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雄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心脏
  • 2篇肾衰
  • 2篇肾衰竭
  • 2篇微炎症
  • 2篇磷代谢
  • 2篇钙磷代谢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病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功能

机构

  • 7篇惠州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刘雄
  • 3篇黄肖萍
  • 2篇邹琼辉
  • 1篇胡振华
  • 1篇卓建钦
  • 1篇黄思兵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北方药学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钙磷代谢及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血透)对于其钙磷代谢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透析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血透组与联合治疗组,两组各有患者75例。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钙磷代谢水平及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治疗基本无差别,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血钙水平均有所提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磷水平比较,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血磷水平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单纯血透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钙磷乘积中,联合治疗组钙磷乘积达标率明显高于单纯血透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脏功能方面,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射血分数(EF)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心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血透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SRD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相对于单纯血透治疗而言,能够对于患者的血磷水平进行更好的控制,同时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减缓患者的肾性骨病的发生、发展,对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减少透析中高血压发生率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刘雄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终末期肾病钙磷代谢心脏功能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透析12周后,比较两组的微炎症状态、营养状态指标。结果透析后,观察组的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透析前,对照组的hs-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透析前,且观察组的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观察组的TP、ALB、BMI高于透析前,对照组的TP、ALB、BMI低于透析前,且观察组的TP、ALB、BM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态。
邹琼辉黄肖萍刘雄
关键词:高通量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微炎症状态营养状态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临床探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行桡动脉介入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除心绞痛状态无明显差异外,观察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方式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黄思兵刘雄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介入疗效
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联合铁剂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分别采取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联合铁剂治疗对肾性贫血患者微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重组人促红素联合铁剂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罗沙司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微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计数、铁蛋白(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性贫血疾病中采取罗沙司他治疗的效果优于重组人促红素联合铁剂治疗,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体内微炎症因子的水平。
刘雄卓建钦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素铁剂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透继发性甲旁亢患者钙磷代谢及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对因维持性血透治疗引起的甲旁亢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同时提供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对于改善其代谢及激素相关指标的效果。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60例甲旁亢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均为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除此之外,对照组用西那卡塞,观察组则用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均持续观察及治疗3个月,进行各组相关指标的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钙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受维持性血透继发甲旁亢患者给予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能够更为明显的让其钙磷代谢情况得到改善,且能下调血清iPTH。
邹琼辉黄肖萍胡振华刘雄
关键词:骨化三醇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旁亢钙磷代谢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BNP、CK-MB、cTnI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对其血清脑利纳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年间收治的100例CRF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腹膜透析治疗,试验组采取MHD治疗,两组均治疗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NP、CK-MB及cTnT水平变化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BNP、CK-MB及cTn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RF采取MHD的治疗方法,可较腹膜透析更好的保护患者心血管,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刘雄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心血管事件
床旁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在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急性肾衰竭(ARF)临床治疗中床旁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PF患者36例,实施床旁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并就其治疗前后的血压、呼吸、心率、生化指标、Boston评分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标准II(APACHEⅡ)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36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动脉氧分压、心率、氧饱和度、Boston评分、APACHEⅡ评分治疗后24 h分别为(78.70±12.15)mm Hg、(68.05±6.11)mm Hg、(97.50±15.80)次·min-1、(92.06±5.05)%、(6.10±2.30)分、(15.00±2.70)分,且生化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疗法应用于APF的临床诊治,其效果显著,患者肾功能恢复良好。
黄肖萍刘雄黎凤美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肾小球滤过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