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清华

作品数:36 被引量:96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中毒
  • 16篇急性中毒
  • 10篇毒物
  • 5篇急性
  • 3篇中毒原因
  • 3篇病例分布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诱变性
  • 2篇群发
  • 2篇群发性
  • 2篇染色体组
  • 2篇染色体组型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救治
  • 2篇化学物
  • 2篇环境化学物
  • 2篇检测环境
  • 2篇次缢痕
  • 1篇毒物种类

机构

  • 26篇广西医科大学
  • 1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职业病防...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河池市疾病预...

作者

  • 30篇刘清华
  • 15篇蒋东方
  • 9篇张振明
  • 7篇胡德宏
  • 5篇胡启平
  • 5篇马军
  • 5篇袁志刚
  • 4篇方玲
  • 3篇陈雪冬
  • 2篇苏益
  • 2篇葛宪民
  • 2篇农康
  • 2篇叶英
  • 2篇梁德新
  • 2篇苏素花
  • 2篇庞启平
  • 1篇李爱荣
  • 1篇龙珺
  • 1篇王永艳
  • 1篇韦荣干

传媒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临床新医...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职业卫生与病...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铁道劳动安全...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 5篇1999
  • 2篇199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6005例急性中毒病例的毒物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摘要】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引起急性中毒的毒物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广西36家市级医院、12家县级医院及15家乡镇卫生院共63家医院在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中毒病例与毒物资料,用“毒物中毒年份分类法”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532种毒物引起6005例急性中毒病例。将532种毒物按5年内出现的频次分为高发类(连续5年都出现)、低发类(连续2~4年出现)、新发类(仅出现1年)毒物3类,其毒物种数分别为54、158、320种(各占10.15%、29.70%、60.15%);高发、低发、新发3类毒物造成的中毒病例总数分别为4688、780、537例(各占78.07%、12.99%、8.94%),病例分布范围分别为8—837、2.25、1~69例;77.78%(42/54)的高发类毒物造成中毒的病例数在20例以上,89.87%(142/158)的低发类和98.75%(316,320)的新发类毒物造成中毒的病例数在10例以下。5年的动态分析显示:高发、低发、新发类毒物中平均每种毒物出现的频次为5、2.6、1次;高发类毒物每年引起中毒的毒物数相同,低发、新发类毒物每年引起中毒的毒物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61%和20.10%,而病例分布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08%、16.53%、31.96%;平均每种毒物病例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28%、1.13%、11.45%。结论高发类毒物的出现数量最少,造成中毒的病例数最多,每种毒物引起中毒的病例数范围大,每年以每种毒物的病例数增加为特点;新发类毒物出现数量最多,造成中毒病例数最少,每种毒物引起中毒的病例数范围小,每年以毒物数与每种毒物的病例数增加为特点;低发类毒物的特点基本上处在高发和新发类毒物之间。
蒋东方张振明胡德宏刘清华
关键词:病例分布
广西地区6005例急性中毒毒物5年动态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引起急性中毒毒物的5年动态变化特点。方法通过查阅病历和收集资料,进行毒物5年动态分析。结果在6 005例病例与532种毒物中,1、2~4和5年组的毒物与病例分布依序分别为60.15%与8.94%、29.70%与12.99%、10.15%与78.07%;在各年组内的各类毒物数与病例数构成比比较,1~4年组以医药类最高(42.50%与27.56%、50.55%与42.91%、47.06%与39.27%、39.39%与36.45%),5年组则以农药类最高(46.30%与48.12%);平均每种毒物病例数在1、2~4和5年组依序为1.68、4.94、86.81例。结论以5年组毒物的致病性最强,尤其是农药类,应作为广西地区急性中毒防控重点。
蒋东方刘清华
关键词:急性中毒
广西各种意外性急性中毒2330例的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探讨广西意外急性中毒特点,调查分析了63家市、县、乡镇医疗单位的2 330例意外性急性中毒病历资料。结果显示农村以男性、36岁~60岁、务农与农药类毒物的病例分布率(依序为:55.19%、42.21%、72.81%、40.21%)明显高于城镇(依序为:45.35%、30.95%、3.50%、3.83%),城镇以女性、20岁~35岁、务工、无职业、化学类毒物的病例分布率(54.65%、38.11%、35.15%、29.69%、56.56%)显著高于农村(44.81%、25.26%、4.59%、11.26%、21.32%)(均为P<0.005)。另农村农药类毒物以有机磷(占48.28%)最高,城镇化学类毒物以CO(占89.16%)最高;意外中毒病例数平均每年以13.82%的速度在递增。说明广西意外中毒人群结构与毒物种类在城乡间具有明显差别。
张振明蒋东方刘清华
虎纹蛙的染色体组型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染色体组型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它们在遗传过程中是相对稳定的,研究各种动物的染色体组型,其染色体数目、形态等特征可作为鉴定动物种类的指标。方法:以虎纹蛙(RanatigrinarugulosaWiegmann)的骨髓和精巢为材料,制备了虎纹蛙骨髓细胞染色体及精巢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选择形态完好的中期分裂相进行拍照放大,用常规统计方法测量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和着丝粒指数等。结果:虎纹蛙体细胞染色体数2n=26,NF=52,可配成1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5对(Nos.1~5)为大型染色体;8对(Nos.6~13)为小型染色体。全套染色体可分为A组(No.1)、B组(Nos,2~5)和C组(Nos.6~13)。在No.6的长臂远端区域可见次缢痕。同时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Ⅱ显示具有13个二价体,与体细胞染色体对数相符。结论:该蛙染色体的类型。
方玲胡启平刘清华
关键词:虎纹蛙染色体组型细胞遗传学
广西男女急性中毒原因与毒物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广西男女性急性中毒的中毒原因与毒物特点。方法通过查阅63家医院2005-2009年的急性中毒病历收集资料,作男女间的总体发病、中毒原因、中毒毒物的分类分析。结果在6 004例病例中,女性(3 189例)高于男性(2815例),男女之比1∶1.13;其年龄:女性以20~60岁组(73.25%)高于男性(63.91%),而男性则以<19、>61岁2组(24.97、11.12%)高于女性(17.40、9.34%);其中毒原因:以意外性原因中毒病例(39.02%)最高、其次自杀性(31.50%);其中毒毒物:以农药类毒物的中毒病例(42.42%)最高,其次为化学类(17.72%),2类毒物的病例数占男女总病例数的60.14%。女性病例分析:其原因以自杀性中毒病例(39.92%)最多,其次为意外性(36.56%),其毒物以农药类的病例数(46.47%)最多,其次为化学类(19.07%)。男性病例分析:其原因以意外性中毒病例(41.81%)最多,其次为误食性(25.97%);其毒物以农药类中毒病例(37.83%)最多,其次为化学类(16.20%)。结论意外性和自杀性中毒原因与农药类和化学类毒物为广西地区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与毒物,其中女性以农药类毒物所致自杀性急性中毒为主,男性则以化学类毒物所致的意外性急性中毒为主。
蒋东方刘清华
关键词:急性中毒中毒原因
广西地区群发性与散发性急性中毒特点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群发性与散发性急性中毒的特点。方法选取2005—2009年广西11个市的36家市级医院、12家县级医院和15个乡镇卫生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6 0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群发组641例,散发组5 369例。由专家制定调查方案与表格,统计中毒地点(家里、学校、工作场地、餐馆、娱乐场所或其他)、中毒原因(意外性、职业性、误食性、医疗性、自杀性或其他)、毒物类别(化学类、农药类、医药类、植物类、动物类、感染类或其他)、中毒程度(轻、中、重度)、治疗效果(治愈、后遗症、死亡)。结果群发组与散发组中毒地点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08.57,P=0.00);两组家里、学校、工作场地、餐馆和其他场地中毒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群发组与散发组中毒原因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46,P=0.00);两组意外性、误食性、医疗性、自杀性和其他原因中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群发组与散发组毒物类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76.14,P=0.00);两组化学类、农药类、医药类、植物类、动物类、感染类和其他类毒物中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群发组与散发组不同中毒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50,P=0.00)。群发组与散发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41,P=0.68)。结论群发性急性中毒的人群聚集性较强,对毒物的"未知性"较明显,致中毒毒物种类多,中毒程度较轻;而散发性急性中毒,中毒环境的人群聚集性较弱,中毒原因较多,对毒物多有所认识,致中毒的毒物种类较少,中毒程度较重。
蒋东方胡德宏张振明刘清华
关键词:中毒毒物
广西黑斑蛙的染色体组型及Ag-NORs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对广西黑斑蛙的染色体组型及Ag-NORs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片及用核仁形成区的一步染色法进行银染。结果:本实验蛙的二倍体染色体2n=26。可配成1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大型5对,小型8对。在第8号染色体长臂中央具有明显次缢痕。Ag-NORs亦是在No.8,数目为2个。结论:广西黑斑蛙与国内其它地区同种蛙的染色体结构有差异。
刘清华马军袁志刚
关键词:黑斑蛙染色体组型AG-NORS次缢痕
广西市、县、乡三级医院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收集了63家各级医院2005—2009年收治的6 011例急性中毒病例,分别进行三类医院完成救治例数、病例中毒程度、救治效果、救治方法以及中毒病例入院前现场处理分析,对当前广西市、县、乡三级医院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张振明蒋东方刘清华
关键词:急性中毒救治疗效
厂矿中老年职工患病情况与工作接触关系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厂矿企业中老年职工的9种(类)疾病与工作接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研究资料。结果:厂矿企业中老年职工中9种(类)疾病的分布顺位不同于非厂矿企业同龄人群,厂矿企业人群内不同工种、接触不同职业病有害因素者间的总患病率及所患疾病亦有差别,且退休后所患疾病的平均发病年龄不同。结论:厂矿企业中老年职工的患病情况与工作接触有关。
刘清华蒋东方葛宪民王永艳刘流李爱荣
关键词:中老年职工回顾性调查
广西2005~2009年急性中毒6011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研究分析广西近年来急性中毒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西63家医院从2005~2009年期间收治的6 011例各类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中毒人群特征分析显示女性病例占53.11%,男性占46.89%,以20~60岁年龄段(68.84%)居住在农村者为多(61.02%)。前三位的中毒原因为意外性占39.42%、自杀性占31.41%、误食性占21.57%;毒物经口进入体内引起的中毒占70.89%、经呼吸道者占20.70%、经皮肤接触者占10.48%,且以散发病例为主(89.32%);中毒环境与年度分析表明,发生在家里者占79.53%。2009年中毒病例数比2005年增加了54.00%,每年平均递增13.50%。结论广西急性中毒的基本情况与国内报道相似,但亦有广西某些突出特点,且每年递增较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葛宪民蒋东方刘清华
关键词: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