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惠仙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产儿
  • 2篇新生儿
  • 1篇医源
  • 1篇医源性皮肤损...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源性
  • 1篇入院
  • 1篇疼痛
  • 1篇体温
  • 1篇皮肤
  • 1篇皮肤损伤
  • 1篇浅静脉
  • 1篇浅静脉留置
  • 1篇全程督导
  • 1篇癫痫
  • 1篇卧位
  • 1篇吸吮

机构

  • 6篇衢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刘惠仙
  • 2篇汪永梅
  • 2篇朱小芳
  • 1篇张少娟
  • 1篇齐向红
  • 1篇章幽芳
  • 1篇胡建邦
  • 1篇诸葛小寅

传媒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医药前沿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金小时集束化管理对早产儿入院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黄金小时集束化管理对早产儿入院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2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产科(手术室)出生后1 h内转入新生儿科的早产儿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的时间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暖措施,观察组采用黄金小时集束化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早产儿入院体温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入院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入院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24 h内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氧血症、呼吸暂停、NRDS、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黄金小时集束化管理能够降低早产儿入院低体温的发生率,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改善早产儿的健康水平.
刘惠仙汪剑芳汪永梅诸葛小寅徐潇
关键词:早产儿并发症
早产儿双面蓝光治疗时体温及箱温调控方式探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暖箱内双面蓝光治疗时体温变化及箱温调控方式,以维持病儿蓝光治疗期间所需体温的恒定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8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蓝光治疗前测量体温1次,当体温<36.5℃时降低暖箱温度1.5℃;体温在36.5℃~37.5℃,降低箱温2.0℃;对照组在蓝光治疗前测体温<36.5℃,降低箱温0.5℃,体温在36.5℃~37.5℃之间,降低箱温1℃,观察两组在蓝光治疗期间体温状况。结果观察组体温上升幅度为(37.0±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6,P<0.05);观察组发热的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78,P<0.05)。结论早产儿在进行双面蓝光治疗时,根据蓝光治疗前测量的体温调控适宜的箱温,可有效降低早产儿光疗时发热的发生率。
刘惠仙朱小芳章幽芳
关键词:早产儿保温箱发热
根本原因分析在减少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根本原因分析(RCA)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儿科发生的48例新生儿皮肤损伤不良事件,运用RCA方法分析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并制定干预措施。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实施RCA改进措施后,比较干预前后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实施RCA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RCA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提高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
刘惠仙朱小芳汪剑芳
关键词:医源性皮肤损伤新生儿
一种可调节固定绑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固定绑带,涉及绑带领域,包括金属扣和对接凸起层;所述棉质软带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金属扣,且金属扣的内侧开设有预设通孔;所述棉质软带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凸起层,且对接凸起层沿着金属扣内侧的预设通孔可贯...
刘惠仙 方佩娟汪永梅
全程督导对小儿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癫痫是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国内儿童患病率为3,45‰,严重危害着儿童身心健康。目前对该病的治疗需要长期规范服用抗癫痫药(以下简称AEDS),经过正规治疗,大部分患儿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但还有20%-30%患儿未能得到很好控制,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不按医嘱服药,即治疗依从性差。在癫痫患儿的护理工作中,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显得十分重要。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对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癫痫患儿的药物治疗实施全程督导,并进行了小儿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齐向红刘惠仙张少娟胡建邦
关键词:癫痫全程督导依从性
鸟巢俯卧位联合非营性吸吮对缓解早产儿浅静脉留置穿刺疼痛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鸟巢”俯卧位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方式缓解早产儿疼痛的效果,为早产儿疼痛管理提供简便、安全、可操作性强的干预方式。方法将80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浅静脉穿刺时予“鸟巢”式俯卧位支持,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按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进行评分;对照组在操作时取仰卧位按常规流程进行操作,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PIPP评分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的心率低于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啼哭持续时间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早产儿(P〈0.05)。结论“鸟巢”俯卧位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有效缓解浅静脉留置穿刺导致的早产儿疼痛,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
刘惠仙方佩娟
关键词:俯卧位非营养性吸吮
共1页<1>
聚类工具0