流动区域的产生,下游出口导流叶片承受着非常不利的来流条件。通过在转子叶尖近高熵流动核心区轮缘端壁处设置抽吸孔进行低能流体的移除能够明显改善叶尖区域的流场品质,提高压气机工作特性。根据数值研究结果,重新设计并加工了用于端壁抽吸的轮缘机匣,搭建了附面层抽吸系统及测控系统。在80%设计转速下,针对转子2叶尖进行端壁附面层抽吸,相对抽吸流量为1.0%。实验结果显示,端壁附面层抽吸应工作在低于原始特性最高效率点所在流量的小流量范围内。在此流量范围内端壁抽吸会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压气机负荷水平。而在高于此流量的范围内,端壁附面层抽吸会带来负面影响。
史磊刘波巫骁雄那振喆张鹏
关键词:对转压气机工作特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