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指导性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50例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退热时间(2.5±0.8)d,疱疹消失时间(3.7±1.4)d,控制惊厥时间(3.2±1.0)d,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恢复正常时间(3.3±0.9)d,精神好转时间(4.6±3.1)d,平均住院时间(11.2±2.9)d。死亡1例,内斜视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电话追踪随访3月,患儿出院后无任何并发症出现,一般情况良好。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能够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黄雪琴刘欣耿剑忠王锦
-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手足口病病毒性脑膜炎
- TLR2、TLR4在阿霉素损伤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
-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阿霉素(adriamycin,ADR)损伤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探...
- 束进刘欣王海波彭俊娟朱红英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儿童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效应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儿童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效应,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川崎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0例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单剂量IVIG1g/kg次组(1g组),单剂量IVIG 2g/kg组(2g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在此治疗基础上服用中等剂量的阿司匹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免疫学效应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总热程、住院时间、外周血WBC、CRP、ESR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剂量1g/kg IVIG治疗KD与单剂量2g/kg IVIG治疗KD相比,不仅可发挥相同的临床治疗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而且安全、有效、经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刘欣王锦徐宝华耿剑忠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川崎病临床疗效免疫学效应
- 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ABO溶血病新生儿43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3例,给予丙种球蛋白1g/(kg.d),连用2d;对照组20例,给予丙种球蛋白0.5g/(kg.d),连用2d。记录患儿血清胆红素变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胆红素,减少黄疸消退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刘欣黄密嘉袁道朱玮
- 关键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ABO溶血病
-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在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在川崎病(K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5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组,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KD患儿急性期、缓解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及血清ANCA水平和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并将同期住院的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研究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及ANC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期,研究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及ANCA的水平虽较急性期均有明显的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NCA可作为KD患儿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ANCA水平增高对冠状动脉具有一定的损害。
- 黄雪琴徐宝华刘欣王锦
-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川崎病
- 血气、电解质分析及CK、CK-MB、HBDH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变化与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气、电解质分析及CK、CK-MB、HBDH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窒息患儿,按照窒息程度阿普加评分(Apgar)分为重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20例,轻度组80例,另取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血气分析仪对各组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动脉血酸碱度(pH值)、剩余碱(BE)、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同时检测电解质(K^+、Na^+、Ca^(2+))及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三种酶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组患儿血气指标pH值、BE明显降低(P<0.05),PaCO_2明显升高(P<0.05),轻度组pH值、BE、PaCO_2无明显差异(P>0.05),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血气指标pH值、BE下降更显著(P<0.05),PaCO_2升高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组与轻度组患儿Ca^(2+)明显降低(P<0.05),K^+、Na^+无明显差异(P>0.05),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Ca^(2+)下降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重度、轻度两组患儿CK、CK-MB、HBDH均显著升高(P<0.05),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CK-MB上升更显著(P<0.05)。结论:对新生儿动脉血进行血气、电解质分析及CK、CK-MB、HBDH测定,可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 徐宝华刘欣黄蜜嘉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血气分析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