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慧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戊型肝炎病毒ORF3蛋白对人肝细胞CCL13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 检测戊型肝炎病毒ORF3蛋白对人张氏肝细胞(Changliver,CCL13)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真核表达载体pDsRed-Monomer-N1-ORF3采用L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法转染CCL13细胞;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并采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结果 转染pDsRed-Monomer-N1-ORF3的CCL13细胞自第3天开始,增殖受抑(P<0.01);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l及Cyclin E1的表达受抑,Cyclin A2及Cyclin B1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 戊型肝炎病毒ORF3蛋白可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l及Cyclin E1的表达而抑制CCL13细胞的增殖.
- 陈琳梁玉河杨晓军原新慧刘志武袁宏高鹏
- 关键词:增殖细胞周期ORF3
- 2006-2007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相关病毒的检测及临床研究
- 实验目的:
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人类多瘤病毒KIPyV和WUPyV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用RT-PCR方法检测RSV、IFV(A、B型)、PIV(Ⅰ、Ⅱ、Ⅲ型)、hRV、ADV、冠状病毒OC43、2...
- 原新慧
- 关键词: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检测巢式PCR法检测冠状病毒
- 文献传递
- 兰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冠状病毒NL63的检测与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冠状病毒NL63(HCoV—NL63)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流行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09年10月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s)患儿1169例鼻咽分泌物,应用RT—PCR方法检测HCoV-NL63以及其余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鼻病毒(H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偏肺病毒(hMPV),流感病毒(IFVA,IFVB)副流感病毒1.3(HPIVl—3)及PCR方法检测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结果检测出HCoV—NL63阳性标本35例,检出率2.99%,2007年8、9月,2009年7、8月检测阳性标本阳性率较高,分别为23.53%、17.65%,50%、33.33%。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未检出HCoV—NL63阳性标本。25(25/35)例混合其他病毒感染,混合感染率为71.43%,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病毒是HRV。3岁及以下和3岁以上HCoV—NL63感染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oV—NL63阳性患儿主要的诊断是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和咳嗽。HCoV-NL63单独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除消化道症状外,在其余症状和临床诊断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oV—NL63是兰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重要病原,夏季是兰州地区HCoV—NL63感染高峰期,HCoV—NL63的流行存在年度差异。HCoV—NL63感染存在很高的混合感染率,混合感染并不加重HCoV—NL63感染的病情。
- 金玉张蓉芳谢志萍高寒春闫坤龙原新慧宋靖荣侯云德段招军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冠状病毒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儿童保健服务
-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人副流感病毒3型检测及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建立细胞培养联合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检测临床样本人副流感3型病毒(HPIV3)基因的方法,研究兰州地区HPIV3的感染现状及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12月,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部分泌物标本(NPS),所有标本接种于vero细胞,用套式RT-PCR的方法检测NPS中HPIV3基因。结果300例患儿中HPIV3阳性46例,阳性率为15.33%。在2005年11月和2006年1月、2月出现感染高峰。随机选取11份阳性标本送检测序,测得的核苷酸序列经过Blast软件比较,与Gene Bank中的已知的HPIV3序列同源性在91.0%~99.6%之间。结论HPIV3在兰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所占比例较高,是一个很重要的呼吸道病原,其所致呼吸道感染以3岁以下儿童多见,尤以1岁以下为多,但男女感染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上下呼吸道感染中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检标本中,每个月均有HPIV3的检出。但于冬春出现感染高峰。用套式RT-PCR检测用于HPIV3的基因诊断具有特异性强的优点。兰州地区HPIV3 HN基因比较稳定,变异小。
- 张蓉芳金玉耿新林刘宗燕原新慧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人副流感病毒基因儿童
- 一种经鼻气管导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鼻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该导管本体靠近插入端设有气囊,在气囊包裹处的导管本体管壁上设有充气孔,并通过充气导管与充气阀连接,导管本体的插入端管壁上设有注药孔,并通过注药导管与注药阀连接,导管本体内沿...
- 凌继祖李宇宁原新慧
- 文献传递
-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被引量:9
- 2021年
-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BE)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疾病,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可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B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使胆红素神经毒性具有可逆性,改善患儿远期预后,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面临很多困难。积极探讨BE的发病机制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对BE早期诊治新方法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涂阳阳原新慧李宇宁
- 关键词:胆红素脑病神经功能障碍亚低温治疗干细胞移植深部脑刺激
- 新生儿肾综合征出血热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一例被引量:1
- 2021年
- 患儿,女,出生后33 min因"早产儿,生后窒息5 min"于2019年11月6日入院,胎龄36周+5天。其母孕早期及中前晚期孕程顺利,无保胎史;孕36周+1天常规产检发现胎儿胎心基线增高且有发热,经予退热和改善胎心等治疗3 d无明显好转,尿量减少,考虑其有疫区居住史,完善流行性出血热(EHF)特异性抗体检查,结果提示IgG阴性,IgM阳性。考虑母亲有发热和少尿等症状,临床诊断为妊娠合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处于发热、少尿期,因胎儿胎心持续异常考虑胎儿宫内窘迫,于妊娠36周+5天行剖宫产。
- 涂阳阳原新慧李宇宁
- 关键词:新生儿肾综合征出血热神经系统并发症
- 间歇性低氧大鼠模型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变化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通过建立间歇性低氧(IH)大鼠模型,探讨IH对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并进一步了解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为临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其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及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IH组、IH+依达拉奉组、IH+生理盐水(NS)组,每组20只。采用气体控制装置向密闭模拟舱中充入氮气、氧气及压缩空气的方法建立IH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羟自由基的含量;测定心肌细胞线粒体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水平;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心肌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NC组相比,IH组及IH+NS组LDH、CK、CK-MB、MDA、羟自由基含量明显增加,Bax、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升高( P值均<0.05);而SOD活力显著降低,ATP含量显著减少,Bcl-2 mRNA表达明显下降( P值均<0.05)。(2)光镜和透射电镜下,NC组心肌组织未见明显损伤,而IH组及IH+NS组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均受损。(3)经依达拉奉干预后,血清LDH、CK、CK-MB及心肌组织MDA、羟自由基含量明显降低,Bax、Caspase-3 mRNA表达下降( P值均<0.05);SOD活力明显升高,ATP含量增加,Bcl-2 mRNA表达水平升高( P值均<0.05);且光镜及电镜下心肌组织损伤程度得到一定缓解。(4)心肌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与CK( r=0.575)、CK-MB( r=0.460)、MDA( r=0.643)、羟自由基( r=0.454)、Bax mRNA( r=0.741)呈正相关,与ATP( r=-0.525)、Bcl-2 mRNA( r=-0.578)呈负相关。 结论:(1)IH可通过增加氧化物、降低抗氧化物及激活Bcl-2、Bax、Caspase-3引起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2)IH所致的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可能通过线粒�
- 段艳妮凌继祖原新慧李丽芳余勤
- 关键词:间歇性低氧氧化应激心肌损伤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依达拉奉
- 兰州地区冠状病毒HKU1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冠状病毒HKU1(Human CoV-HKU1)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分子流行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30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抽吸物进行冠状病毒HKU1基因检测,阳性产物经克隆、测序、同源性和进化分析,阳性标本同时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偏肺病毒和冠状病毒NL63.结果 301份标本中共检出冠状病毒HKU1阳性扩增产物15份,检出率为5.0%,氨基酸同源性在90.7%~99.3%之间,与标准株HKU1-B(DQ415911)属于同一进化簇.有11例存在混合感染,时间分布在11月至次年4月.15例阳性患儿年龄10个月(15 d~12岁),主要诊断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炎,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咯痰、腹泻、呕吐、咽充血、湿啰音、哮鸣音.无死亡病例.有6例患有基础性疾病.结论 在兰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冠状病毒HKU1,基因型为B型.临床症状及诊断无特异性.
- 宋靖荣金玉段招军原新慧闫坤龙赵扬谢志萍高寒春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冠状病毒属流行病学儿童
- 2006-2007年儿童呼吸道感染相关病毒的检测及临床研究
- 原新慧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巢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