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华
- 作品数:61 被引量:194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美国AP课程教育理念对我国大学自主招生的启示被引量:7
- 2014年
- 美国AP课程促进了美国精英教育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反思美国AP课程60年的发展,主要体现了三个核心理念:一是快出人才的加速教育理念;二是课程学习的个体选择性理念;三是大学、中学课程衔接管理的理念。美国AP课程教育理念对于我国大学自主招生联动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即开发中国特色的大学先修课程有助于改进大学招生标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精英教育质量。
- 刘清华樊本富
- 关键词:AP课程大学自主招生
- 企业员工工作投入培育体系研究
- 刘清华
- 关键词:人才管理动力系统
- 树立走入21世纪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被引量:2
- 2001年
- 高等教育迎接挑战,必须正视质量问题。这首先要树立走入21世纪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即:高等教育质量是共性化的质量、多样化与整体化的质量,以人为本的系统质量。
- 刘铁刘清华
-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观
- 美国高校非强制性考试入学政策及评价被引量:2
- 2018年
- 二战以来的美国本科院校招生,通常实施以招生考试成绩为主的综合评价录取政策。20世纪90年代,270多所美国高校招生实施了新的综合评价政策——非强制性考试入学政策,学生的招生考试成绩成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非必要条件。2008年以后,该政策的实施进入迅猛发展阶段,实施该政策的高校达一千余所。其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致力于降低招生考试的负效;部分州取消《平权法案》加速了高校改善招生公平;满足高校招收个性学生的竞争需要;适应高中课程变革的要求。美国高校实施非强制性考试入学政策,一直伴随着很大的争论,其核心是招生考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这对于我们深入反思招生考试的功能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招生考试成绩录取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案例与启示。
- 刘清华
- 关键词:高考改革本科院校招生考试
- 跨国公司定价新策略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跨国企业原有的定价策略有些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许多跨国企业在全球定价策略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不断涌现出一些具体的创新做法。
- 刘清华
- 关键词: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经济时代信息技术
-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被引量:8
- 2004年
- 民国时期的统一高考与单独招考利弊共存 ,但前者有更利于中学的教育教学。会考制度是架设在高校招生考试与中学教育间的一座桥梁 ,不过考试的方法要适当 ,主要是考试标准要体现课程标准 ,体现出时代的素质要求。如此 ,方可夯实高等教育的基础 。
- 刘清华
- 关键词:民国时期招生考试
- 我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的优化路径思考
- 2024年
- 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下,高校已基本建立招收具有拔尖创新潜质学生的通道,但仍然面临学习成绩优秀或者竞赛成绩突出与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矛盾,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目标与选拔培养手段的矛盾。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引导还需要更加科学,大学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的科学探索还不够全面深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推动健全面向优秀高中生的挑战性课程学习机制,需要大学主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化招生评价机制。
- 刘清华
-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 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卷命题历时研究(2012-2014年)被引量:6
- 2015年
- 以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2012年至2014年普通高考英语学科全国新课标卷Ⅰ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维度为命题素材和试题设计,且对部分题型进行历时分析并附部分命题评议,以为高考英语命题改革提供参考。
- 陶百强刘清华
- 关键词:语言测试高考英语英语命题英语试题分析
- 中国高考体制的多样化变革对教育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5年
- 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长期实行,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有难以克服的消极影响,寻找一种弥补的办法势在必行。分省考试与命题制度的形成,正是改革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产物,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但这种制度依然没有克服全国统一高考对学生素质发展不能全面导向的缺陷。作为辅助手段的高校自主招考,是高考体制的深层触动,有利于弥补高校教育个性缺乏的弊病。调查显示,统一与多样结合的制度,有利于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寻求弥补文化考试不足的办法,达到对教育的全面与个性导向,仍然是高考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 刘清华
- 关键词:高考体制教育影响
-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困境与解决路径
- 2024年
-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我国中职教育在职教师资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结合实地调研分析发现,导致职教师资发展困境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政府政策层面对职教师资引进的保障力度不够;二是中职学校层面缺乏激励性的专业师资管理制度;三是社会文化层面对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解决这些困境,需要发挥政府在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中的牵头保障作用,增强中职学校在师资质量全面提升方面的办学主体责任,加强国家主流媒体对职教发展包括师资发展进行正面文化宣传。
- 马振原葛如一钟宇航钟尧刘清华
-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