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辉
- 作品数:59 被引量:259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 2014年
-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结合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发展需求和专业特点,从实验条件、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队伍及管理质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优化,研究提出一种实验教学创新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付成华涂兴怀刘晓辉张焕敏
- 关键词:实验教学水利水电工程
- 成都市公共服务流程再造的实践探索
- 2006年
- 本文以成都市的公共服务流程再造为例,通过阐述成都市公共服务流程再造的背景、基本原则、设计思路、主要模式以及成果评估,为当前公共部门实施流程再造提供实践借鉴。
- 刘晓辉郭金云
- 关键词:公共部门
- 不同应变率下煤岩破坏特征及其本构模型被引量:14
- 2021年
- 利用直径5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煤岩展开20-100 s^(-1)动态应变率下的单轴冲击压缩试验,结合高速摄影分析其变形破坏特征,并建立基于Weibull统计分布和Drucker-Prager破坏准则的煤岩动态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煤岩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随应变率升高,动态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均呈线性增长且增幅显著,破坏形态由低应变率下的轴向劈裂破坏向高应变率下的压碎破坏过渡;(2)在动态应变率20-100 s^(-1)下,煤岩破坏后碎块具有明显的分形特性,破碎块度分维值为1.9-2.2,且随着应变率的升高,煤岩破碎程度增大,碎块块度减小;(3)基于Weibull分布参数F_(0)、m和应变率的关系,修正煤岩的本构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
- 郑钰施浩然施浩然张文举
- 关键词: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破碎块度动态本构模型煤岩
- 一种控制水渠弯道水流超高的导流坎技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水渠弯道水流超高的导流坎技术。包括在弯道底板上设置多组导流坎构成导流区和过流区,导流坎一端与弯道凹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水渠中部,导流坎与凹岸边墙倾斜设置,包括挡水面和背水面,挡水面与凹岸和过流侧面平滑...
- 吴宇峰刘小兵宋文武施浩然曾永忠符杰杨耀付成华刘晓辉徐良芳刘晓庆
- 文献传递
- 深埋大理岩三轴加卸荷过程能量演化特征被引量:4
- 2023年
- 为研究深埋大理岩加卸荷全过程的变形破坏特征,利用MTS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锦屏深埋大理岩试样开展25、50、80 MPa 3种不同初始围压和0.01、0.1、1.0 MPa/s 3种不同卸荷速率的三轴加卸荷试验,引入能量转化参数以更好地表征峰前及峰后能量转化特征,并据此构建基于耗散能的损伤模型,深入探索大理岩加卸载破坏全过程的损伤演化状态。结果表明:大理岩在卸荷段前主要以弹性能的累积为主,卸荷开始后耗散能占主导地位。峰前卸荷过程中U_(d)耗散速率>U_(3)消散速率>U_(e)储存速率,与常规三轴加载相比,大理岩在峰前卸荷段的应变能转化速率大得多。峰后应力跌落段各应变能转化速率明显较峰前卸荷段大,表明峰后大理岩环向扩容加剧,弹性能在峰后快速释放。随着初始围压、卸荷速率的增大,大理岩由张拉-剪切破坏转变为以剪切破坏为主,峰后耗散能的耗散速率越快,则大理岩剪切破裂性质愈明显、脆性破坏越强、破坏程度越小。高围压可能会抑制岩石的损伤累积扩展,而高卸荷速率下大理岩试样内部裂纹扩展不充分导致其发生破裂时损伤曲线急剧上升。
- 李泓颖刘晓辉肖文根郑钰薛洋桂欣
- 关键词:深埋大理岩
- 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及评价被引量:3
- 2013年
- 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是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验收的必要依据。本文结合江门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工作,通过工程形象评价、工程地质评价、闸坝枢纽建筑物安全评价,进一步规范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程序及评价体系,保证水电站正常运行和大坝的安全管理,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刘晓辉张焕敏付成华宋文武
- 关键词:蓄水安全工程地质安全评价
- 不同应变率下煤岩冲击动力试验研究被引量:74
- 2012年
- 利用φ75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系统,对煤岩进行不同应变率下冲击压缩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煤岩微细观特征复杂,离散性强;煤岩在低应变率下多呈轴向劈裂破坏,高应变率下呈现出压碎破坏;冲击过程中能量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耗散能与应变率基本呈弱幂函数关系或线性分布关系;煤岩破碎块度分维与应变率呈线性相关,分形维数在1.7~2.2范围内,应变率越大,块度越小,分形维数越大,煤岩耗散能量越大。
- 刘晓辉张茹刘建锋
- 关键词:煤岩应变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动态力学性能能量耗散
- 一种弯道导流坎结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道导流坎结构。包括设置在河床弯道凹岸的导流坎,包括挡水面和背水面,挡水面是一垂直设置的平面,平面一端有凹形弧面与凹岸平滑连接,另一端有凸形弧面与导流坎过流侧面平滑连接;背水面顶部到底部由平滑连接的凸形弧...
- 吴宇峰刘小兵宋文武施浩然曾永忠符杰杨耀付成华刘晓辉徐良芳刘晓庆
- 一种控制水渠弯道水流超高的导流坎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水渠弯道水流超高的导流坎结构。包括在弯道底板上设置多组导流坎构成导流区和过流区,导流坎一端与弯道凹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水渠中部,导流坎与凹岸边墙倾斜设置,包括挡水面和背水面,挡水面与凹岸和过流侧面...
- 吴宇峰刘小兵宋文武施浩然曾永忠符杰杨耀付成华刘晓辉徐良芳刘晓庆
- 文献传递
- 卸围压深埋大理岩扩容特征与裂纹演化规律被引量:5
- 2022年
- 深埋硬脆岩石开挖卸围压破裂过程与裂纹的扩展密切相关,利用MTS815 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平台,对锦屏二级2 400 m深埋大理岩展开25、50、80 MPa三种不同初始围压的三轴卸围压试验,依据卸围压过程中扩容变形与能量转换过程,深入探究不同卸围压状态下深埋大理岩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裂纹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深埋大理岩卸围压变形破坏过程阶段性明显,通过横向应变差法与体积应变极大值点确定起裂应力与扩容损伤应力,基于此对体积变形过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并发现其中屈服扩容阶段可进一步划分为稳定扩容和加速扩容两阶段;初始围压对大理岩扩容变形影响显著,随着初始围压增大,其扩容特性减弱且承受扩容变形能力增强。裂纹的扩展伴随着能量的耗散,为明确卸围压深埋大理岩扩容破坏机理,综合塑性应变与能量耗散特征,获得其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裂纹演化规律,发现:初始围压控制裂纹类型与发育程度,初始围压增大,裂纹总体发育愈充分,剪切裂纹占比增加,其破坏模式由张剪破坏向剪切破坏转变;提出横向裂纹应变比率POC3以表征深埋大理岩卸围压阶段裂纹演化趋势,POC3曲线转折点对应岩石内部主裂纹的延展,多为极限围压卸荷量的60%左右,可据此进行深埋岩石卸围压破坏前兆预判。
- 刘晓辉刘晓辉余洁郝齐钧赵小平
- 关键词:深埋大理岩卸围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