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立杰

作品数:32 被引量:173H指数:6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秦皇岛市科技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CT引导
  • 9篇穿刺
  • 7篇细胞
  • 6篇肿瘤
  • 6篇胃癌
  • 6篇化疗
  • 6篇活检
  • 6篇活检术
  • 6篇恶性
  • 5篇血管
  • 5篇穿刺活检
  • 5篇穿刺活检术
  • 4篇蛋白
  • 4篇心功能
  • 4篇皮穿刺
  • 4篇疗效
  • 4篇经皮穿刺
  • 4篇老年
  • 4篇护理
  • 4篇灌注

机构

  • 28篇秦皇岛市第一...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唐山市丰润区...
  • 1篇天津市武清区...

作者

  • 31篇刘立杰
  • 16篇付占昭
  • 10篇毕然
  • 9篇张双
  • 8篇顾涛
  • 7篇高立明
  • 7篇郑磊
  • 6篇华海侠
  • 6篇贾洪菊
  • 5篇曹军丽
  • 5篇刘淑华
  • 5篇刘永政
  • 4篇孟玮
  • 4篇柳东田
  • 4篇李平
  • 4篇张秋丽
  • 3篇付宝红
  • 3篇张双
  • 2篇王倩
  • 2篇王倩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癌易感性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的临床基础研究
顾涛华海侠张运捷孟玮刘立杰张秋丽温韬王光霞邵莎莎
该课题研究COX-2基因多态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的风险关系,探讨COX-2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所起重要作用。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RFA前后外周血细胞外组蛋白、髓过氧化物酶、细胞因子(IL-1β, IL-6, IL-10, TNF...
关键词:
关键词:肝癌肿瘤细胞
SIRT3 HIF-1αFAP和HGF在不同临床分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3(SIRT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不同临床分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3例,取患者原发肿瘤组织为癌组织标本,同时选取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IRT3、HIF-1α、FAP和HGF的表达水平,分析SIRT3、HIF-1α、FAP和HGF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IRT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HIF-1α和HG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FA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81%,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P<0.05);SIRT3、HIF-1α、FAP和H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SIRT3与HIF-1α、FAP、HGF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HIF-1α与FAP、H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FAP与H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IRT3、HIF-1α、FAP和HGF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TNM分期存在相关性,它们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SIRT3的表达可能起到负向调控HIF-1α、FAP和HGF的作用。
郑磊刘立杰康丽影程严高立明
关键词:胃癌HIF-1ΑFAPHGF
腹腔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洛铂射频热疗对恶性腹腔积液患者VEG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腹腔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洛铂射频热疗治疗对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70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洛铂40 mg/m2,1次/周,治疗温度维持在43℃;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治疗第1、4、7天腹腔内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60 mg。2组均在腹腔热灌注治疗后30 min进行局部射频热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腹腔积液VEGF水平、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ORR)62.86%(22/35)高于对照组的37.14%(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OL改善率65.71%(23/35)高于对照组的40.00%(1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腔积液VEGF水平随治疗时间增加而下降,治疗7 d、14 d、4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洛铂腹腔内灌注联合射频热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临床疗效好,抑制VEGF表达,提高患者QOL,且安全性高。
贺玉卿高立明高庆壮刘立杰曹军丽郑磊于晓麟付占昭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洛铂腹腔灌注射频热疗生活质量
男性肺恶性结节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肺癌患者伴有性激素的失衡和紊乱,但既往研究更多关注性激素在生殖器官肿瘤中的作用,如乳腺癌、前列腺癌或宫颈癌等。有关性激素在肺癌患者的水平变化尚不明晰。本研究检测了男性肺恶性结节患者以及肺良性结节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探讨性激素在肺恶性结节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张双刘立杰孟玮付宝红杨宏伟张迎芬付占昭顾涛
关键词:性激素水平肺癌患者恶性结节血清生殖器官肿瘤
细胞外组蛋白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诊断作用及机制
2022年
放射治疗是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但由于肺是射线敏感器官,其组织细胞容易受到辐射的损坏[1]从而可以引发放射性肺损伤(RILI)。RILI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肺泡及内皮细胞损伤等有关[2]。在体外研究中,细胞外组蛋白可损伤内皮细胞[3]、刺激细胞因子的释放[4],并可以诱导嗜中性粒细胞细胞外诱捕网的形成和髓过氧化物酶的释放。因此,推测细胞外组蛋白可能作为促炎介质在RILI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拟通过收集接受胸部放疗的肺癌患者并利用细胞实验,测定细胞外组蛋白及相关炎症因子以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
刘立杰银英白立立张小陆霍新龙于晓麟顾涛贾洪菊张双华海侠
关键词:内皮细胞损伤局部控制率髓过氧化物酶细胞实验嗜中性粒细胞
老年结直肠肿物患者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应用
2015年
老年结直肠肿物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常见,多由结直肠镜检查取病理定性。由于部分肿物位置深或肿物较小,结直肠镜不易获取病理,且部分老年患者不接受此检查〔1〕。CT引导下经皮结直肠肿物穿刺活检术可获得病理学诊断,为我科创新性诊断方法,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相关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对结直肠肿物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
刘立杰张双李平付占昭毕然靳甜
关键词: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穿刺活检
细胞外组蛋白在小鼠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胸部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放射治疗是胸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虽然放射治疗技术在逐渐改进,但仍避免不了心脏及邻近器官受到照射[1-2]。研究发现,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是非癌症相关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3]。RIHD可以降低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最终导致心肌电生理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4-6]。目前RIHD病因机制尚不明确。
刘立杰闫佳旭白立立张小陆霍新龙于晓麟顾涛张双贾洪菊华海侠
关键词:心肌电生理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性心脏损伤病因机制放射治疗技术
曲美他嗪联合体外反搏对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体外反搏对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心力衰竭病人72例,随机分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60 mg口服,持续8周;观察组给予曲美他嗪60 mg口服,持续8周,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持续2周。8周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低于观察组的9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R、ISI及LVEDD、LVEF、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IR分别为(2.84±0.41)、(2.43±0.37),ISI分别为(-4.20±0.71)、(-3.59±0.68),LVEDD分别为(54.41±7.13)mm、(48.52±6.34)mm,LVEF分别为(50.18±12.06)%、(59.34±12.30)%,FS分别为(0.30±0.11)、(0.39±0.12),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体外反搏可以提高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及胰岛素抵抗。
王楠张双刘永政王倩刘立杰刘淑华柳东田
关键词:曲美他嗪体外反搏心功能胰岛素抵抗
进展期胃癌同步放化疗预测因子及疗效的研究
高立明刘立杰孟玮曹军丽郑磊邸娅付占昭贺玉卿毕然
该技术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r5a2和GPC3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不同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胃癌组织中nr5a2和GPC3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两蛋白不同...
关键词:
关键词:胃癌临床病理学细胞增殖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替吉奥对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4例。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单药替吉奥,40mg/m2,2次/d,餐后30min口服,连续服用14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15mg加500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滴注,化疗前1d起连续应用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4.1±0.1)个月和(3.1±0.2)个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Ⅰ~Ⅱ度不良反应,其中以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高立明程少会卢坤玲曹军丽刘立杰邸娅郑磊郑岳
关键词:内皮抑素晚期胃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