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羽 作品数:9 被引量:47 H指数:3 供职机构: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3D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并发症的研究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3D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3D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增加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尿管留置时间及残余尿量、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3D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护理中,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既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残余尿量、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娟 刘羽 郑丽芳 梁金玉 杨琼 李珍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 住院时间 护理满意度 78例胆道再次手术的手术体会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总结胆道再次手术的经验,探讨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手术相关问题。方法:对78例胆道再次手术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结石因素,共46例;其次为胆道狭窄、胆囊残留及胆管肿瘤。再次手术的治疗方式以T管引流为主,共37例。其次为胆肠Roux-y吻合、肝叶切除术、及胆囊切除。结论:胆道再次手术原因复杂,手术难度大。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理的、个体化的手术方式,细致而熟练的胆道解剖技术是胆道再次手术成功的保证。 曾翔辉 刘羽 苏晋捷关键词:胆道再次手术 胆道狭窄 可调节式头部固定器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可调节式头部固定器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颈椎后路手术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采取传统头架,观察组术中采取可调节式头部固定器。对比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统计并对比压疮发生率,比较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颈椎障碍功能指数NDI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值及颈椎JOA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71.14±11.30)min,住院时间(8.70±1.04)d,短于对照组的(99.22±15.70)min、(11.89±2.10)d;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65.67±16.95)ml,低于对照组的(179.15±28.0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椎障碍功能指数NDI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值及颈椎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颈椎障碍功能指数NDI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生理曲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椎JOA评分及JOA改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节式头部固定器在颈椎后路手术中应用,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颈椎功能障碍及颈椎生理曲度值改善更明显,压疮发生率更低,建议优先选择。 梁金玉 郑丽方 刘羽 王妍 陈敏 张娟 高园艳 杨琼关键词:颈椎后路手术 手术时间 颈椎生理曲度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附63例报告)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6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腹4例,中转率6.3%;术中并发症发生8例,发生率12.7%;术后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14.3%。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与腹腔镜操作密切相关,规范操作,不断提高操作技巧并重视关键部位的处理,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曾翔辉 刘羽 曾祥福 苏晋捷关键词:结直肠癌 腹腔镜 并发症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 被引量:12 2015年 复杂性肛瘘是指除括约肌间瘘和低位经括约肌瘘以外的肛瘘。传统手术对肛门功能损害较大,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1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因其操作简单,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好,在临床得到较快推广。我院自2011-2013年采用LIFT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69例,并随访1年以上,现报道如下。 曾翔辉 刘羽 曾祥福关键词:复杂性肛瘘 手术治疗 括约肌 传统手术 肛门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46例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46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19例行全结肠切除回肠造瘘者,术后平均每天排便(6.13±0.95)次,发生造瘘口周围炎17例,肠梗阻2例,复发0例;17例行全结肠切除直肠肌鞘回肠储袋肛管吻合者,术后平均每天排便(4.21±0.54)次,发生回肠储袋炎3例,复发0例;10例行次全大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者,术后平均每天排便(2.11±0.32)次,复发4例,其中2例复发癌变行再次手术。结论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手术方式应个体化选择。首选手术方式应为全结肠切除直肠肌鞘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该术式术后肛门功能保留,效果更佳,复发少。 曾翔辉 刘羽 苏晋捷关键词:结肠息肉病 回肠储袋 肛管吻合 生物反馈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传统组各40例,传统组行切开肛瘘挂线旷置术,联合组行LIFT与VSD联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结果联合组与传统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传统组,治愈率高于传统组,住院费用低于传统组,P均<0.05;联合术出现术后并发症传统组2例患者出现肛门漏气但无溢液。结论 LIFT联合VSD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较好,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短,并发症较少。 曾翔辉 武彪 刘羽 苏晋捷关键词:复杂性肛瘘 负压封闭引流 改良截石位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析改良截石位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2例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仰卧位行剖宫产术,研究组采取改良截石位行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护理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匀未出现外周神经损伤及皮肤压疮等护理并发症情况。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时采取改良截石位能及时准确的观察阴道出血量,便于术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出血,避免术中体位变换,节省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羽 张娟 陈敏 梁金玉 李珍 杨琼关键词:改良截石位 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脑室造瘘管行空肠造瘘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0年 胃切除手术的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及消化道功能的影响,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以腹胀最为常见,以吻合口瘘最为严重。如何减少腹胀、尤其是吻合瘘的发生,一直是胃切除术后医生关心的问题。近十年来,空肠造瘘在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死亡率等方面的作用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我们统计了2007年6月-2009年6月应用脑室造瘘管行空肠造瘘和未应用空肠造瘘的胃切除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及医疗费用。现报告如下。 苏晋捷 曾翔辉 曾祥福 刘羽关键词:胃切除术后 空肠造瘘 造瘘管 胃切除手术 消化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