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艳
-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乳腺病灶不同强化形态及大小的MR扩散加权成像研究和参数选择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 评价ADC值在不同强化形态及不同肿块大小的乳腺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36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根据其不同的强化形态及大小分为3组,分别为非肿块样强化组(G1)、最大径≤2.0 cm的肿块样强化组(G2a)、最大径>2.0 cm的肿块样强化组(G2b).采用单激发EPI序列,3个扩散敏感梯度,b值分别为0、800、1000 s/mm2.两样本比较t检验分析各组内恶性与非恶性病灶平均ADC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绘制ROC曲线检验诊断效能.计算不同阈值下,ADC值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并与形态学评价相结合,确定合适的b值和阈值.结果 G1组恶性与非恶性病灶的平均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病灶与非恶性病灶b=8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1.13±0.23)×10-3和(1.28±0.27)×10-3mm2/s,t=1.636,P=0.112;b=10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1. 05±0.20)×10-3和(1.20±0.23)×10-3mm2/s,t=1.720,P=0.109];G2a组恶性与非恶性病灶平均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灶与非恶性病灶b=8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1.07±0.15)×10-3和(1.37±0.37)×10-3mm2/s,t=4.803,P=0.000;b=10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0.99±0.14)×10-3和(1.30±0.34)×10-3mm2/s,t=5.235,P=0.000];G2b组恶性与非恶性病灶平均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灶与非恶性病灶b=8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0.97±0.14)×10-3和(1.40±0.39)×10-3mm2/s,t=4.227,P=0.000;b=1000 mm2/s时,恶性病灶与非恶性病灶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93±0.14)×10-3和(1.35±0.36)×10-3mm2/s,t=4.329,P=0.000].b选取800或1000 s/mm2时,ADC值在肿块样强化组中的诊断效能相同(x2=0.36,P=0.5460).当b值取1000 s/mm2,阈值取1.25×10-3s/mm2时,ADC值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7.7%和97.1%.结论 ADC值对于肿块样强化的乳腺病灶具有诊断价值,但不适用于非肿块样�
- 叶芳曾蒙苏严福华张博恒周梅玲单艳李韧晨
- 关键词:乳腺肿瘤
- 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治疗适宜人群评估模型及构建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治疗适宜人群评估模型及构建方法,在获取患者临床病例及对应临床信息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然后构建列线表用以计算患者曝光时间大于6分钟的风险评分,从而评估肝...
- 李苗殷欣杨毕伟张锋单艳
- 伴有主动脉瓣反流及狭窄的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主动脉切应力研究
- 单艳汪咏莳李军
- 早期动脉硬化内皮功能及动脉弹性和管壁结构异常的MRI研究
- 2010年
- 单艳林江
- 关键词:早期动脉硬化动脉内皮功能动脉弹性管壁缺血性疾病
- 弥散加权成像能对小肝癌门脉微血管侵犯进行预测吗?
- 目的: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能否对小肝癌门脉微血管侵犯进行预测。方法:对92例病人(80例男性,12例女性)109个小肝癌病灶的DWI成像和常规动态增强MRI成像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对病灶的信号强度比(SI)和表观弥散...
- 徐鹏举曾蒙苏单艳林江徐晨
- 文献传递
- 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治疗适宜人群评估模型及构建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治疗适宜人群评估模型及构建方法,在获取患者临床病例及对应临床信息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然后构建列线表用以计算患者曝光时间大于6分钟的风险评分,从而评估肝...
- 李苗殷欣杨毕伟张锋单艳
- 文献传递
- 肝腺瘤的MR征象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与病理对照,描述和分析肝腺瘤(HCA)的MR影像特征。方法:对15例病人共16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A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灶的大小,形态、平扫T1加权、T2加权信号强度及均匀性,有无含脂肪成分、出血、囊变坏死,动态增强的特征,有无假包膜,周围肝实质有无脂肪肝或肝硬化背景。结果:16个病灶大小2.5~29.0cm(平均10.3±7.5cm);13个(81.3%)病灶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3个病灶形态不规则,呈巨块伴分叶状改变;平扫显示4个病灶信号均匀,12个病灶信号不均匀,T1WI显示8个病灶为高信号,T2WI显示8个病灶为等或低信号;MR显示含脂质的病灶4个,MR显示出血病灶8个,囊变坏死10个,显示包膜征象10个,所有病灶均为富血供病变;所有病例周围肝实质均无肝硬化,2例有轻度脂肪肝。结论:在没有肝硬化背景基础上发生的富血供的信号不均匀肿块,且伴T1高信号和包膜是肝腺瘤一定特征的MR征象。
- 徐鹏举曾蒙苏单艳林江纪元
- 关键词:肝疾病肝腺瘤磁共振成像
- 3.0T高分辨率MRI综合评估主动脉顺应性和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 探讨3.0T高分辨率MRI综合评估主动脉顺应性和外周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32名健康志愿者,对每名志愿者在1~2h内重复行2次MR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胸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升主动脉(AA)、近段胸降主动脉(DA)和远段降主动脉(DDA)的扩张度(AD),以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PWV扫描应用时间分辨率为4.7~7.8 ms的二维相位对比层间速率编码技术获得数据,利用时间分辨率为18.75 ~ 31.25 ms的MR电影技术评估AD和FMD.对前后2次扫描图像质量行整体评分并对前后一致性行Kappa检验,对于重复扫描所得的2次PWV、AD和FMD结果的可重复性行组内相关系数分析(ICC)分析;利用Bland-Altman plot分析图评价重复检查所得2次结果间的一致性.结果 32名志愿者64次检查均成功完成,每次检查均可在30 min左右完成.前后2次图像整体评分分别为(3.53±0.62)、(3.41±0.67)分,两次结果间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76,P<0.05).5个指标前后2次检查可重复性分析结果显示可重复性较高:PWV分别为(4.33 ±0.88)、(4.36±0.88) m/s,AA-AD分别为(8.60±3.11)×10-3、(8.59±3.10)× 10-3/mm Hg(1 mm Hg =0.133 kPa),DA-AD分别为(6.95±2.44)×10-3、(6.95±2.42)×10-3/mm Hg,DDA-AD分别为(10.54±2.91) ×10-3、( 10.55±2.90)×10-3/mm Hg,FMD分别为(24.94±12.55)%、(24.92±12.38)%(ICC值分别为0.95、0.97、0.99、0.98和0.94,P值均<0.01).2次检查主动脉PWV、AA-AD、DA-AD、DDA-AD、肱动脉FMD的95%一致性限分别为-0.55 ~0.50、-0.11 ~0.12、-0.08 ~0.08、-0.23 ~0.21、-1.46~1.51,最大差值占最小平均值的比例分别为38.53%、9.65%、3.86%、5.68%、42.37%,均<50%,各数值之间一致性良好.结论 3.0T高分辨MRI可在一次检查中完成主动脉PWV、AD和外周肱动脉FMD的综合功能性评价,且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具备临床使用的可�
- 单艳林江徐鹏举周建军曾蒙苏张博恒陈财忠
- 关键词:顺应性主动脉内皮肱动脉
-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大动物模型的建立
- 2022年
- 目的探讨建立猪的“功能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并观察其对主动脉内壁面切应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50~55 kg的普通级上海白猪4头。采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经主动脉横切口入路,6-0聚丙烯缝线连续缝合左右冠瓣对合缘造成二瓣化形态。术后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主动脉瓣形态及主动脉瓣口血流动力学变化,通过4D-Flow磁共振成像观察其对主动脉内壁面切应力的影响。结果共制备出猪“功能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模型4个,成功率100.0%,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口的血流速度较术前显著增快(0.96 m/s vs.1.80 m/s)。4D-Flow磁共振成像显示动物模型主动脉内局部异常增高的壁面切应力及血流速度。模式动物术后升主动脉内最大壁面切应力>1.36 Pa,血流最大流速>1.4 m/s。结论制备猪的“功能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动物模型可行性强,科学可靠,可用于评估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病理生理变化相关研究。
- 杨泉林刘欢单艳朱黎鸣孙晓宁杨晔王文硕魏来王春生
- 关键词:动物模型
- 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征象分析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分析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SFT)CT/MRI征象,提高对本病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腹盆部SFT的CT/MRI表现,7例行CT动态增强扫描,4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最大径),平扫密度及信号特点,动态增强特征,病灶周围有无迂曲血管影,病灶内有无点条状小血管影,边缘是否清晰。结果:11例共14个病灶;14个病灶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肿块,最大径约1.5~15.0cm;7例10个病灶CT表现为低密度,7个病灶有囊变或坏死,2个伴钙化;4例4个病灶MR平扫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混杂信号或低信号,3个病灶伴囊变或坏死;12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期中等或明显强化伴延迟强化,2个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强化伴延迟强化;6个病灶增强后显示病灶周围迂曲血管影,10个病灶内可见点条状小血管影;10个病灶边缘清晰,4个病灶边缘不清晰。结论:腹盆部SFT的动态CT/MRI表现有一定多样性,但多数为富血供伴延迟强化的肿块,病灶周围迂曲血管影和病灶内点条状小血管影有助于诊断。
- 单艳曾蒙苏林江徐晨徐鹏举
-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