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 作品数:78 被引量:1,055 H指数:21 供职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矿业工程 更多>>
四川盆地地表剥蚀量恢复及其意义 被引量:58 2009年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热隆升史模拟能够定量恢复盆地四维动态热隆升剥蚀过程。根据四川盆地93件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定量热史模拟表明,晚白垩世以来盆地发生了广泛的阶段式抬升剥蚀作用,即晚白垩世(65 Ma前)快速隆升剥蚀、古近纪(65-23 Ma前左右)缓慢隆升剥蚀、新近纪(23 Ma前至今)快速隆升剥蚀。晚白垩世至今盆地范围内隆升剥蚀总厚度普遍大于2.5 km,新近纪快速隆升剥蚀幅度普遍大于1 km。进一步结合31组镜质体反射率反演校正剥蚀量数据,编绘阶段性(晚白垩世以来和新近纪)四川盆地地表剥蚀量等厚图,综合表明晚白垩世以来四川盆地隆升剥蚀量等值线展布格局发生根本变化,即早期主要以NE向展布格局为主(具近NE向和E-W向特征),新近纪则主要以近E-W向展布格局、盆地南北分异(北部地区隆升剥蚀量普遍小于2 km,南部地区普遍大于2 km)为主。四川盆地大中型油气田空间分布与晚中生代-新生代低剥蚀量具有密切联系。 邓宾 刘树根 刘顺 李智武 赵建成关键词:裂变径迹 剥蚀量 晚中生代-新生代 四川盆地 华南地区岩石圈三维结构类型与演化动力学 被引量:24 2003年 从地球层块结构研究思路出发,对华南及邻区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进行系统地构造解析,发现岩石圈中下部存在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高速块体,结合地质学、地球化学、其它地球物理学标志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将其称为幔块构造。研究显示高速块体或幔块构造是华南地区岩石圈构造格局和岩石圈表层构造变形最基本条件之一。首次建立起华南地区岩石圈三种三维几何结构样式:克拉通陆根状结构、造山带楔状结构和碎块状结构,以及岩石圈三类构造演化类型:克拉通型岩石圈、增厚型岩石圈和减薄型岩石圈(弱减薄型岩石圈及强减薄型岩石圈)。本文在论述华南岩石圈三维结构构造类型基本特征基础上,首次探讨了华南地区软流圈三维结构以及该区岩石圈演化动力学特征。 蔡学林 朱介寿 曹家敏 刘顺 郑圻森关键词:岩石圈 地震层析成像 晋冀内蒙交界区下地壳流变性质的实验研究及其构造演化意义 被引量:1 1998年 酸性和基性麻粒岩的高温高压实验表明,基稳态流动律分别为:ε=20.7exp(-288/RT)·Δσ3.0和ε=106.59exp(-425/RT)·Δσ3.02,并可与加拿大地盾的麻粒岩流动律相比。在下地壳的温度700℃~1000℃、压力1.0Gpa~1.2GPa和应变率10-4/s~10-7/s条件下,岩石变形以韧性变形为主,并发育韧性剪切带,其中辉石和斜长石极易发生动态重结晶及定向排列成线理,石英则已静态恢复,此结果与野外观察的吻合。下地壳的宏观流变模型显示,增厚型下地壳存在一厚的低蠕变强度层,减薄型地壳则上地幔也出现低强度层。大陆下地壳这种低蠕变强度层的流变性质有助于岩石圈增厚和减薄的发生。 赵靖 刘顺关键词:地壳 流变性质 岩石圈 川东北地区岩石声发射实验及历史构造应力研究 被引量:14 2005年 在详细讨论声发射法地应力测定的理论前提的基础上,对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侏罗系致密砂岩进行了地应力测定和模拟地层条件下岩石力学性质的测试,根据地层条件下岩石的泊松比计算了该区历史构造应力,并进行了构造裂缝发育性的探讨.测试及计算结果表明:最大构造应力方向为NE向,值变化在21.4~34.5 MPa之间;地层条件下,沙一段和须六段平行层理样品的平均抗压强度高达546.6 MPa和410.5 MPa.自晚三叠世以来,对川东北地区影响强烈的构造运动可能主要有两期,分别是沙溪庙组沉积前和沉积后.构造应力值与地层条件下岩石的抗压强度相比似乎显得太小,因此储层裂缝的发育程度总体上较低. 李智武 罗玉宏 刘树根 单钰铭 刘维国 刘顺关键词:KAISER效应 地层条件 构造应力 储层裂缝 郯庐断裂带演化动力学——多力源多时期分段作用模式 被引量:12 2006年 提出了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动力学多力源多时期分段作用模式。早—中侏罗世,扬子与华北地块碰撞后的持续会聚力、古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力(安第斯型)联合作用于郯庐断裂带,产生了左旋压扭活动。晚侏罗世,西太平洋型的古太平洋板块挤压力作用机制率先作用于中国大陆边缘的北部地区,并一直持续到古近纪。其在郯庐断裂带中、北段诱发出上地幔上涌力,使其产生了右旋拉张活动;郯庐断裂带南段直至晚白垩世才受到这种机制作用。晚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后退,上地幔上涌力作用已退到边缘海地区,郯庐断裂带全段受到边缘海地区上地幔上涌力诱发的次级挤压作用力,形成了右旋挤压活动。 刘顺 沈忠民 司建涛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动力学 中新生代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海岩石圈三维结构—动力学型式 <正> 通过中国东南大陆边缘至菲律宾海间过渡带人工地震测深和1°×1°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等的地质构造解析,发现大陆至大洋间过渡带岩石圈存在不同的结构样式和动力学型式;结合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其它标志的综合研究,... 蔡学林 朱介寿 曹家敏 阳正熙 刘顺 郑圻森若尔盖地区晚白垩世以来隆升作用与流体活动耦合效应 被引量:1 2011年 若尔盖地区晚白垩世以来阶段性隆升幅度不少于3400m,晚白垩世和晚中新世至今阶段的快速隆升过程对本区流体应力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综合野外详细地质、裂缝系统空间分布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特征研究表明,若尔盖地区浅部地层以发育高角度(或近垂直)裂缝为主,深部地层以发育低角度(或近平行)裂缝为主;流体早期具有热流体增温特征,中、晚期具有淡水流体混合特征,多期流体混染形成开放性流体动力环境,阶段性快速抬升过程与流体活动的多期性特征具有一定对应性.基于阶段性隆升过程诱发的岩石应力-应变行为特征,讨论了本区多期隆升运动背景下,阶段性隆升释压与流体幕式流动的时空耦合机制及油气地质效应. 邓宾 刘树根 李巨初,王国芝,刘顺,李智武,李祥辉 李巨初 王国芝 刘顺 李智武 李祥辉关键词:古流体 青藏高原东缘中生代若尔盖古高原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2019年 40 Ma B.P."原青藏高原"的提出使得青藏高原的早期隆升历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向东的延伸情况不明。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高原、龙门山冲断带和四川盆地有机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原-山-盆体系,成为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和生长的理想场所,而位于高原内部若尔盖地块的红参1井更为此提供了宝贵素材。基于红参1井的构造恢复和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结果,结合区域上已有的低温热年代学和古高程数据,提出青藏高原东缘在早新生代印-亚大陆碰撞之前就已形成了高原,称之为若尔盖古高原,并从基底构造属性、构造变形、地壳缩短与增厚、沉积记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证。红参1井钻井剖面构造恢复结果揭示所钻遇7 000余米的三叠系复理石层系实际上有46%的厚度是由构造重复所致,连同广泛发育的晚三叠世埃达克质花岗岩以及利用中性岩浆岩Sr/Y比值估算的地壳厚度,共同表明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地区在晚三叠世就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地壳加厚。红参1井多重低温热年代学[锆石(U-Th)/He,磷灰石裂变径迹和(U-Th)/He]测试结果揭示若尔盖地块分别在白垩纪中期(约120 Ma B.P.和约80 Ma B.P.)经历了2次快速的冷却事件,累计剥蚀厚度达5 km,之后转入极其缓慢的冷却过程,暗示其已进入高原化阶段;而在整个新生代期间处于近乎"零"剥蚀的状态而被动地抬升到现今高度(不同于常见的山脉隆升,地块隆升代表了一定范围的区域整体抬升)。因此,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地块最晚在白垩纪末期就已形成高原,即若尔盖古高原,其范围可能包括三叠系复理石层系覆盖的大部分松潘-甘孜地区,并可能向西与羌塘古高原相连,构成羌塘-若尔盖古高原。若尔盖古高原的形成不仅造成四川盆地西缘在白垩纪中期出现了重要的物源转变,更重要的是加剧了青藏高原东缘白垩纪气候干旱化,出现了大� 刘树根 李智武 Peter J.J.Kamp 冉波 李金玺 邓宾 王国芝 Ganqing XU Martin Daniík 杨迪 王自剑 李祥辉 刘顺 李巨初关键词:隆升剥蚀 中生代 青藏高原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三维结构—动力学型式 被引量:10 2005年 通过中国东南大陆边缘至菲律宾海域太平洋间过渡带人工地震测深和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的构造解析,发现大陆至大洋间的过渡带岩石圈存在不同的结构样式和动力学型式,结合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其他标志的综合研究,建立起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3种结构—动力学型式:盆岭结构—伸展动力学型式(南海北部式)、弧陆楔状结构—碰撞楔入动力学型式(台湾式)和沟弧盆结构—俯冲动力学型式(东海式)。在论述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3种三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岩石圈3种基本动力学型式及其地质意义。 蔡学林 朱介寿 曹家敏 阳正熙 刘顺 郑圻森关键词:岩石圈 地震层析成像 中国东南部 四川盆地中部平昌县龙岗地区节理特征及应力分析 被引量:8 2010年 川中平昌县龙岗地区构造变形较弱,岩层近水平,地表构造变形多见节理。通过对龙岗地区2 000余条节理面及擦痕的观测、统计、分析,依据节理的发育特征和运动性质,发现该区发育的NE-SW和NW-SE向节理、NNW-SSE和NEE-SWW向节理、NW-SE至NNW-SSE和NE-SW向节理以及NNE-SSW和NWW-SEE向节理为4套平面X共轭剪节理。节理中以近EW走向最为发育,以走滑为主,逆冲次之。根据其相互切割关系,运用构造解析的方法,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百余条多期(平面X节理及剖面节理)剪节理构造的古应力场(状态)进行反演,推测龙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力发生了EW向→NW-SE向→NS向→NE-SW向的多次转换。 陈灿 刘顺 何利 梁清玲关键词:四川盆地 节理 构造应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