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兰
- 作品数:24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消胚清宫饮促进药物流产绒毛、蜕膜坏变清除作用的研究
- 王孝莹刘桂兰孟秀芝师青春王萍高家艾于杰梁珊珊
- 该课题针对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和急待解决的药流不全流产及出血等副反应,尤其针对尿HCG值高、孕囊较大,绒毛及蜕膜发育旺盛,易导致不全流产及药流易失败者,从宏观、微观及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了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米非...
- 关键词:
- 关键词:药物流产
- 专方专法治疗卵巢早衰被引量:1
- 2010年
-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卵巢功能在40岁以前出现衰竭,导致患者不育及低雌激素水平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现代医学迄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药以整体调节作用为优势,从多角度、多环节、多靶点予以调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刘研刘桂兰
- 关键词:卵巢早衰
- 谈运用离明肾气汤治疗肾病型肾炎的体会被引量:3
- 1992年
- 离明肾气汤是著名中医学家马骥教授所创制,经多年临床验证,治疗肾病型肾炎属脾肾阳虚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笔者仿马老用方意,积累了大量的病例,亦收到同样的效果,现笔者将运用离明肾气汤治疗肾病型肾炎的体会浅谈如下:
- 马龙侪刘桂兰
- 关键词:肾炎肾病型
- 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与MHC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MHC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及85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的MHC各等位基因及亚基因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将该方法与其它检测MHC等位基因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MHC-DRB1*09(RR=4.202,P<0.05)基因与PD正相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其它MHC-DRB1*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项研究结果提示,MHC-DRB1*09基因可能是我国北方汉族人PD致病的易感基因,为揭示PD的发病机制中免疫遗传学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和依据。
- 刘桂兰侯敬丽石晶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 山香胶囊对原发性痛经β-EP及MHC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
- 刘桂兰
- 通过实验研究,使山香胶囊治疗PD寒凝气滞血瘀型的疗效与机理得到进一步深入验证,并在国内首次通过检测MHC基因多态性探讨PD的易感因素及该药的作用,预计该项目如进展顺利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研制痛经的新药及大力推广应用提供...
- 关键词:
-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基因多态性
- 异痛消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机理研究
- 刘桂兰
- EM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腹腔镜等诊断技术的提高,亦使许多年轻患者能够提前做出诊断。EM虽然为良性病变,但却有着类似于恶性疾病的侵润与生长,平均恶变率为0.7-1%。EM的显著症状是疼痛...
- 关键词: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
- 刘桂兰教授运用脐针治疗妇科疾病临床经验举隅
- 2024年
- 脐针疗法是由齐永教授创立,主要采用易经八卦理论为核心,以分方归类、取象比类等易经思维,结合证候虚实,辨证论治确定针刺方案,在脐部实施针术,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本文简述脐针的学术渊源及理论指导,通过验案三则阐述刘桂兰教授采用脐针治疗妇科疾病的针灸方法及临床诊疗思路,为临床妇科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王若璇刘桂兰
- 关键词:妇科
- 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与MHC—DRB1~*基因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23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32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MHC—DRB1*各等位基因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将该方法与其它检测MHC等位基因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MHC—DRB1*09(RR=3.462,P<0.05)基因与PD正相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其它MHC—DRB1*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项研究结果提示,MHC—DRB1*09基因可能是我国北方汉族人寒凝血瘀型PD致病的易感基因,为揭示寒凝血瘀型PD的发病机制中免疫遗传学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和依据。
- 刘桂兰侯敬丽曹峰林
- 山香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刘桂兰刘东霞刘研
- 关键词:痛经经行腹痛月经病胶囊
- 芪苓抑瘤方结合DNA倍体分析治愈CⅠNⅡ-Ⅲ 2例报导
- 2018年
- 全自动ICM-DNA定量(倍体)检测是细胞学测量分析技术,采用细胞形态人工智能识别和DNA定量测量结合,运用云处理技术,提高病变检出率,更早发现癌前病变。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1)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2)细胞癌变趋势和性质及发展速度预后情况评估。(3)肿瘤恶性程度评价。(4)CIN及宫颈癌治疗后的随访,参与治疗方案。
- 刘桂兰赵铭宇石晶田国英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